
中经联播6月17日广州讯(吉子祥 江霞 彭飞)眼下正值荔枝上市旺季,广东多地却传出果农“丰产不增收”的叹息。记者调研发现,今年虽为荔枝丰产“大年”,但快递企业加收“保鲜费”、运费单价超果价、大客户与散户折扣悬殊等问题,正让中小农户陷入“果子还没运费贵”的尴尬境地。
运费超果价,中小农户成本飙升
在“中国荔枝之乡”广东茂名高州市,果农李建军望着满园挂红的“桂味”却愁眉不展:“一箱5斤装荔枝,快递费要35元,果子才卖30元,运费比果贵!”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荔枝地头价仅4-6元/斤,较去年腰斩,但某主流快递公司对5公斤以内包裹收取“首重15元+续重4元/公斤”,算上泡沫箱、冰袋等包装费,单箱成本超60元,几乎吃掉全部利润。
类似情况在广州增城、从化等主产区普遍存在。增城荔枝协会秘书长张海峰透露,中小农户因发货量小,鲜有议价权,某快递公司甚至强制加收“保鲜服务费”5元/单,否则拒绝承运。“今年荔枝产量预计达160万吨,本该是增收年,但物流成本占售价比例从往年的20%飙升至50%以上。”
“看人下菜碟”:大客户折扣悬殊,散户沦为“韭菜”
记者调查发现,快递企业对不同客户实行“双重标准”。某头部快递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大型电商、合作社可享3-4折优惠,而散户仅能拿8折,甚至无折扣。以发往北京的5公斤荔枝为例:
大客户价:运费约20元(含保鲜服务),占比售价15%;
散户价:运费35元+5元保鲜费,占比超60%。
“我们日均发货量不足百单,根本够不上‘大客户’门槛。”从化果农刘芳抱怨,部分快递员甚至要求“拼单满300斤才给优惠价”,否则拒收。
快递企业回应:成本上涨倒逼提价
面对质疑,某快递公司广东区域负责人王伟解释,荔枝对时效、温控要求极高,需全程冷链运输,成本较普通件高出40%。“今年燃油费、人工费上涨,叠加极端天气导致损耗率增加,企业不得不调整价格。”他强调,公司已推出“荔枝专项补贴”,对日均发货量超500单的客户减免部分费用。
但这一说法遭果农反驳。“所谓补贴不过是‘左手倒右手’,散户根本享受不到。”李建军展示的账单显示,某快递公司虽承诺“运费满1万元返5%”,但需次月凭发票申请,且设置“最低发货量”门槛。
专家呼吁:破除垄断,建立生鲜物流“绿色通道”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杨达卿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流通率仅35%,远低于发达国家85%的水平,导致物流成本占农产品总成本比例超30%。“快递企业利用市场支配地位‘坐地起价’,暴露出行业集中度过高、监管缺位等问题。”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已联合发改委、邮政管理局启动专项调研,重点核查“保鲜费”合理性及价格歧视行为。茂名市商务局则试点“荔枝物流统仓共配”模式,整合中小农户订单,争取将运费压低至25元/5公斤。
市场倒逼:果农自救,电商渠道成突破口
部分果农开始探索“破局”之路。高州“90后”新农人陈浩搭建直播团队,通过“产地直发+预售”模式,将物流成本分摊至每单28元。“虽然仍高于理想值,但比线下批发利润高20%。”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推出“荔枝专属物流补贴”,对单笔订单满100元的用户减免10元运费。
然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秘书长陈磊提醒,我国荔枝电商渗透率不足15%,且高度依赖头部平台。“要真正解决‘丰产伤农’问题,还需构建‘田头冷库+区域分拨+航空干线’的立体物流网络,让运费回归合理区间。”
荔枝“高价快递”困局,折射出我国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的深层矛盾。在政策监管与市场调节的双重作用下,如何平衡企业利益与农户生计,将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