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黑龙江讷河9月23日电(通讯员刘金华 郑爱权)近日,黑龙江省讷河市二克浅镇富乡村建档立卡脱贫户张友家的母牛产了双胞胎,高兴得张友一家合不拢嘴。张友家靠养牛脱贫,爱人还能到种植大葱产业基地打工赚钱,小日子越过越红火。张友逢人就说党的扶贫政策好,带领我们走上富裕路。

今年55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周玉昌谈起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了三大经验,就是“志智双扶、排忧解难、产业带动。”
扶贫首先扶志,扶贫必须扶智。周玉昌和讷河市第三中学校长王春莲总领队带领31名帮扶人深入贫困户家中,思想工作春风化雨,劳动技能及时传送,致富信息天天发布。激发了建档立卡户感恩之心,自立之心,创业之心。今年56岁的张友2017年患肺癌到哈市手术花掉了家中所有积蓄还欠下了外债,2018年按照扶贫标准纳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人讷河市财政局陈金玉和村书记周玉昌的关怀下,鼓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开始养牛,帮扶人在网上帮助张友查阅养牛技术,帮助给牛棚接电、购买饲料,又和村里协调讷河市水务局打了一眼机电井,张友2019年春天购买4头基础母牛,一家辛勤的付出换回了4头小牛,前几天一头母牛又产下了双胞胎,明年牛将发展到13头,小康生活驶入了快车道。今年57岁的王维成是2017年纳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抓住党的金融政策享受无息贷款1.9万元承包土地80亩种植玉米,年人均收入超万元,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在他们的带动下,建档立卡户不等不靠,有的打工赚钱,有的发展小园经济,有的去赶集……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为民排忧解难,践行初心使命。党的初心使命就是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31名帮扶人90%以上是共产党员,他们亮出“我是党员,有困难找我!”的金字招牌,书记周玉昌和王春莲带头,其他队员不甘落后。李才两口人都是肢体残疾,危房改造时盖房用了8天时间周玉昌去了16趟,帮助设计图纸、协调拉料、房料退货等忙得不亦乐乎;周玉昌帮扶的71岁于春清老人,春天拿800元钱将老人住房的玻璃给换上,夏天老人有病联系住进了博爱医院并精心照料直至康复,还送上老人爱吃的水果,冬天又自掏腰包近千元拉来了取暖煤……,村民都说周书记是我们的贴心书记。王维成家的小鸡大鹅缺少饲料,王春莲从自家送来1000斤;讷河市公安局胡兵帮扶的贫困户李相双房子要翻建,胡兵自掏腰包拉来20000块红砖,李相双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砖房。讷河市交警大队任志刚帮扶的李才二级肢体残疾,爱人是三级肢体残疾,任志刚不但送来了米面油及被褥生活用品,入冬还拉来了取暖煤。王春莲帮扶的年已八旬的周景文老人,家中不慎失火将臀部和大腿烧伤,王春莲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讷河博爱医院烧伤科,医生给出的诊断是烧伤较严重,建议必须马上到齐市就医,王春莲当即和家属商量决定立刻转院,并用爱人的车将周景文老人送到齐市建华医院治疗,住院期间王春莲像亲闺女一样床前照料,老人感动地说:“是春莲闺女救了我的命啊!”。34岁村干部耿春颖因扶贫工作优秀火线入党……
产业带动脱贫,奔向小康生活。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落下。村里今年春敲定种植大葱作为扶贫产业,保证脱贫不反弹。筹备产业的日日夜夜,周玉昌带领一班人行色匆匆,言辞殷殷,日夜兼程。贫困户每户投资100元全部入股,总领队王春莲拿4000元,党支部书记周玉昌3000元,支委每人拿1000元,村干部每人200元,临时党支部成员和村干部投资兜底,利润全部分给贫困户。2019年底,富乡村的贫困户已经全部脱贫,现在,产业项目大葱长势喜人,脱贫户每天都在产业基地务工挣钱,再加上村里给劳动能力弱的脱贫户送上公益岗位,保证脱贫户和村民共奔小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