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人民网| 奉献在京津风沙源的植绿固沙保生态事业中

2020年01月02日12:49  来源:人民网

12月20日。空气质量:优。内蒙古兴和县兴永公司植物园山顶观景亭。兴永实业员工朱彦霞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兴奋地说:“快看,快看,内蒙古首条进京高铁开过来了。这条高铁试运行好几天了,12月30日开通,在兴和县有一站。我们离北京更近了”紧跟着,她又自豪地介绍说:“高铁通道两旁的那一大片松树林就是我们董事长靳登永带领大家在2014年以前种植的,绿化面积2400亩”。顺着朱彦霞手指的方向举目眺望,记者看到,在明朗的天空下,成片的松树林墨绿繁茂,树林间散落着皑皑白雪,十分养眼。

兴和县距首都北京240公里,1999年被列入全国生态建设治理重点县,2000年被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项目。兴和县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内蒙古生态第一景”和“祖国北疆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开展形式多样的植树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末,全县共增加林地2.184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提高到24.02%,林草覆盖率由23%提高到52%。2019年,兴和县进一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共完成3.62万亩。其中,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0.69万亩,特色经济林建设1.59万亩,重点区域绿化1.08万亩,完成了“自治区园林县城”创建工作,启动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目前,兴和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6.4%,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9平方米。

兴和县在植树造林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是33万兴和人民辛劳奋斗的结果。其中,内蒙古兴永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靳登永是杰出代表之一。他响应党和国家保护环境、植树造林的号召,按照兴和县改善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从2006年开始带领团队大面积植树造林,十三年来共植树270万棵,造林面积达到2.9456万亩,约合18平方公里。

李贵是兴和县城关镇小坝村农民,年过六旬,谈及当初与兴永实业合作植树,深有感触地说,孩子都在外地工作,我们老两口无法照看家里的十八亩山林地。城关镇旋夭洼村农民迟万贵也有同感。他说,兴和县地广人稀。有的自然村只有十七八户人家,自然村之间相隔十五六公里。单户农民管理自留林地很麻烦。李贵、迟万贵说,兴永实业把农户的零散山林地合并以后,每年按照亩数给我们发钱,还让我们在林区做护林员等工作给我们开工资。现在,坡坡坎坎都种满了树。山青了,天蓝了,云雀也飞来了,真是今非昔比了。眼瞧着家乡的山坡坡一天天地变绿,父老乡亲们很是喜悦。

兴和县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于宏亮回忆说,当年我在城关镇任镇长、党委书记的时候,正是兴永实业把农民零散的山丘林地搞成联片区域进行绿化的时候。那时候,靳登永实行公司+农户+专业团队的植树造林方法是个创举。十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公司化运作植树造林比农户个人单打独斗效果好,在资金投入、科学管理、树木成活率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比如,兴永实业有实力开着25或30吨的水车上山为树木浇水,农民个体就办不到。

靳登永喜动脑、不惜力,不畏困难,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在植树造林领域有许多创新:在科学植树方面,选择适应兴和土壤生长的树苗,在坡坡岭岭、沟沟坎坎上,大面积地建设集绿化、固沙与生态环保的绿化带,其中包括油松、臭椿、白蜡、沙枣、云杉与樟子松等76个品种,改变了兴和县没有针叶林的历史,建造苗圃860亩培育新树种,把树下耕地改造成为高产试验田;在运营形式方面,率先采用公司+农户+专业团队+科研院所的方法,保证树木成活率达到78%以上;在资金运作方面,用集团旗下工业企业盈利进行先期投入,适时建设农耕文化生态园、生态健康养生养老苑等设施,将工业等产业收入再反哺到林业和农业发展中,实现良性循环。鉴于靳登永的突出事迹,有关机构先后授予他“内蒙古自治区创业企业家”“中国企业改革百佳人物”等称号。内蒙古自治区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联合授予兴永实业“内蒙古自治区发展与创新优秀企业”等称号。

说起植树造林的艰难,靳登永很是感慨,“兴和县干旱缺水,在荒滩沙梁上植树造林成活率低。我就坐火车到河北、山东和北京等地去选购树苗”。为了节省往返费用,他舍不得住像样的旅店,蹲票房子成了“家常便饭”。兴和县是火山岩与胶泥土质。一旦遇到火山岩碎片地带,别说种树,就是往地上钉一颗铁钉子,楔一根木橛子都不是容易的事儿。碰到胶泥土质更让人犯愁,胶泥会糊住树苗的根系,使树苗无法吸收水分导致枯死。“一年青,二年黄,三年见阎王”曾经是兴和植树造林失败的铁律。靳登永不畏艰难,组建了100至300人的植树造林队伍,和员工们一起风餐露宿,遇到火山岩就凿坑,遇到胶泥就换土。尤其是夏天,必须穿着长衣长裤才能躲避小咬、蚊子和牛虻的叮咬。就这样,靳登永顽强地、默默地在京津风沙源植树造林奉献了十三年,并在林圃、高产农田、湿地公园、园林园艺、生态建设等相关领域取得骄人的成果。靳登永说,从2020年开始,我们用五年的时间,再植树2000万棵、绿化170平方公里,在老百姓养老宜居等区域做到1:25的绿化环境。

兴和群众已经看到并享受到植树造林带来的红利:在浩瀚茫茫的林海中、牧草里、水域旁和耕地间,镶嵌着农耕文化生态园、生态健康养生养老苑、湿地公园、人工湖等。大自然的天然美与人文的心灵美浑然天成、融合发展。

兴和县县委书记付海青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介绍说,兴和县保持生态定力、坚持绿色发展,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把生态、绿色、旅游、养老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把兴和建设成为让老百姓记住乡愁的美好家园。

人们看到,在兴和县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兴旺·和谐”的兴和县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正在谱写生态好、绿色美、旅游旺、产业兴的华美新乐章。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