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5月22日北京讯( 张佳乐 李小飞)5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在会上宣布,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启动行政执法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剑指乱收费乱罚款、趋利性执法、执法标准不一等四类突出问题,并同步发布首批12起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为各级执法监督机构提供规范化执法“样板”。
胡卫列在发布会上强调,此次专项行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群众反映强烈的“四乱”现象:一是坚决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任性执法行为;二是严查违规异地执法、以罚代管等趋利性执法乱象;三是整治执法尺度不一、标准“打架”导致的企业重复迎检负担;四是重拳打击滥用职权、徇私枉法、“吃拿卡要”等执法腐败问题。
据司法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负责人透露,2024年全国行政执法投诉平台数据显示,涉企乱罚款问题投诉量同比增长23%,某省会城市曾出现跨区重复检查同一企业17次的极端案例。此次专项行动将建立“企业投诉—快速核查—整改反馈”闭环机制,对重大典型案件实行挂牌督办。

值得关注的是,司法部当日公布的典型案例直指执法痛点。如山西省某县应急管理局因“无依据罚款”被判败诉,浙江省某市场监管所“同案不同罚”引发行政复议等案例,均被列为执法监督警示样本。同时,上海市浦东新区“一支队伍管执法”改革、广东省“综合查一次”制度等创新实践入选典型案例,为全国提供可复制经验。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行政执法部门开展涉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18.6%,但企业反映“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问题仍居投诉量前三位。对此,司法部明确要求各地全面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抽查,并试点建立执法检查“白名单”制度,对信用优良企业原则上每年检查不超过1次。
企业界对此反响积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表示:“专项行动直击‘任性执法’要害,特别是对趋利性执法的整治,让我们感受到政府刀刃向内的决心。”法律专家指出,此次行动将推动《行政处罚法》中“过罚相当”“首违不罚”等原则落地,预计可为企业减少30%以上非必要合规成本。
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强调,专项行动将贯穿2025年全年,分阶段开展“问题排查”“集中整治”“建章立制”三大战役。下一步,司法部将上线全国行政执法监督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执法异常区域,并建立执法人员“红黄牌”信用档案,对违纪人员实行终身禁入制度,以制度刚性倒逼执法规范化水平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