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海口讯 记者林惠慈】 1月28日,在海南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海南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顺劲就昌江一级渔港建设升级问题,提出两个建议,分别是《关于支持海尾一级渔港升级改造并列入中心渔港规划建设的建议》和《关于加快推进昌化一级渔港建设的建议》。

海南省人大代表、昌江黎族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顺劲发言
据了解,昌江黎族自治县是海南省重点渔业县(市)之一。近年来,昌江积极发展海洋经济,渔业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何顺劲表示,目前制约昌江县渔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还没有得到破解,最为突出的是渔港建设滞后问题。他说,昌江县拥有海尾、昌化、新港和沙渔塘四个天然渔港,但至今没有建设一个设施完善的中心渔港,影响了海洋渔业产业转型升级,拉大了区域发展的差距。
据悉,昌江县海尾一级渔港是位于海南省西部海域的重点渔港之一,是海南省各地渔船停泊、装卸和补给的主要渔港,为海南省海洋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何顺劲表示,海尾一级渔港虽然于2015年建设完工并投入使用,但是渔港建设规模较小,渔港航道狭小,港池面积小且港池水较浅,渔业基础配套设施存在缺陷,休闲渔业一片空白,没有发挥渔港功能,严重制约海洋渔业经济繁荣发展。

昌江县海尾一级渔港
何顺劲谈及中心渔港建设的重要性时指出,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编制的《全国沿海渔港建设规划(2018-2025年)》,中心渔港的建设将成为渔船抗台避风、后方补给的重要保障,也为发展集渔业、海洋旅游、集镇建设和渔民转产转业为一体,区域产业结构平衡和辐射效应明显的渔港经济区创造了平台。
因此,何顺劲就昌江县海尾一级渔港建设建议道,建议海南省政府将海尾一级渔港列入中心渔港建设规划,加大渔港建设资金扶持力度,在政策给予必要的倾斜,扩大渔港建设规模,升级打造成集卸货、补给、维修、深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渔港,充分发挥渔港保障渔货贸易、加工冷储、休闲旅游等功能,推动形成集东盟国家边境贸易、休闲旅游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促进昌江县海洋渔业经济科学、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海尾渔港
何顺劲主任谈及昌江县另一四大渔港之一的昌化渔港时说,昌化渔港是昌江县海洋与渔业经济的主要基地之一。八十年代前,昌化渔港港池面积40万平方米,港区停泊面积大,避风条件好,每年渔汛期间,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和海南省各市县渔船云集昌化渔场作业,最高峰期日进出昌化港的渔船多达3000多艘次,渔货交易量达2万多吨,对繁荣省内外水产品市场和增加地方财税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为昌江县海洋捕捞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海南岛西沿海天然捕鱼良港。但是,长期以来,昌化渔港没有专项资金投入建设和改造,由于昌化江洪水带来大量的泥沙的堆积和沿港流沙的回填,港池内60%以上面积都形成搁浅沙堆,港池变小航道逐年狭小、变浅,渔港最深水位不足1米,退潮时连小型的小舢舨都难于进出港,极大程度地影响了渔船生产和渔民生活,且渔船搁浅、碰撞、沉没致使海损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历史上有名的“华南四大渔场”之一的昌化渔港已名不符实,已严重影响到昌江海洋经济发展和北部湾海洋权益维护。
何顺劲表示,昌化渔港建设的目标是建成一级渔港。昌化一级渔港建设工程将会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促进渔港经济区、海洋经济的发展。因此,为加快推进昌化一级渔港建设,促进昌江县海洋产业经济上新台阶,何顺劲建议,海南省政府加快推进昌江一级渔港工程项目建设,加大渔港建设资金投入,将渔港建成集卸货、补给、维修、深加工、休闲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渔港,推动形成集东盟国家边境贸易、休闲旅游、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等为特色的渔港经济区,促进昌江海洋与渔业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海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贸易港)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