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天津市西青区侯台花园的李大爷,今年78岁。因患有半身不遂,常年卧床。虽说日常理发对正常人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对李大爷这样的病患者却是一个大问题。老伴王大娘多方找寻,肯花大价钱,也没有人愿意上门为李大爷提供理发服务。无奈,王大娘在邻居的帮助下,购买了电推子,自己摸索着为李大爷进行理发。“实在没办法,自己逼上梁山吧!”王大娘无奈地表示。

类似王大娘这样的遭遇,笔者在调查采访中发现并非个例,而是具有普遍现象。同样的情景也发生在居住河北区景秀里的闫大爷身上。闫大爷退休前是一名铁路警察,身体健康。退休后一直在老家生活,谁想突发中风疾病,虽然治疗及时,恢复也不错,但多少也落下了行动迟缓毛病。并且居住在六楼,外出也不方便。理发也同样是闫大爷遭遇的难题。在找人上门等方法用尽无果后,儿子买来电推子尝试着给闫大爷进行理发。“其实多数老人对理发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理个平头就行。但美发店不愿接这个受累不赚钱的活,街头理发摊要价也是离谱。这不就逼得我们都自学成才了!”闫先生接受笔者采访时说出了众多老年病患者家属的心声。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一些老年病患者的身上,他(她)们遇到的并非什么难以解决的大事,只要有人关注,就会迎刃而解。居住在南开区晋宁北里的安大娘,患有高血压病行动不便。前不久,血压偏高,社区医生诊断后,告知输液治疗。因安大娘行动不便,出门需要有人陪护。而子女又都上班,于是想请护士到家中进行输液。笔者闻之情况,专门和大娘的儿子前往附近社区医院问询情况。首先来到的王顶堤医院设置在社区的门诊部,医护人员告知,没有上门服务的项目。家属表示可以多付费用。“多给钱也不行。咱没这业务。您去别的地方再问问吧。”医护人员明确回绝了家属的问询。笔者和家属又来到附近一家私立性质的门诊部。说明情况后,医护人员表示可以提供上门输液服务。笔者和安大娘的儿子这才出了一口大气。“亏得人家出诊,要不还不定找得到找不到呢?”安大娘的六旬儿子不无担忧地说。
类似安大娘遇到的事情,笔者在对30名老年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竟然有70%都有过类似的遭遇。“本身腿脚就不利索,每天再让孩子扶着架着去医院,就为一个多小时的输液,一折腾就半天时间。拖累孩子不说,自己也跟出趟远门一样。”居住在河西区小海地四季馨园的刘大娘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
对于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年病患者,出行又是怎么的情况呢?笔者在今年75岁的赵大爷及老伴宋大娘的配合下实地体验。在南开区红旗路与保泽道交口附近,笔者和赵大爷手推轮椅上坐着的宋大娘伸手向过往出租车挥手示意。但尽管显示无人字样,过往的出租车根本没有停车揽客的意思。笔者前行数米后拦住了一辆出租车,当表示要搭乘轮椅时,出租车司机明确告知“拉不了,您再找一辆吧。”随后驶离。笔者连续拦停4辆出租车后终于有一名中年驾驶员停住了车辆,表示愿意拉乘赵大爷和宋大娘。“他们不拉我也理解,老人上车慢,再有轮椅,肯定得耽误会工夫。可谁家没老人呢?自己老了的时候,别人也不拉你,你又该怎样想?”出租车司机吴师傅对笔者说。“遇上这样的老人,我都拉。就当他们是自己的父母那样 。”笔者在为吴师傅点赞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有更多像吴师傅这样的出租车司机来缓解老年病患者出行难的问题。
其实,在众多上了年纪的老年病患者中,他们的需求并不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例如日常理发,平时输液,出门看病。如果能够有爱心人士或者家政公司提供上门理发的服务,社区医院能够收取一定费用上门,这些对健康人群再正常不过而对老年病患群体却是难题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的!(通讯员 孙海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