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2月27日讯(通讯员赵文嘉 冯吉 杜妮雅),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科左后旗等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表彰。参加表彰大会的科左后旗委书记刘士海激动不已,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攻坚克难、决战决胜画卷,映现他的脑海……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全旗20多名旗级领导、100多名旗直单位一把手第一时间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紧盯“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有特色有经验有亮点”的奋斗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以上率下、尽锐出战,300名驻村第一书记、3200多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奋战一线,全旗上下拧成一股绳,兴产业、促发展、惠民生,下足了绣花功夫,做实了精准文章。

成功的花朵从来都是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来的。2019年4月18日,注定将长久定格在40多万科左后旗人的记忆里。当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呼和浩特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科左后旗退出贫困旗县序列,成为通辽市第一批成功摘帽的贫困旗县。同年,科左后旗荣获“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黄牛产业精准扶贫案例”“生态扶贫案例”入选2019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并受邀参加在意大利罗马召开的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作生态扶贫案例典型发言。科左后旗脱贫攻坚经验、做法被收入国务院扶贫办编纂的《脱贫攻坚先锋—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获奖先进单位事迹》《图说中国脱贫攻坚——科尔沁左翼后旗的故事》《整合式治理:科左后旗脱贫摘帽经验研究》等书籍。

这一系列成果的背后,是有温度的政策关怀、是最质朴的实干底色、是上下同心的共同成果。
回顾几年来的脱贫攻坚历程,科左后旗找准路子,大力发展黄牛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光伏产业扶贫、电商+扶贫等扶贫路子,引导群众通过植树种草、养牛致富、种植林果、发展旅游、扶贫车间等渠道脱贫增收,“赶着黄牛奔小康”,修复生态拔穷根,昔日“沙窝窝”变成“金窝窝”。

数据显示,2020年,科左后旗黄牛存栏82.3万头、年交易量100万头,建设了东北最大的黄牛交易市场和81家“活牛超市”,其中贫困户养牛6.86万头、人均2.4头,全旗80%以上的贫困户通过养牛实现了脱贫。持续开展科尔沁沙地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2014年以来,全旗平均每年综合治沙100万亩,通过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经济林基地、道地药材基地、饲草料基地和苗木花卉基地,累计带动贫困户增收1.25亿元,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742元。同时,通过举办汽车驾驶、家政服务、母婴护理、电气焊、烹调等技能培训,鼓励群众自主创业、勤劳致富。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战,在今天的科左后旗,昔日的贫困群众已经吃穿不愁、老有所养、幼有所教,昔日的贫困乡村村村有歌声、户户有笑脸,生长于此的草原儿女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干部群众们的“千辛万苦”换来了今天的万家幸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科左后旗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科左后旗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以持续奋斗、勇于担当的精神继续有所作为,在发展规划、体制机制、产业培育、资金项目上做到有序衔接,以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朝着乡村振兴美好愿景阔步前行,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科左后旗委副书记、旗长何志伟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