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22日北京讯( 何东 刘莎莎 )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民营经济促进法》要求,中央网信办于5月21日正式启动为期两个月的“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整治涉企网络‘黑嘴’”专项行动。此次行动剑指网络空间中恶意抹黑企业、操纵舆论、敲诈勒索等四大突出问题,旨在构建清朗健康的营商网络环境,护航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专项行动方案,此次整治重点聚焦四类乱象:一是打击以捏造虚假信息、组织“网络水军”攻击企业及企业家、开展虚假测评等手段恶意抹黑企业的行为;二是严惩以“删帖”“舆论监督”为名向企业索取“删稿费”“保护费”的敲诈行为;三是遏制恶意集纳负面信息、歪曲解读企业公开数据、翻炒旧闻进行恶意营销炒作的行为;四是查处假冒企业家账号、泄露隐私、以“打假”名义干扰企业正常经营的侵权行为。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行动明确要求网站平台压实主体责任,需完善涉企信息审核机制,强化热搜榜单等重点环节管理,并优化涉企侵权投诉举报专区功能。对落实不力、情节恶劣的平台及账号,将依法从重处罚并公开曝光,形成强力震慑。
数据显示,近年来网络“黑嘴”已形成黑色产业链。部分自媒体通过制造涉企谣言获取流量,再以“危机公关”为名向企业索贿;更有甚者在企业融资、上市等关键节点发布虚假信息,胁迫企业开展商业合作。此类行为不仅导致企业市值蒸发、订单流失,更严重破坏了市场预期和营商环境。
事实上,自2024年3月首次部署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专项行动以来,中央网信办已累计处置涉企侵权信息数十万条,依法关闭相关账号数千个。此次专项行动作为2025年“清朗”系列的重要一环,将进一步巩固治理成效,通过技术手段构建网络“黑嘴”识别模型,并联合多部门建立涉企侵权信息协同处置机制。
企业界对此反响热烈。某上市公司法务负责人表示:“网络谣言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企业往往陷入‘维权成本高、侵权成本低’的困境。此次专项行动彰显了国家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为企业专注经营吃下‘定心丸’。”
中央网信办相关负责人强调,专项行动将坚持“法治+技术”双管齐下,既要依法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又要推动平台完善内容识别预警系统。下一步,将总结专项行动经验,健全涉企网络侵权长效治理机制,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网络舆论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