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9日北京讯 (李怀亮 许修德 郑成明)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再添法治“利器”。4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在12309中国检察网正式上线“涉企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专区”,旨在进一步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依法平等保护各类经营主体合法权益。此举是落实党中央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迈入新阶段。
专项监督聚焦十大类问题,覆盖涉企案件全流程
据最高检通报,此次设立的监督专区主要受理以下10类涉企司法诉求:
01. 应当立案而不立案;
02. 不应当立案而立案;
03. 应当撤案而未撤案;
04. 违规异地执法;
05. 趋利性执法司法行为;
06. 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刑事犯罪;
07. 涉企案件久拖不决;
08. 滥用强制措施;
09. 违法查封、扣押、冻结企业财产;
10. 其他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最高检控告申诉检察厅负责人表示,专区将重点筛查“地方保护主义”“逐利执法”等突出问题,确保司法活动公正透明。
多渠道便捷反映诉求,专人督办提升效率
企业及当事人可通过以下途径提交线索:
线上平台:登录12309中国检察网;
移动端:使用“12309检察服务中心”微信服务号或客户端(App);
线下联动:结合各地12309检察服务中心实体窗口,形成线上线下协同机制。
最高检强调,专区将实行“专人专岗”机制,对线索进行快速筛查、分类交办和全程督办,确保“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
背景:党中央部署下的全国性司法整治
此次专项监督行动自2025年3月启动,系最高检贯彻党中央关于“规范涉企执法”决策部署的核心举措。4月1日,最高检召开专项监督领导小组首次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强化统筹、压实责任,确保监督实效。
分析指出,近年来涉企执法中存在的“跨地域选择性执法”“以罚代管”等问题,不仅损害企业信心,更影响市场公平。此次专区的设立,既是司法监督机制的创新,也为企业维权提供了权威高效的法治化路径。
法治护航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步
中国政法大学法治企业研究院专家表示,最高检通过数字化平台集中受理涉企诉求,将有效遏制地方保护主义和执法乱象,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法治基础。未来需进一步细化监督标准,加强跨部门协作,形成长效治理机制。
即日起,企业可通过12309平台提交线索,最高检将定期公布典型案例,以监督促整改,以公开促公正,持续释放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的强烈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