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12月25日深圳电】做教育要达到一种境界,情怀必不可少。所谓虚怀若谷,若水若云,禅思静致,才是教育情怀的最高境界。教育者只有具备真正的教育情怀,才能予学生之所需,解学生之所困,才能避免背离教育的初心,才能做到以灵魂去唤醒灵魂。

▲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优秀教师乐志海
教育者既要传道、授业、解惑,又要感知、善引、循导,唯有若水若云、禅思静致的情怀,常补自身不足,常修自身之道,以主动上进为帆,以勤修苦学为桨,不断充实、提升、完善,才能将灵魂修炼得尽善尽美,才能具备唤醒其他灵魂的无穷力量。
他是一位平凡的教师,三十年的教育生涯,让他在爱岗敬业中精益求精,在职业幸福的守望中探索创新,成为教育的冲浪者和引领者;他还是诗人、作家、音乐人以及传统文化的践行者,一位具有教育情怀的追梦人。近日,中经联播记者有幸走近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走近乐志海老师。


▲乐志海接受中经联播采访(申成勇/无人机拍摄)
做为一名普通老师,他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三十年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三尺讲台不大,但肩上的责任重大。在课堂教学中,他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努力体现新课标精神;他还注重课堂的反思与总结,有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乐志海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在乎学生人格和品德的塑造。其深知树人必先立德,在课堂上,他对学生反复强调:人无德不立,百善孝为先,孝是德之本。他循循善诱,给学生以启迪,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他的课富有哲思,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天文、地理、历史、军事、宇宙、太空,其所授的课真正体现了大语文的风范,丰富多彩,趣味盎然。

乐志海表示,胸有成竹,笔下才有竹。教育之难难于必须与时俱进,具备时代所需知识的同时还需有前瞻性的思维高度。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裂变式更新,受教育者个性的突出,社会高度不断升级的期望,都是对教育者最严峻的考验。在贯穿教育实施过程中,不仅要解学生之困,还要解家长之困,唯有胸怀若谷方能不抱怨、不退缩、不推卸、不放弃。才能在教育过程中不断反思、修正并提升自己,在禅思静致中领悟教育者独有的幸福。

由于深知应试教育的弊端,乐志海老师也在素质教育方面作了努力的尝试和实践。他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亲自策划与编导了班级文艺节目《月光下的凤尾竹》,并荣幸作为全校唯一的班级节目登上了广东教育电视台“同一个梦”少儿春晚的舞台。由班上学生作为主力的学校艺术体操队参加全国艺术体操比赛,荣获四项大奖。国庆假期,他还带领全班学生到深圳仙湖植物园做亲子游,既做导游、又做老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观察植物,写观察作文,教学生当场作诗。

乐志海表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影响着社会的转型,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时代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人群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随之转变。浮躁已成了这个时代的代名词,它驱逐着人群的急促,慌乱着人群的忙碌,社会的宽容和理解也因此越来越少。利益至上的社会,对知识的尊重同样不可避免的出现下滑。面对此种情况,教育者唯有不失情怀,以师者之高尚,以智者之明慧,以水之容,以云之静去守望教育这方圣土,努力成为受教育者的标杆,影响所能影响的人,努力做到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针对手机游戏给当今青少年所带来的危害,他专门研发了一个特殊的课程——《手机及网络游戏的危害与救治方法》。然后,他在课堂上及家长会上反复地讲,直陈手机游戏的弊端与危害。其所教学生中,有好几位手机游戏上瘾者,在听了他的课后,幡然醒悟,主动戒掉了手机游戏,也因此令家长感激万分。

他还把自己的这个课分享到一家专注家庭教育的公司作为网络课免费开放,短短一个月,就有数千人点击观看,由此惠及了众多孩子与家庭。

他有着家国情怀,忧国忧民。针对当今教育的现状与诸多弊病,他感喟良深,挥毫写下了数千字的教育杂论《从学生殴打老师谈起》。文中,他直陈当今教育的弊端,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良方:真正的恢复传统文化,回归师道尊严。

乐志海表示,其是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对中国绵延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情有独钟。课堂上,他给学生讲《弟子规》、《三字经》,讲孝道、讲感恩;课后与学生家长经常交流互动,传播文化经典。他同时把传统文化植入到教学中,并勇于创新与实践,在学校开展了“诗歌吟唱社团”,还专门申请了中小学诗歌吟唱教学研究的区级课题。

在江西老家的学校,乐志海曾经给全校的初中学生上了一堂2个小时的感恩课,当场令学生们感动不已,潸然泪下。到深圳工作后,他更加积极参与各类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实践活动,聆听传统文化讲座,参与传统文化游学。假期间,作为客串讲师,他带学生去游学,参与冬令营和夏令营活动,给学生上孝道课、感恩课。随学生到各文化景点游学,讲传统文化。游惠州西湖,赏东坡诗词;游潮州韩文公祠,讲韩愈文化功绩。在珠三角的各大文化景点,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名人故居,这些闪烁着人文光辉的地方,都留下了他和学生们动人的身影。

乐志海是一位富有情怀的教育者,他广播爱心,努力的去践行着真善美。从2017年开始,他在江西乐安县工作过的牛田中学设立了一项奖学金——“弘志奖学金”,每学期奖励各年级品学兼优的6名学生,另外给每人赠送一本图书。这也是该校成立数十年来的第一个私人奖学金项目。他的这一善举,被家乡的父老乡亲广为称道。

2018年11月,他还应邀给龙岗社区的反腐倡廉主题活动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党员干部如何做到“廉洁自律,防腐拒变”。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给党员和群众分享了“欲望、因果、德行、取舍”八字箴言。

学生时代,乐志海的写作就出类拔萃,语文成绩也一直在同学中名列前茅。在江西老家,他曾做过两年的县委宣传组的新闻报道员,经常在各类报刊上发表稿件。他曾为所在学校在《南方教育时报》上撰写过专版,在《深圳侨报》、《龙岗信息》上发表宣传稿件若干篇。

乐志海九十年代开始创作,2019年出版个人诗文曲集《诗乐行》,作品集共十四万余字,其中收录近百首诗歌,散文、游记与杂文若干篇,还有原创的近二十首歌曲。与人合著《回归源点——高中语文课本文本解读》,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乐志海老师有着诗人的浪漫情怀,每游历一个地方,都要提起笔,或赋诗、或著文、或记述、或抒怀,用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游览经历与内心感触。

2016年开始古诗词歌曲创作。先后有《诗经》中的《蒹葭》、《关雎》、李白的《行路难》、《望天门山》、《静夜思》,李清照的《声声慢》、《一剪梅》,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王昌龄的《出塞》,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近二十首古诗词歌曲作品问世。期间也受友人所托,作了《国学传习歌》、《妈妈心》、《绿色教育心法歌》、《插秧歌》等几首现代通俗歌曲。


2020年9月18日,由声乐老师刘颂推荐,乐志海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网“爱在天地间”喜迎中秋欢度国庆颁奖晚会,演唱原创歌曲《关雎》。2020年11月25日,这首原创歌曲《关雎》又登上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的“中国大舞台”,通过汉语文化频道面向海内外播出。同期节目还有阎维文、廖昌永、祖海、斯兰、马兰,以及老艺术家刘颂等歌唱名家。其歌曲《关雎》得到垂青,获得两项国际大奖:世界华人原创音乐协会和中国音乐电视台颁发的“优秀歌曲国际金奖”,中国音乐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发的“优秀国际展播奖”。其演唱歌曲《关雎》还作为本期中国大舞台节目的封面,并登陆腾讯和搜狐等各大视频网站进行展播。

乐志海老师的古诗词歌曲清新高雅,具有浓郁的古风古韵,有一种超凡脱俗的美。听其乐曲,能使人神清气爽,静心宁神,仿佛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他的古诗词歌曲,受到了众多朋友的好评,也得到了其声乐导师刘颂和北京几位大导演的青睐。

他曾经的老同学如此评论他:走进知命之年,我想大部分人都会抱着“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心态,过着修身养性的日子。志海同学却有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情,“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壮志,以半路出家、非专业的出身的勇气走上传播经典文化的音乐之路。这份才华,这份执着,令人赞叹!令人敬佩!

深圳国学名师马海军这样评价他:乐志海志在文化复兴,以诗兴乐,弦歌不绝,学而不厌,教而不倦,古道热肠,温柔敦厚,在教育一线带领老师发起了“古诗词吟唱”教育课题,成果丰硕。

他的诗经吟唱新作《蒹葭》完全符合吟诵规律,又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配乐形式吟唱出来,在表情达意方面更胜一筹!是同类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可喜可贺!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希望更多的人喜欢,希望更多的人传唱,让教育有文化,让经典咏流传!

▲乐志海与其恩师刘颂老师(右二)合影
他音乐导师刘颂老师评价他的《行路难》:觉得非常不错,声音纯净自然,吐字清晰,韵味十足,将来可以成为古诗词演唱的范本。
“教育者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要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具备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拥有自己独特的工作、生活和行为方式,对现实世界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和价值取向, 通过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将自己的精神家园经营得丰厚富足,始终保持高贵而本真的内心,坚守内心最深刻的宁静,守望一份最美好的教育理想,拥有一份物质无法衡量的快乐。教育者的情怀要有一种禅思静致的生命状态,一种行云流水般的生活态度,内心要时刻充盈一种厚积薄发的力量。这才能让每一个和我们相遇、相处过的受教育者都能在温润如玉的包容里逐渐成熟,在清风拂面的引导中走在正确的成长之路上。”乐志海接受中经联播采访时说。(申成勇 李琳琳)
乐志海履历: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人,现工作于深圳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1987年6月毕业于江西省崇仁师范学校,先后任教于乐安县牛田农中和牛田中学;2007年考取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全日制研究生; 2010--2012年在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汕尾学校任教;2012--2017在深圳横岗高级中学任教;2017至今在深圳龙岗区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宝龙外国语学校任教。中学语文一级教师,诗人、作家、音乐人。热爱传统文化,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经史子集;通天文地理、究古今之变;志存高远,对教育情有独钟。
乐志海从教二十余年,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路走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他曾给所在学校创编了校刊《海韵》,主编了义工校本教材《张开爱的翅膀》,担任过校文学社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各类作文大赛多次获得大奖。担任班主任期间,他动员家委,创办了班刊《龙吟》,也使之成为学校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份班级刊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