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号晚上突然临时决定,第二天便坐上了去意大利旅游的大巴,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行程。

历史与时尚的水乳交融——米兰
到达意大利的第一站是米兰,世界时尚之都。然而当车子行进在意大利的境内时却始终感受不到怎样的现代化和发达,反而是从上车开始导游就一直强调的安全问题让脑子里一直绷着那根神经。对于意大利的乱是早有耳闻的,记得以前老爸就跟我说过意大利的小偷是很厉害的,也很猖狂,经过了这次的意大利之行自己的感受就更加明显。
进入到米兰的市中心,感觉突然有些不同。因为这里的一切让人感觉就像是游走在中世纪的欧洲。米兰是伦巴第大区的首府,这个世界时尚潮流的中心带给我的是一种历史与时尚的水乳交融。
你可以在广场上欣赏拿破仑加冕的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教堂米兰大教堂,然后从旁边走进埃玛努埃尔二世购物长廊,又可以看到世界最著名的各种大牌和奢侈品品牌。那种感觉真的像是一个很时尚的现代人生活在中世纪的感觉和历史中。
高耸入云的135根教堂尖顶和最高处的圣母金像,代表着当时的建筑技艺和人们对于美的认识。米兰市中心的各条小街小巷里充斥着各种我们如雷贯耳的世界奢侈品品牌,虽然意大利在欧洲来说是一个相对穷的国家,但是意大利的人们却远比德国人时尚和懂得享受生活。很明显的,当你走进意大利的HM或是ZARA,你眼中看到的是比德国丰富得多的颜色和样式,这时真的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时尚的魅力。
意大利的城市都不大,基本上经过导游的讲解之后就是我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独自走在米兰的街头,从教堂走到斯卡拉广场便可以看到世界著名的斯卡拉歌剧院,这个外观上看起来并没有什么不同的剧院却可以说是歌剧界的最高殿堂。在斯卡拉广场上矗立着达?芬奇和其四大弟子的塑像,这个在每个方面都很有建树的难得全才是整个意大利的骄傲。之后的圣西罗体育场对我这个伪球迷来说其实是没什么吸引力的,但还是可以看到那些热情的球迷把这里当做是他们心中的圣地。

文艺复兴的艺术宝库——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是第二日的行程。文艺复兴的伟大先驱诗人但丁,科学家伽利略,政治理论家马基雅弗利以及天才的艺术家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艺术巨匠多纳泰罗,菲利溥?利波等都在这里生活过。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传统和艺术的宝库,整个城市保留着文艺复兴时的风貌,仍弥漫着文艺复兴的气氛。佛罗伦萨堪称是那个伟大时代留给今天的独一无二的标本。佛罗伦萨有40多个博物馆、美术馆;60多座宫殿和许多大小教堂、广场,收藏了大量的优秀艺术精品和精美文物。
登上在半山腰的米开朗基罗广场俯瞰整个佛罗伦萨是这天的第一站,青铜的大卫雕像在广场中心像是在保护着佛罗伦萨这个安静的小城。远处的老桥是当年但丁和他终生挚爱一见钟情的地方,然而命运却使得他们擦肩而过。但丁终生为其魂牵梦萦,而那个当年只有8岁的小姑娘也过早的离开了人世,相信当她变成天使去接但丁的时候,再次相见会是两个人逃脱残酷现实、开启幸福生活的起点。
欧洲的旅游有的时候更多的是教堂的参观和游览,因为教堂既是宗教的外在表现形式又是欧洲历史的发展变化历程的很好的体现。佛罗伦萨最重要的则是圣母百花大教堂,这个凯撒大帝建立的百花之城处处都充满着文艺的气息,那些令人心动的爱情故事讲述着这个城市的浪漫和唯美。

“国中之国”梵蒂冈
罗马、梵蒂冈的一天是暴走的一天,也是最累的一天,然而也是印象最深的一天。那些曾经在各种图片,电视上看到过的一切遗迹,当我真的走近的时候还是感受到震撼。
梵蒂冈的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城西北边的梵蒂冈高地上。但这个小小的教皇国里一切都应有尽有,这个国家境内没有田野、农业、工业、矿产资源。国民的生产生活必需品,譬如自来水、电力、食品、燃料、煤气等通通由意大利供给。这个国家没有工农业生产,也没有军队,仅有一支人员寥寥无几的警卫在负责国家的安全工作和保卫教宗的安全以及参加宗教仪式。在这个“国中之国”,那些瑞士的雇佣兵直到今天依然身着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服饰护卫着这片西方宗教世界里的圣土。
从世界第一的圣彼得大教堂出来,在圣彼得广场上,面向那些张开双臂的罗马柱,寻找那个最佳的观赏点。站在那一点上,四排柱子竟然奇迹般的只能看到最前面的一排,这种感觉正是在意大利的每一天都会有的,关于人类智慧的赞叹和感慨。
在梵蒂冈的邮局里面给国内的父母和德国的自己都寄出明信片,然后在回身的一瞬间看到一个专注的熟悉身影,DQ(高中校长的昵称)正在拍照,于是幸福的和DQ大人合影。顿时觉得世界真小,人生缘分的奇妙。如今在异国遇见中国人真的不是什么难事,但遇见高中的老师还是让我在罗马的一整天都很兴奋!
与DQ告别,走出梵蒂冈,在帝国大道上回望整个国家,城墙依然矗立,如果不是圣彼得广场上游人如织的场面在时刻提醒着我,我想真的会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吧。
在梵蒂冈的这一天恰好是西班牙的总统来访问,于是中午的时候大教堂的一边已经戒严了,然而教皇似乎并不在梵蒂冈,据导游姐姐说,教皇的任务就是每天到世界各地宣扬教义,而且最近这个新上任的教皇本笃十六世是一个原德国籍的红衣主教。听说上一任教皇会62种语言,其中还包括中文,他接见中国台湾的教众的时候竟然用的是流利的中文来交流。当然作为教皇是应该要会很多种语言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各种语言的训练,并且一直从事文字类的工作,而且圣经中说当你要向异族人传教时,上帝就会让你会异族的语言,因为上帝是要通过你的口来告诉人们他的思想的,然而62种语言还是让人觉得很难以置信。
沿着罗马的母亲河台伯河一路向前,追随着奥黛丽?赫本在罗马假日中的足迹,体味着那份古老的历史和浪漫,在圣天使桥上,望向圣天使堡,穿过西班牙广场来到许愿池。投下硬币,虔诚地许下愿望,48人的团在人山人海的许愿池前清场照了集体照,但愿每一人都能够再一次来到意大利,因为这里给了我们太多的震撼,比如万神殿。

“天使的设计”——万神殿
万神殿(Pantheon)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可谓奥古斯都时期的经典建筑。公元80年的火灾,使万神殿的大部分被毁,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的万神殿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虽然外面在下雨,万神殿的顶部是未封顶的,但是这个在晴天通过阳光照射进殿堂来计算时间的殿的顶端却由于大气压强和精密的设计等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是不会漏雨的,不愧是诸神的殿堂!
在意大利的历史上也曾是相互分散的城邦,并最终走向统一,而国家纪念堂正是纪念意大利统一的建筑。终年不灭的圣火是意大利统一的象征,在国家纪念堂的高点俯瞰这个城市和纪念堂前的威尼斯广场则是很好的观景点。
欧洲的城市其实都很小,市中心更是很小,但广场常常是一个接着一个,穿过市政厅的小广场一路走下来便可以从高处看到古罗马的遗迹区了。那些曾经的辉煌,如今很是破败,甚至有的地方早已经不能辨认其原来的样子了,但也正是这样的遗迹才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想象着这个曾经是古罗马帝国那样一个包含如今四十多个国家的古老庞大帝国的政治中心,回忆着曾经在书中读到过的那些古罗马的故事和凯撒大帝、屋大维、埃及艳后的关于政治、权力、爱情的各种传说也好,历史也罢,都会觉得那些一千年来的历史正出现在眼前。
古罗马斗兽场
在罗马的最后一站斗兽场。暴走一天到斗兽场的时候真的还是很累,就像导游姐姐说的,我们做了一天的罗马士兵,不过人家古罗马的士兵在欧洲和世界各地修路,总里程可以围着世界绕两圈了。
在斗兽场外走一圈下来已经可以感受到这个曾经贵族的消遣娱乐场所既是旧时奴隶的噩梦也是他们争取自由的唯一希望,这里曾经上演着一场场血淋淋的人与兽,人与人,兽与兽的惨烈的角斗。据了解,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名观众,却因入场设计周到而不会出现拥堵混乱,这种入场的设计即使是今天的大型体育场依然沿用。
罗马的一天是暴走的一天,很累,但是震撼也很大,也是我希望能够再一次去的地方。历史的厚重和今天的小小破败,我想这不是一次的暴走就可以体会和理解的,当我更多的了解了关于罗马,关于古罗马帝国的历史之后也许才能够更好的体会这个城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