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4月20日北京讯 (蒋兆民 张宇晖 雨蝶)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提振消费的决策部署,回应群众对广告市场乱象的集中关切,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印发《关于维护广告市场秩序 营造良好消费环境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告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此次行动以医疗、金融、教育培训等五大民生领域为重点,剑指“神医神药”虚假宣传、食品疗效化广告等顽疾,释放出以监管促消费、以规范保民生的强烈信号。
五大领域精准发力,严打违法宣传“重灾区”

根据《通知》要求,整治行动将聚焦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
医疗及保健领域:严厉查处宣称“包治百病”“治愈癌症、近视”等误导性医疗广告,以及保健食品冒充药品的虚假宣传;
普通食品广告:打击虚构“零糖”“无添加”等健康概念,或宣称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的违法行为;
金融理财广告:重点整治面向低收入人群、学生及老年人的“保本无风险”贷款广告,遏制诱导性金融宣传;
教育培训市场:清理虚构国家机关名义、伪造“职业资格证书”及“包就业”等扰乱就业秩序的广告;
互联网广告:强化“软文”监管,严查利用AI冒充专家、明星发布虚假广告行为,压实平台合规责任。
监管创新双管齐下,长效机制护航消费信心

此次行动不仅明确“严查”导向,更突出“长效治理”目标:
技术赋能:推动广告监测体制改革,年底前建成总局本级监测能力,提升违法广告发现效率;
助企合规:结合“广告合规助企行动”,通过政策解读、案例警示等方式,帮助企业厘清法规边界,从源头减少违法行为;
平台责任:要求互联网平台加强广告审核,对屡禁不止的违法广告采取屏蔽、下架等措施,切断虚假信息传播链。
回应民生关切,释放消费潜力
市场监管总局广告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整治旨在破解广告市场“内卷式竞争”困局,既保护消费者免受虚假宣传侵害,也为守法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清理医疗、金融等领域的“雷区”,切实让广告回归信息服务的本质,为提振消费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提供坚实保障。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此次行动将有效遏制利用广告进行的不正当竞争,尤其对互联网“软文”和AI虚假代言的监管,具有前瞻性意义。他建议,后续可建立消费者举报快速响应机制,进一步提升整治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