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3月31日北京讯 (李新民 王硕新 )司法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公共法律服务规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明确自2025年起,通过三年集中攻坚,全面加强公共法律服务行业监管,重点解决公证、司法鉴定等领域突出问题,推动服务质量与公信力显著提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的“高效、便捷与公正”。
聚焦三大方向,13项举措织密监管网络

《方案》围绕“全覆盖全方位全链条监管”“重点领域规范治理”“监管制度机制完善”三大方向,提出13项具体措施,旨在构建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动态监管体系。例如,将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强化质量评议和协同监管机制,并建立行政约谈、投诉公示等制度,形成“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共治格局。
剑指行业痛点:司法鉴定与公证领域率先发力
针对社会关注度高、风险隐患突出的领域,《方案》明确2025年率先在司法鉴定和公证领域开展规范治理。
司法鉴定:聚焦法医毒物、法医物证等关键业务,通过文书质量评议、执业行为规范等手段,严把技术关与程序关。
公证服务:重点整治部分机构“受理难、办证慢、服务差”等问题,进一步优化减证便民措施,推动线上办理与流程简化,提升群众体验。
长效治理:构建“四维一体”监管体系
《方案》强调,各地司法厅(局)需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包括:
强化行政监管:通过约谈、通报等手段压实责任;
推进行业自律:引导协会制定细化标准;
激发机构自治:要求法律服务机构完善内控机制;
引入社会监督:拓宽投诉渠道,定期公开典型案例。
目标与成效:三年实现质效双升
司法部预计,通过三年行动,公共法律服务执业监管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达12.07%,司法部表示将以此次行动为契机,推动法律服务与法治政府建设深度融合。
此次行动是司法部继2025年3月全面推行在线行政复议后的又一重要举措。近年来,公共法律服务需求快速增长,2024年全国新收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增长94.7%,凸显规范化建设的紧迫性。法律界人士指出,《方案》直击行业积弊,通过“制度+技术+社会共治”多维发力,有望为公共法律服务注入新动能,进一步夯实法治社会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