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三周前仍在主席台就坐 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王富玉因何落马?

王富玉仕途经历丰富,曾在河北、海南和贵州任要职

360截图20210219163920401.jpg

2021年第四“虎”现身。2月21日上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发布消息:贵州省政协原主席王富玉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王富玉是2021年被查的第四个中管干部。前三人分别是:辽宁省政协原副主席李文喜;甘肃省委原常委、常务副省长宋亮;原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谢长军。

王富玉仕途经历丰富,曾在多个省份担任重要职务。调任贵州后,他任职省委副书记长达七年之久。王富玉被查前,其多位同僚已落马。

落马前三周仍在主席台就坐

现年69岁的王富玉是河南唐河人,其仕途经历丰富,曾在河北、海南和贵州任职。

1976年,王富玉从长沙冶金工业学校毕业,进入冶金部华北冶金矿建公司工作,担任组织部科员。

1979年6月,王富玉担任河北省委组织部科员,开启了仕途生涯。1982年9月,王富玉转任河北省委办公厅秘书,随后晋升为副处级秘书。

1986年9月,王富玉离开河北省委,到河北省获鹿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县长,不久后又升任县委书记。1989年4月,王富玉调任石家庄市副市长,这也是他在河北省的最后一站。

1991年7月,王富玉南下,赴海南省任职,担任海南省海口市副市长。1994年5月,王富玉职务再次变动,担任海南省琼山市委书记、市长。

1998年2月,王富玉调任三亚市委书记,主政当地。他同时进入了海南省委常委班子,在46岁时跻身副部级。2002年4月,王富玉成为海南省委副书记、三亚市委书记,直到两年后调离海南。

中新社曾在报道中称,王富玉在担任石家庄副市长、三亚市长和海口市委书记等职务期间,被描述为“谈吐风趣,富有激情,魅力官员”。他也因此成为了媒体热衷报道的热门人物,“激情,是每个与王富玉打过交道的人的普遍感受”。

2004年12月,王富玉调任贵州,担任省委副书记。直到2012年卸任,其担任省委副书记长达七年之久。

2005年,王富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了为官之道:心系百姓,少说多干,脚踏实地是为官根本。做人做事第一位,做官第二位。私心一多,就易走歪门邪道,做事功利性强。他还在采访中介绍了自己的工作原则:“吃透上面的,摸清下面的,提出自己的,变成大家的”。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贵州省发生了轰动一时的瓮安“6·28”事件,而王富玉正是负责处置此次事件的工作组组长。在随后的座谈会上,王富玉要求瓮安县领导干部对信访、治安、民事、刑事等历史积案逐一清理,尽快结案,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第一要务,转变工作作风,密切党群、干群、警民关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2012年1月,王富玉当选贵州省政协副主席。一年后,其转正为省政协主席、党组书记,晋升正部级。

调任政协后,王富玉依然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中。2015年7月,王富玉出席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作了《出实招道实情求实效提高信息质量》的发言。2016年3月4日,王富玉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强调要“不断探索人民政协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专门机构作用发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其真正能够成为新时期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

此外,王富玉还多次谈到民主监督的问题。2016年12月,王富玉在中国网政协频道发文指出,政协组织要牢记政协民主监督的政治使命,勇于担当,直面问题,不怕惹事,不怕得罪人,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履行好民主监督职能,大胆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增强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实效。“作为政协组织本身,绝不利用政协平台、政协委员的地位和影响谋取私利,做到经得起批评,经得起监督,经得起某种情况下的误解”。

2021年1月28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贵州省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闭幕。王富玉以贵州省第十一届省政协主席的身份在主席台就座。上述会议三周后,王富玉落马。

曾与多个“大老虎”共事

担任贵州省委副书记后,王富玉主要负责分管宣传、旅游方面的工作,还担任过省红色旅游组组长,推动贵州省旅游业的发展。

据中新社报道,在2005年举办的“中国·贵州黄果树瀑布节”新闻发布会上,王富玉将贵州比作养在深闺的美女,“湖南只有一个张家界(5.080, 0.16, 3.25%),四川只有一个九寨沟,而贵州处处是张家界,处处是九寨沟”,还称赞贵州“除了大海没有,要什么有什么”。

2007年,在王富玉的推动下,贵州荔波申报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获得了成功,贵州世界遗产因此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8年,王富玉接受《中国日报》采访,将贵州比作“大宝库、大空凋、大公园”,而贵州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天然宝库”。此外,他还把荔波比作“地球腰带上最漂亮的绿宝石”,将黔东南称为“原生态的故乡”,并表示要将这处打造为贵州的旅游亮点。

在卸任省委副书记后,王富玉依然在多个场合谈到旅游业。2016年,在《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等举办的委员讲堂中,王富玉发表了“着力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演讲,认为旅游业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从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景区管理及人才机制等四方面改进”。

中共“十八大”以来,贵州已有四个省部级官员被查。分别是:贵州省委原常委、遵义市委书记廖少华;贵州省政协原副主席孔令中;贵州省委原常委、副省长王晓光;贵州省原副省长蒲波。

在王富玉担任贵州省委副书记期间,廖少华曾担任六盘水市市长和黔东南州委书记,而王晓光则主政过贵州省贵阳、遵义和六盘水三个地级市。两人均与王富玉有着密切的工作往来。

2013年10月,廖少华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2015年4月,廖少华因受贿罪和滥用职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2018年4月,王晓光落马;2019年4月,王晓光以受贿罪、贪污罪、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2021年2月7日,贵州省纪委监委召开2020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闻发布会。贵州省纪委常务副书记、省监委副主任黄文胜公布了2020年贵州省反腐数据:省纪委省监委立案审查调查省管干部46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6485件,党纪政务处分15228人,移送检察机关456人,追回外逃人员14人。

黄文胜在上述会议中表示,2021年,贵州省将不断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战略目标,“扎实推进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打造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铁军”。


【责任编辑:李文文】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