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10月20日深圳电(记者王海珠)近日,被命名为大湾区展示馆的新特林兵博物馆(规模8千平方米)在广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的叶挺将军故乡落户并正式开馆。

1982年10月16日,中国向全世界宣布,被世界植胶界公认为北半球只适宜在北纬17度以南生长的巴西三叶橡胶树,已经在我国大面积北移种植成功,最高种植纬度达到了北纬24度。这是世界橡胶种植史上的奇迹。这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
38周年后的10月16日,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林业部队后人陈勇耀发起投资,在深圳创立的中国特林兵博物馆,将其更大规模(8千平方米),被命名为大湾区展示馆的新博物馆,在广东惠州市惠阳区秋长街道周田村的叶挺将军故乡落户并正式开馆。

新博物馆坐落于离叶挺将军纪念园不远,由北京冷杉传媒集团打造的冷杉秋长花海影视基地。该影视基地由惠阳区政府引进,旨在打造集四季赏花、果蔬采摘、花海泛舟飞行体验、美食餐饮、影视摄制基地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大湾区展示馆直接于软土上铺以地毯,骨架外包裹军绿色帆布并在空间内部敷设有通风管道和立式空调机。每一个独立的馆面积为1千平方米,八个馆一共8千平方米,其面积比之设立于深圳横岗的1千余平方米馆,显得空间扩大了很多,能够容纳特林兵博物馆建立以来陆续收藏的更多藏品。

抗美援朝战争于1950年爆发,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面临着对内修复战争创伤、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对外需要抵抗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战争绞杀和经济封锁。橡胶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是获得战争胜利和恢复经济的重要原料。为了能够种植出天然橡胶,由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部队转化建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部队”,在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广袤的亚热带雨林中开垦荒地、种植橡胶并最终获得成功。

中国特林兵博物馆创始馆长陈勇耀向记者介绍说,他们馆与叶挺将军故里,及其叶挺少年时就读,现名叶挺红军小学有着不解之缘。一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林业工程部队第二师师部是由北伐时叶挺独立团发展起来的“铁军”,后解放战争时期四野43军156师师部改编而来,陈勇耀的父亲曾是这支部队的一员。而陈勇耀在前身是这支部队的单位参加工作时的许多老领导,很多都来自这支部队,“我是他们培养的第二代特林兵”;二来秋长是东江纵队的发源地和重要根据地。东江纵队的一个团就曾秘密改编为林业工程部队第二师第五团。1952年时,很多特林老兵是从这片土地秘密行军到达雷州半岛的徐闻县开垦荒地、种植橡胶。截至目前已发展成为拥有8个团场的亚热带作物种植场群;三来特林兵博物馆2012年的首个公益项目——“百所红军小学安全健康万里行启动仪式”,就是在秋长街道政府和周田村委支持下,在叶挺红军小学成功启动。

陈勇耀引用特林兵博物馆总顾问,叶剑英元帅女儿叶向真发来贺电中的说法,“特林兵和他们所从事的新中国天然橡胶种植事业,是中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经济封锁的成功典范。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是无数中国人民奋不顾身,流血牺牲,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换来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华民族继续奋进前行的永续动力源泉!”

陈勇耀向记者透露:秋长街道办和北京冷杉传媒集团已确定把省级保护文物“会新楼”作为这个被命名为大湾区展示馆的新特林兵博物馆旗舰馆,他们计划将周围50亩土地配套打造成“国防建设与爱国教育研学基地”。

专程从深圳前来参加开馆座谈的一位领导干部表示,作为总部设立于深圳的特林兵博物馆积极行动起来,以其快速的行动,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学习领会讲话精神,续写了文化和博物馆行业的春天故事。
(易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