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 济南讯 孙乙炜 李雪林】为了学习交流先进的农业知识,增进南北方农业产业的沟通,10月29日至31日,沃土工程农技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了“沃土工程核心推广站长山东游学之旅。”,中心理事长李运明亲自带队,随行的还有技术总监黄晓立、副理事长吴怡、执行理事长黎通、中国经济新闻联播农业频道执行主编孙乙炜及沃土工程的核心推广站长们。此次游学活动由中经新闻农业频道全程拍摄报道。

29号早上七点半,“沃土工程”山东游学团队从广西南宁出发,前往南宁吴圩机场,一路欢声笑语,每个人对这次游学充满了期待和希望。

早上八点半到达南宁吴圩机场,登上飞机后历经三个小时的“空中之旅”,下午13点团队成员安全到达济南遥墙国际机场。


济南素以泉水多而著称,有“济南泉水甲天下”的赞誉。在导游小姐的引导下,“沃土工程”山东游学团队来到了“沃土工程山东游学”第一站: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又名槛泉,位于济南市中心繁华地段,南倚千佛山,北靠大明湖,东与泉城广场连接,是以泉水、人文景观为主的自然山水文化名园。虽然这次游学团队中大多是来自广西青山绿水大山里的客人,但看到公园内波光粼粼的泉池、金壁煌煌的亭台楼阁,也不由惊叹,这真是一副奇妙的人间仙境。


在趵突泉公园的漱玉泉北侧,大家参观了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故居纪念堂。李清照纪念堂座落于漱玉泉畔,始建于1959年,1999年扩修建后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为典型的宋代建筑,且吸收了苏州园林的精华。该处包括吟风榭、文书斋、漱玉堂、海棠轩、燕寝凝香、碑廊、易安楼等15组建筑。歇山飞檐绮丽多姿,悬山抱厦丰富多变,曲廊凹凸有致,院落花木扶疏,飞亭叠瀑,展室内涵风格各异,从图、文、像、书、画等不同层面展示了一代词人的伟大成就与丰富的一生。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因她有《漱玉集》留传后世,后人便依此确定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畔。纪念堂大门上挂着郭沫若写的“李清照纪念堂”匾额,堂前还有他题定的楹联:“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柳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在李清照故居,导游介绍:李清照生于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家庭,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曾作《如梦令》,描述她少女时代在济南的欢乐生活:“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时候的词大多都是写景咏物,风格清丽俊朗。宋时,济南城西确有“溪亭”。大家边走边看,都沉浸在当时济南“秋风习习,那沉醉的日暮,那美好的年代”。

再往里走,就到了著名的趵突泉“三股水”。三股泉水成一线紧密排列,齐声迸发,声势浩大,因此被乾隆皇帝称为“第一泉”,是泉城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同时也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

“趵突泉,三窟并发,声如隐雷”,“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是趵突泉的真实写照,又有“趵突腾空之说。据说60年代有时趵突泉“三股水”可以喷涌一米多高,气势很是壮观。近年来,气候干旱,趵突泉水位一直缓慢下降,已经很难看到“趵突腾空”的景观啦。

游学的下一站是大明湖。大明湖是一个天然湖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隋唐时名莲子湖、历水波,宋时曾名西湖,到金元时始称大明湖。公园内碑刻石碣较多,著名者有杜甫诗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为清代何绍基书写,另有铁保书对联,何绍基、翁方纲等的碑记,皆具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水平。


大家从东门走进大明湖,只见园区垂柳依依,泉水叮咚。济南八景中,大明湖有三景:明湖泛舟、历下秋风、汇波晚照。公园面积86公顷,其中湖面46公顷。湖上有历下亭、汇泉堂、湖心岛等大小岛屿六处,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鸢飞鱼跃,游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莲,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风景的最好写照,三十余处名胜古迹掩映于绿树繁花之间,展现出悠久的历史文化。

大家在导游的引导下一路游览了牌坊、遐园、稼轩祠、铁公祠、历下亭、北极庙、南丰祠、汇波楼、明昌钟亭、明湖宝鼎、曾公画壁、湖心百米大型喷泉等。公园每年举办多种游园活动,有春节文化庙会、新春花展、荷花展及民俗文化活动和花卉盆景展览、奇石展等。


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大家不觉疲惫,仍沉浸在泉城济南优美的湖光山色间,留恋忘返。
晚上,活动主办方为大家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席间还为大家上了一道地方特色小吃——武大郎烧饼。尽管大多数嘉宾都是南方人,不喜欢吃面食,但对于这个特色烧饼,大家还是吃的很开心,临走还不忘带上几个。

一天的游览就这样结束啦,等明日朝阳升起的时候,山东游学之旅即将出发山东滨州沾化-山东鲁源福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沃土工程生物有机肥第一生产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考察和学习。(编辑:夏海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