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 陶海青】为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山东高密胶河生态发展区召开会议,提出了“四字诀”措施,具体是:

“精”组织。坚持区村“一把手”负责制,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带头抓思路、抓推进、抓落实,统筹协调全区产改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健全产改工作小组、业务指导小组等组织机构体系,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区57个村党支部书记负责牵头村级产改工作,并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稳妥有序推进。
“广”宣传。全区产改工作任务部署后,各社区、村通过发放宣传页、悬挂宣传条幅、村喇叭广播宣讲等多方式、多渠道、多途径广泛宣传产改的重要意义、具体内容和推进步骤,积极营造群众重视产改、支持产改、参与产改的浓厚氛围。在此基础上,各村及时召开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暨清产核资动员大会,村干部分组走访入户进行宣传发动,确保产改工作宣传到户到人。
“细”指导。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量大、程序复杂、涉及人员多,为确保工作各个步骤不出现纰漏,经管站抽调10名业务精英挂靠社区,协同57名包村指导员严格上级标准要求,负责各村业务咨询和把关,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工作台账,及时通知各村限时整改到位。同时,牢牢把握业务工作动态,总结产改工作推进中的典型经验、做法,形成文字材料下发各村,推动产改工作扎实开展。
“严”督查。实行“周通报、月考核”制度,把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与社区经费挂钩,并纳入年度千分制考核,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定期开展情况督查。对于在产改工作中弄虚作假,思想懈怠,瞒报漏报,造成重大影响的违纪违规行为的包靠指导员和村干部,由区纪工委进行捆绑问责,确保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年内全面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