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12日北京讯(吉子祥 江霞 彭飞)2月12日,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在访谈中透露,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涉腐洗钱犯罪890件955人,同比分别上升37.6%和39.4%。这一数据的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涉腐洗钱犯罪的严峻形势,也凸显了检察机关在打击此类犯罪中的坚定决心与显著成效。
现状:案件数量激增,形势严峻
涉腐洗钱犯罪作为贪污贿赂等上游犯罪的“下游”行为,近年来呈现高发态势。张晓津指出,2024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的涉腐洗钱犯罪案件数量和人数均大幅上升,其中案件数量同比增长37.6%,涉案人数增长39.4%。这一趋势表明,涉腐洗钱犯罪已成为金融安全和国家治理的重大威胁。
此类犯罪的危害性不容小觑。洗钱行为不仅助长了腐败犯罪的蔓延,还破坏了金融秩序,威胁国家经济安全。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涉腐洗钱犯罪往往涉及跨境资金流动,进一步加大了打击难度。
措施:协作配合,精准打击
为应对涉腐洗钱犯罪的复杂形势,检察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首先,落实“一案双查”机制,即在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时,同步审查洗钱犯罪线索,确保不漏罪、不漏人。其次,加强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的协作配合,形成打击合力。例如,在审查起诉阶段,检察机关对符合起诉条件的“自洗钱”案件一并提起公诉,对“他洗钱”犯罪线索依法移送公安机关侦查。
此外,检察机关还注重对涉腐洗钱刑事案件立案、侦查和审判活动的监督,确保案件办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对于复杂、疑难案件,检察机关适时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全面收集证据,确保精准指控。
分析:以案释法,警示震慑
在打击涉腐洗钱犯罪的过程中,检察机关办理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例如,某粮食企业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某某等人涉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贪污、受贿一案,涉案金额高达1亿余元。检察机关不仅成功追回2900余万元涉案款物,还针对案件暴露的管理漏洞制发检察建议,推动涉案单位整改落实。
此类案件的办理,不仅彰显了检察机关的办案能力,也起到了“办理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果。
展望:深化协作,筑牢防线
展望未来,检察机关将继续深化与监察机关、公安机关及金融机构的协作,构建更加高效的反洗钱工作机制。例如,郑州市金水区检察院通过“检银联动”机制,与人民银行等部门建立了线索互通、案件协查等协作机制,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同时,检察机关将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提升公众对涉腐洗钱犯罪危害性的认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反洗钱工作的良好氛围。
结语:法治护航,守护金融安全
涉腐洗钱犯罪的打击工作任重道远,但检察机关的坚定行动已初见成效。通过加强协作、精准打击、以案释法,检察机关不仅维护了金融秩序,也为国家经济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法治防线。未来,随着反洗钱工作的深入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涉腐洗钱犯罪将得到更加有效的遏制,金融安全将得到更加坚实的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