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环球深壹度 | 拉俄抗中?美国撬不动中美俄大三角

美国总统拜登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于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对俄不断遏制打压,却突然在“北溪-2”天然气管道问题上对俄释放友好信号,并同意与普京会晤。

专家认为,考虑到美国加强对华战略竞争、美对中俄“双遏制”政策遭遇困境这两大背景,拜登政府有意试探拉拢俄罗斯以抗衡中国。俄美领导人会晤虽有助于缓和双边关系紧张,但不会出现任何突破,短时间内更无法改变中美俄大三角关系。

00.jpg

▲这是5月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拍摄的白宫。新华社记者刘杰摄

美国态度急转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月19日表示,美方决定对参与“北溪-2”天然气管道建设的“北溪-2”股份公司及其负责人马蒂亚斯·瓦尔尼希予以制裁豁免。“北溪-2”股份公司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附属企业,总部设在瑞士。

据美国国务院向国会提交的一份报告,布林肯在与财政部长耶伦商议后决定免除对该公司及其负责人的制裁,称“此举符合国家利益”。报告说,实施这一制裁将影响美国与德国和其他欧洲盟友伙伴的关系。

布林肯在书面声明中重申美国反对“北溪-2”项目完工的一贯立场,他说:“我们将继续反对完成该项目,它将削弱欧洲、乌克兰、北约东翼和欧盟国家的能源安全。”

拜登5月25日在白宫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北溪-2”即将完工,对该项目实施制裁将对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产生反作用。

德国外长马斯对美国这一做法表示欢迎,认为这反映出拜登希望在任内建立良好的德美关系。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美国放弃制裁“北溪-2”股份公司的决定释放了积极信号,现阶段制裁“北溪-2”适得其反,因为该项目已接近尾声。

146f-krhvrxt8625765.jpg

▲这是2019年9月13日在波罗的海拍摄的铺设“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船只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路透

拜登政府上任以来,为阻挠“北溪-2”项目建设对德国和俄罗斯采取威胁、制裁等多种方式,此次态度急转一方面是顾虑到修复与欧洲盟友尤其是德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在俄美峰会前释放积极信号。

“北溪-2”项目拟建设一条双线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海岸经波罗的海到达德国。项目投入使用后,俄罗斯向德国出口的天然气每年可增加一倍,可满足欧洲10%的天然气需求。据“北溪-2”股份公司数据,截至今年3月31日,“北溪-2”已建成95%。

松绑“北溪-2”的“中国动机”

5月19日,布林肯与俄外长拉夫罗夫在雷克雅未克会晤。布林肯有意选择在此次会晤前宣布对“北溪-2”松绑的决定,而此次会晤正是为“普拜会”做铺垫。

专家认为,美国放弃了在“北溪-2”问题上对俄罗斯咄咄逼人的姿态,为“普拜会”去掉了一个重要的争论点。究其动机,有分析认为,美国试图稳住俄罗斯,阻止中俄进一步靠拢,避免与中俄双线作战。

德国外长马斯指出,“北溪-2”在美国的制裁威胁之下停工将导致对俄罗斯的经济孤立和俄中进一步靠近。

美国金融信息分析公司埃信华迈公司高管丹尼尔·叶尔金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说,美国希望让俄罗斯疏远中国,在制裁问题上的灵活性是美国阻止俄中继续靠拢的战略的一部分。

360截图20210607085019980.jpg

▲5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冰岛雷克雅未克举行会晤。新华社发(冰岛外交部供图)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未来的俄罗斯和中亚事务主管安德烈娅·肯德尔-泰勒在《外交》杂志上撰文称,美国政府应当加强对俄罗斯的工作,向普京身边的精英暗示,与华盛顿达成相互谅解是可能的。

肯德尔-泰勒建议美国政府对俄方要求有所回应,寻求与俄方就军备控制、战略稳定和不扩散问题进一步开展对话。

中俄美大三角关系不会变

专家普遍认为,美国挑唆俄中关系的企图很难如愿,中俄美之间的关系在较长一段时间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关于俄美关系,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项目主任季莫费耶夫认为,美国不会放弃对俄罗斯的改造计划,不会停止干涉俄罗斯内政。俄美之间绝无和解可能,世界也终将会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美国兰德公司高级研究员威廉·考特尼认为,俄罗斯不会在乌克兰等问题上对美国让步。俄视乌为核心利益,而美方认为俄不能有“势力范围”,俄在乌的行为必须受到惩罚。

就俄中关系,莫斯科人文大学区域学教研室主任莫夏科夫认为,新冠疫情和各类国际事件令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拜登政府试图在俄中美大三角中玩弄地缘政治关系。但美国没有提出任何实际建议,这只会增强中国把俄罗斯当作伙伴的信心。

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瓦西里耶夫表示,俄罗斯清楚美国将中国视为头号战略对手,明白拜登访欧以及与普京会晤的玄机。他说,无论如何,俄中将走得更近。

文 | 赵嫣、张继业  新华社国际部亚欧问题调研员


【责任编辑:李文文】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