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走进昌江系列报道(二)
中国经济新闻联播8月20日海南昌江电【记者林惠慈、通讯员林朱辉、钟玉莹】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餐桌文明则是社会文明的重要体现。但近些年来,“舌尖上的浪费”仍有发生,每天都有数以万吨计的食物被从餐桌上丢弃。制止餐饮浪费,践行文明用餐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自昌江县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文明之风深入人心,文明用餐、理性消费已然成为新风尚,珍惜粮食、勤俭之风逐渐形成社会共识。

宣传标识
18日记者走访昌江城区多家餐饮服务单位,发现节约热潮盛行,无论是餐饮商户还是顾客都主动节约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各大餐馆里随处可见的墙壁上或餐桌上都会张贴或摆放“文明用餐、勤俭节约”、“拒绝浪费”的宣传标识,主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合理点餐。同时记者也看到许多消费者都会开展光盘行动,或主动将没吃完的食物打包带回家。
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下,许多家长把餐桌作为教学“课堂”。

服务员为客人打包剩菜
“姐姐,帮我打包!”在某餐厅看到,顾客曾女士一行人刚用餐结束,孩子主动要求将没吃完的点心打包带走。曾女士告诉记者,他们在家里吃饭时也常常教育孩子,节约粮食要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做勤俭节约风尚的传播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在学校老师教育我们要勤俭节约,在家里爸爸妈妈也会经常教育我们要节约粮食,吃饭的时候尽量做到光盘行动,在外面点餐如果实在吃不完我们会打包带回家。”曾女士女儿钟尊雅告诉记者。
餐桌文明是人类文明的缩影。当下,按需点餐,理性消费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以前顾客盲目点餐造成食物浪费的现象比较普遍,每天产生的厨余垃圾都很多。自昌江县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浪费食物的现象逐渐减少。
“以前客人用餐时食物浪费现象叫严重,看了很心疼,但现在大家都崇尚节约,厨余垃圾明显减少了很多。”某餐厅主厨小杜说。
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昌江的许多餐饮企业都积极参与到制止食物浪费的行动中来,主动倡导“文明就餐,杜绝浪费”。某酒楼主管告诉记者,他们将制止餐饮浪费贯穿到生产、加工以及服务的全过程。
“酒店会根据以往的顾客流量估算当天的用餐人数,然后进行食材精准采购,避免源头上的浪费。酒店平时也准备充足的打包盒,看到客人有剩余的食物,我们的服务员会提醒客人将食物打包回去。同时我们也会对员工进行培训,倡议消费者理性点菜,合理搭配。”某酒楼主管李名秀说。
如今,文明用餐提示语在我县的大小餐馆内随处可见,潜移默化中让前来用餐的顾客都能做到珍惜粮食,拒绝浪费。
“今天的菜是按人头来点的,菜量刚好够吃,坚决不浪费,如果吃不完我们也打包回家。”顾客钟先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