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 全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

中经联播11月13日哈尔滨讯(朱淑英)11月13日,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举行,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安虎贲,围绕“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 全力助推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作专题发布。

cef1b2a7b1516e62ec5b1fe98c3d6c7.jpg


发布会现场( 张澍 摄)

8f0df81fc573a8724ccf2513ea5b1fe.jpg

安虎贲介绍,2018年10月,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挂牌成立后,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坚强领导下,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主题,挺膺担当、聚力攻坚,加速推进思想聚合、力量整合、业务融合,市场监管领域实现了由分段、分领域监管向统一、综合监管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再造和整体性重构,有力助推了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持续深化市场准入便利化改革为引领,竭力释放惠企利民政策红利。出台支持民营经济振兴发展20条措施,深入推进全国首批“个转企”登记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公司减资变更登记操作指引,创新推出“证照一体化”办理等改革举措,企业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登记和开办餐饮店实现“一件事”高效办理。黑龙江省经营主体总量从2018年的227万户发展到现在的334万户,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

以扎实推进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为牵动,全力服务“质量龙江”建设。统筹推进标准、质量、品牌、信誉“四位一体”提升,全面实施先进制造标准强基、科技创新标准引领等8项工程,完善“黑土优品”“九珍十八品”标准体系,在全国率先出台冰雪研学旅游服务规范,牵头制定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8项标准填补国际空白。深入实施“百件”质量工作实事,哈电机、飞鹤等4个企业(个人)入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建议名单。出台“龙江品质”认证奖励管理办法,成立“龙江品质”区域公共品牌认证联盟。黑龙江省有机产品有效认证证书2478张,位居全国前列。

以加快构建新型监管机制为抓手,有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实施“非现场、穿透式”监管。设立省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委员会,深入实施《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审查清理涉及经营者经济活动的政策措施2.7万件,修订废止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48件,有力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黑龙江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1件。

以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为重要遵循,加力筑牢“三品一特”安全底线。创新建立食品安全责任落实、风险预警、隐患整改、问题核查等方面闭环机制,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持续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药品安全性、有效性控制能力显著提升。深入开展重点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监督抽查平均合格率达到93.29%。在全国首创极寒条件下120米摩天轮安全风险监测指导意见,强化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管理,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完善。黑龙江省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状况持续稳定向好。

以用心办好民生实事为目标,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把市场秩序整治“铁拳”、消费维权“暖心”等“十大行动”作为监管为民办实事的有效载体,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认真办好整治“校园餐”、打击“鬼秤”等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集束发挥价格、计量、广告、反不正当竞争等职能,助力黑龙江省冰雪旅游火爆“出圈”。健全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受理投诉举报74.83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4亿元。“12315”效能评价连续4年获评全国“优秀”等次。

以全面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保障,努力增强监管和服务效能。制定行政处罚裁量权适用规则和基准清单,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构建“数管+慧治”一体化平台,加快推进智慧监管赋能。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9个基层所被评为全国首批“五星市场监管所”。逐步完善深化能力作风建设和系统行风建设的常态长效制度机制,以严明纪律培树行业新风,多项业务工作在全国系统比武竞赛中位列前茅。

下一步,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坚决扛牢进一步全面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改革的主体责任,持续释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市场监管赋能效应,交出一份践行使命“讲政治”、集束发力“强监管”、高效服务“促发展”、守土尽责“保安全”的合格答卷。


【责任编辑:崔岳莹】

中国首部《生态环境监测条例》正式公布,数据造假将追究终身责任

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基本法”来了,这部条例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全面步入法治化轨道。10月3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20号国务院令,公布《生态环境监测条例》。该条例已于2025年10月17日经国务院第70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生态环境监测领域首部综合性行政法规,该条例系统构建了生态环境监测的基本制度框架,对公共监测、自行监

镜鉴正义:全国公安机关配发130万部执法记录仪,构筑阳光执法新防线

全国公安机关已为一线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130万余部,全程现场记录,让民警习惯在镜头下执法,自觉依法履职。这一数据标志着我国警务装备智能化建设迈入新阶段,执法透明化进程实现里程碑式突破。技术革新驱动执法范式变革2025年警用执法记录仪市场规模预计达12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2.3%。公安部最新修订的《警用装备智能化发展纲要》明确要求,2025年底前实现执法记录仪全

漳浦法院开展集中强制执行行动 执结案件24件到位金额927万元

为深入践行司法为民宗旨,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福建漳州漳浦法院积极响应市中级法院部署,全面投入“八闽‘执’击,惠民安商”全市集中强制执行行动。本次行动由院长一线指挥,调集警车5部、干警24名,聚焦涉企、涉民生等重点案件,精准发力,成效显著。

财政部出新规压实会计责任,首推“责任清单”治理财务乱象

会计信息质量不仅关系微观投资决策,也关乎宏观调控效能。一份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将成为构建高效会计法治实施体系的重要基石。财政部11月10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压实会计工作责任 加强会计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首次将分散在各种法规中的会计工作责任系统梳理为清晰的会计责任清单。这份七大部分构成的《意见》旨在解决当前部分行业、领域会计工作存在的责

(首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公益)大讲堂在京隆重举行

密切呼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汇聚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司法实务工作者、优秀企业家和政策制定者,通过系统化、多元化的讲座和研讨活动,深入解析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实践经验和创新路径,全力推进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网络直播打赏乱象招重拳整治,中央网信办启动两个月专项行动

低俗引诱、虚假人设、诱导未成年人、刺激非理性打赏——这些网络直播中的突出问题将成为未来两个月专项整治的重点目标。10月28日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2个月的“清朗·整治网络直播打赏乱象”专项行动。此举旨在加强网络直播打赏管理,聚焦娱乐性团播、私域直播等易滋生直播打赏乱象的重点领域,从严打击四方面突出问题。专项行动的工作目标是督促平台完善直播打赏运行规则,健全直

厦门湖里区市场监管局深化服务型执法 为营商环境注入法治温度

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厦门市湖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制度创新为抓手,推动执法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打造有力度、有精度、更有温度的现代市场监管体系。

跨境数据流动获法治保障,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新规落地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日联合公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一重要法规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个人信息出境认证制度全面落地,为个人信息跨境流动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指引。《办法》对个人信息出境认证的适用情形、申请方式、认证要求及证书有效期等作出了细化规定,旨在保护个人信息权益,规范个人信息出境认证活动,同时

里程碑!最高法公布行政诉讼法修正十周年七大标杆案例,直指征地拆迁、环保执法痛点

最高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法修正施行十周年之际发布七大典型案例,涵盖行政复议监督、环境公益诉讼、知识产权保护、民行交叉争议解决等核心领域,以“审理一案、规范一片”的司法智慧,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十年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行政案件283.1万件,办结非诉执行案件208.5万件,行政争议实质化解能力显著提升。案例一:部委行政复议被撤,司法监督显威在“

司法部发布涉企执法典型案例,专项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50亿元

司法部发布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涵盖生态环境、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多个领域。这些案例集中体现了“监管与服务并重、执法与纾困结合”的核心要义,为各地各部门提供了实践经验。规范涉企行政执

以法治力量畅通民意 用智慧服务赋能营商 - 唐山率先以立法推动12345热线由利民向助企延伸

热线兴,则政务通、民心顺。“有事找政府,就打热线12345!”如今,在唐山,12345不仅是一串数字、一条热线,更是政府倾听群众和企业诉求、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渠道,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日前,唐山市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为12345热线高质量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唐山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5年8月29日唐山

个人信息跨境流动迎来首项国家标准,明年3月1日正式实施

一项旨在打通个人信息安全跨境流动通道的国家标准正式亮相,为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提供中国方案。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数据安全技术个人信息跨境处理活动安全认证要求》(GB/T 46068—2025)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将于2026年3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我国个人信息跨境安全管理领域的首项国家标准,这一文件规定了跨境处理个人信息时相关方应遵守的基本原则

全球法治盛会 | 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即将召开

10月3日,适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75周年,第四届21世纪世界百所著名大学法学院院长论坛暨人工智能时代全球法治大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取得历史性成就。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法学教育机构,中国

厦门海渔执法:内陆执法“零距离” 守护水域“生态线”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通过不断探索,采取强化宣传教育、完善执法机制、推动源头管控、加强部门“串联”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与生态平衡,为内陆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加强宣传教育 营造护渔氛围 支队采取多种方式,组织执法人员深入渔村、社区、学校等地广泛宣传。

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成功举办

 以赛促学强根基 调解赋能筑和谐2025年9月17日,由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主办,三明市总工会、三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承办的福建省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能力竞赛在三明市委党校礼堂顺利闭幕。

《企业竞业限制合规指引》:划定边界,破解“滥用与侵权”困局

统筹保护企业商业秘密与劳动者就业择业权,促进人力资源有序流动与市场公平竞争。竞业限制滥用问题凸显,政策出台迫在眉睫近年来,竞业限制制度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维护市场秩序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部分企业随意

保定市治理职业索赔案例入选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

 9月8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在第三届营商环境论坛发布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创新实践十大案例,河北省保定市“‘斩’职业索赔乱象 ‘创’清朗营商环境”成功入选。据了解,今年4月,保定市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确定为“打击恶意索赔,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试点城市。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