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疫苗护照”能加速全球复苏吗?

近日,“疫苗护照”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热词。欧盟、以色列、新加坡、韩国、泰国等多国日前纷纷考虑推出“疫苗护照”。中国也将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多国频频发出推行“疫苗护照”的信号,为全球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领域的复苏进程投下一缕早春阳光,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疫苗护照”能为全球经贸复苏发挥哪些作用?本报与三位专家深度对话,为您解读。

推行“疫苗护照”为何被多国频频提起?

1月21日,冰岛成为第一个提供新冠疫苗证明的欧洲国家。目前,波兰、瑞典、丹麦、以色列、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斯洛伐克、爱沙尼亚、塞浦路斯等国纷纷表示支持“疫苗护照”的推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支持建立供欧盟通用的疫苗证书,以方便成员国公民在欧盟内流动。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疫苗护照”是一份证明持有者接种过新冠疫苗的文件,最终将以“电子证明”的形式在手机上呈现。国际旅行者可以凭“疫苗护照”免去隔离或新冠检测,在部分国家也可以凭此去餐厅就餐、参加大型聚集活动等。

崔洪建:欧盟提出“疫苗护照”,优先考虑解决的是欧盟内部成员国间的人员流动问题。欧盟此举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成员国间的开放,申根区人员流动不受疫情的过度影响。至于欧盟对其他国家的人员往来开放,目前的防疫形势和客观条件尚不成熟。

在对外合作方面,欧盟与美国间的疫苗互认可能会被优先考虑,因为欧美的疫苗接种策略和接种速度是相对协调的。欧盟与中国在疫苗接种策略上差异性较大,但中欧间有良好的沟通基础,此前在产业供应链方面,中欧有绿色快捷通道,向货物和特定人员开放。中欧在人员流动方面有望开展进一步协调。

王义桅:就欧盟来看,成员国旅游业较发达。旅游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较大的国家,如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对推行“疫苗护照”的倡议都相对支持。他们希望人员往来更加顺畅,以推动本国旅游产业发展。但欧盟内部不同成员国对推行“疫苗护照”的态度存在差异,包括法国和德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担心为接种过疫苗的人放宽旅行限制,对其他仍在等待接种疫苗的人构成歧视。这表明,欧盟内部在“疫苗护照”方面存在分歧。

苏晓晖:疫情给全球各国人员往来按下暂停键,也对全球货物供应链、产业链带来巨大冲击。多国考虑推行“疫苗护照”,正是基于它们恢复经贸往来的迫切需要。目前,一些国家在疫情防控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新冠疫苗也在推广中,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让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成为下一阶段可以考虑的行动。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提出将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这表明,在疫情防控进入相对可控的阶段后,全球各国在保证民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逐渐有序恢复人员往来、经贸往来是大势所趋。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愿意率先探索如何实现健康证明的国际互认,并提供一种可行的参考方案,与全球各国一起探讨并实践。但健康证明的国际互认需要多国交流磋商,一个国家的提议需要其他国家的响应和认可才能形成共识和合力,从而同舟共济,构建健康安全有序的人员往来新秩序。

“疫苗护照”推行面临哪些阻力和风险?

尽管多国表示正在推进“疫苗护照”工作,但争议与疑虑的声音始终存在。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克莱芒·博纳称,法国现在还无法为所有人提供疫苗,现在就推行“疫苗护照”是不公平的。欧盟正面临着疫苗紧缺的困境,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接种计划更是困难重重。

世卫组织日前表示,暂不支持新冠“疫苗护照”的做法。世卫组织应急委员会解释称:“就新冠疫苗在减少病毒传播方面的有效性而言,仍然有太多未知数。就算接种完新冠疫苗,仍然应该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崔洪建:国际社会对“疫苗护照”的担忧和争论,暴露了“疫苗护照”背后隐藏的疫苗分配问题。新冠疫苗的全球分配再次体现出国际社会因贫富差距、国家综合实力不同而产生的不平等现象。在经济能力、科研能力方面欠发达的国家处于疫苗分配、接种的洼地,亟待国际社会的援助。但发达国家在疫苗供应和接种方面采取本国优先的策略。疫苗分配的不平等,导致“疫苗护照”难以在疫苗接种水平差异较大的国家间推行。各国疫苗策略的差异,也使得疫苗互认的协调更加困难。

此外,在新冠疫苗推广领域,不同国家生产的疫苗呈现出竞争态势,影响各国对不同疫苗的安全认证。因此,在疫苗安全互认方面,多边合作能够节约成本,提高认证标准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这或许是推行“疫苗护照”相对高效的可行方式。

王义桅:在疫情全球蔓延的背景下,政治地方化、国别化、民族主义带来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始终存在。经济全球化部分重启也涉及这个问题:一部分人享受自由流动的好处,可能造成对其他人的歧视。“疫苗护照”的推行可能影响疫情后国际秩序,加大国际社会强者和弱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各国内部的不平等。如何处理“疫苗护照”涉及的法律规则制定、监管、伦理道德等问题,目前并没有太多可供参考的经验。健康码国际互认,也涉及人脸识别、网络监管、数据安全等技术性问题。因此,“疫苗护照”推行背后,是经济层面、政治层面、伦理层面、技术层面的多重博弈。

苏晓晖:目前,推行“疫苗护照”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一方面,如何评判疫苗接种的有效性,很多国家尚未形成明确的标准和方案。另一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疫苗安全标准的互认,尚需沟通协商。此外,不同国家管理的差异,可能带来防疫漏洞和风险,加大防疫压力。尽管一些国家已经提出推行“疫苗护照”,但细节有待落实,离实施仍有一定距离。如何推行“疫苗护照”,不仅需要一些国家提出方案并分享经验,也需要多国间沟通商议,共同探索推进。

“疫苗护照”对全球复苏意味着什么?

英国《卫报》报道,“疫苗护照”推行下,民众自由消费和流动可以快速推动经济再次发展;同时,“疫苗护照”也可以鼓励公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持有“疫苗护照”的公民可以享受更高程度的行动自由,在这种自由的驱使下,将会有更多公民愿意接种新冠疫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祖拉布·波罗利卡什维利表示,“疫苗护照”可能对重启旅游业至关重要。

苏晓晖: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推行“疫苗护照”,对恢复全球人员往来、经贸交流以及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顺利运转,都有积极推动作用。这也是各国疫情进入相对可控状态后,全球在后疫情时代必然经历的过程。中国推出国际旅行健康证明,是中国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促进全球从疫情中逐渐恢复的具体措施。

王义桅: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全球化造成深远影响,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人与人接触的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冲击。如何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部分重启经济全球化,全球各国都在想办法。后疫情时代,经济恢复将是全球各国共同面对的重要任务。全球供应链的恢复、实体经济的发展与人员货物的自由流通密切相关。

崔洪建:目前,多国防疫进入可控阶段,为了尽早恢复国际交流的正常状态,减少疫情对本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次生灾害,推行“疫苗护照”是各国从疫情中恢复的必经步骤。推行“疫苗护照”的主要目的,是在防疫安全获得认证的基础上,促进国家间人员自由流动逐渐放开。

对于许多国家而言,恢复人员往来对于恢复社会交往常态、确保社会稳定、安抚民众情绪等有帮助,也十分必要。尽管疫情让线上办公等网络技术在经济活动中广泛运用,但线下面对面的交流仍然不可取代。从这个意义上说,“疫苗护照”是能够确保尽快减少疫情对经济活动影响的必要举措。

长远看,人类有效控制新冠病毒后,有序放开的人员流动是经济活动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疫苗护照”避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影响被迫改造、转移,尽快恢复有序流动,减少经济成本,也是在保护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 高 乔


【责任编辑:欧阳雪】

绥芬河公路口岸货运量创新高 智能化通关助跑“加速度”

11月14日早晨7点多钟,黑龙江省绥芬河公路口岸,跨境货运车辆就排起了长队。在海关关员严格监管下,满载新鲜果菜、二手汽车、日用百货的车辆依次驶出国门,勾勒出向北开放通道上繁忙有序的生动图景。据绥芬河海关数据统计,今年1至10月,绥芬河公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达123.5万吨,同比增长25%,超去年全年总量;监管进出境车辆10.3万辆次

连城塘前:香菇撑开“致富伞” 整乡推进绘就共富图景

11月10日,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塘前乡罗地村尚福鑫农业合作社的香菇大棚内暖意融融,浓郁的菌香扑面而来。一排排整齐的菌棒架上,朵朵香菇饱满肥嫩、破棒而出,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小小的香菇,如今已成为塘前乡整乡推进共富的“金钥匙”。

强电工程轨行设备顺利进场 西十高铁湖北段施工再提速

11月11日,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由武九客专公司建设管理、中国铁建电气化局承建的西安至十堰高速铁路湖北段(以下简称西十高铁湖北段)接触网工程轨道车组在天河大桥施工现场顺利进场并完成吊装,这标志着西十高铁全线站后强电工程,即将进入到接触网导线架设的关键阶段,为工程整体建设按下“快进键”。

岂容“数据美容”,“纸面发展”要不得!

有的地方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有的地方在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上盲目进行数字攀比;有的地方为了项目上马,在第三方环境检测机构数据造假……记者近期在采访中发现,通过“堆数字出业绩”搞“纸面发展”的现象,在一些地方尚未根除。统计数据本应客观反映一地发展真实情况,一旦被“美颜”“整容”,就会失真甚至贻误发展。日前召开的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

民革长沙市委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举行 蒋涤非刘汇出席并讲话

11月5日上午,民革长沙市委会成立70周年纪念大会在湖南宾馆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民革湖南省委会主委蒋涤非,中共长沙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汇出席并讲话。长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民革长沙市委会主委康镇麟致辞。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民建长沙市委会主委李舜代表各民主党派长沙市委会、长沙市工商联致贺词。民革长沙市委会专职副主委杨舜尧主持纪念大会。民革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范泽容

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取得里程碑进展 金砖国家科技创新合作迈上新台阶

11月3日,中俄数字经济研究中心迎来两项重大突破,由该中心发起并主导的“中俄数字经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正式揭牌,同时,两个由莫斯科大学推荐的尖端技术产业化项目启动在厦门实体化筹建。这一系列进展标志着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框架下的务实合作正在结出硕果。本次揭牌的“中俄数字经济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是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的重要成果。该

教育部重拳规范特殊类型招生!资格审核再升级,严打“曲线高考”

教育部近日印发《关于做好2026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高校严格特殊类型招生报名资格审核,明确“不得降低报考条件、不得放宽审核标准”底线,覆盖艺术类、高水平运动队、保送生、综合评价招生四类招生类型,剑指“曲线高考”乱象,筑牢公平公正防线。资格审核“全链条”严控通知明确,高校须与各地招生考试机构协同审核考生身份、学籍、省级统考、校考、高考报名等关键信

厦门海渔执法携手科技馆:守护水生精灵 共筑海洋家园

近期,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综合一大队(以下简称“一大队”)联合厦门科技馆等单位,在科技馆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及科普宣传活动。知识科普“零距离”一大队走进科技馆,设立宣传摊位,通过面对面知识科普、互动交流等形式,向参观人员生动普及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知识

南安山美水库“数字引擎”发力:“山美生活”小程序激活九都库区发展“一池春水”

在福建泉州南安市九都镇群山环抱间,山美水库既是保障下游300多万群众供水、600多万人防汛安全的“生命库”,也是承载乡愁与生态价值的地标。2025年4月,九都镇人民政府打造的低成本、优服务、可持续的“山美生活”小程序正式上线,短短六月便成为激活库区生态、赋能文旅、联结移民的核心载体,书写出乡村数字化转型的“九都答卷”。

完美!湖北境内两座桥梁昨日接连实现跨线空中转体

昨日,两座万吨级的单体大型桥梁桥体,在湖北省内接连实现空中转体,上跨多条铁路线路的高难度“空中芭蕾”。上午,在位于武汉市新港高速公路双柳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的万家咀大桥,重达约1.4万吨的桥体沿逆时针方向平稳旋转54°,精准横跨下方繁忙的武黄铁路线,实现桥梁结构的精准对接。

云南省召开“十四五”农业农村专场发布会 详解六大发展成效

10月20日,云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专场在海埂会堂举行。会上,相关部门全面介绍了“十四五”以来云南农业农村发展的工作情况,重点阐述了“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的实践成果,并现场回应记者提问,展现出符合云南实际的乡村振兴发展路径。 “十四五”期间,云南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412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

湖南党政智慧办公平台全域覆盖 “湘办通”引领政务服务数字化革新

一场从纸间传递到指尖直达的办公效率革命,正在湖南各级党政机关悄然发生。“以前在微信群里发布会议通知,总会担心有人漏看消息,回执收集零散又费时,有时还要一个个打电话确认。现在用‘湘办通’发通知,几分钟内就能收到全员回执,效率太高了。”自贸区郴州片区、高新区办公室工作人员深有感触。这份便捷,正成为湖南全省党政机关的工作日常。平台覆盖全省湖南党政智慧办

“耿庄大蒜”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百年贡蒜打造乡村金色名片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最新公告,对87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承载着辽宁海城耿庄镇百年农耕记忆的耿庄大蒜赫然在列。这张浸润着历史底蕴的“蒜名片”,在斩获2010年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后,再获国家级权威认可。

中西部高铁大动脉实现“全面互联”,武汉西安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

由武九客专湖北公司建设管理,中国铁路通信信号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西十高铁湖北段接入原汉十铁路十堰东站通信信号系统改造施工正式开始,这标志着西十高铁与汉十高铁连接工程正式启动。据了解,西十与汉十高铁连接工程涵盖通信信号连接、轨道和电力供电连接等多个施工内容。

政务AI大模型有了部署指南,两部门联手防止“模型孤岛”

一项旨在规范政务AI大模型应用的国家指引正式落地,为火热政府AI应用划出边界、设定红线。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联合印发《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指引》,为各级政务部门提供人工智能大模型部署应用的工作导向和基本参照。这份指引从应用场景、规范部署、运行管理等方面对政务大模型部署作出规范,强调要统筹推进政务大模型部署应用,防止形成“模型孤岛”,并

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专题调研职业教育 强调深化产教融合 服务高质量发展

长沙市委常委、浏阳市委书记肖正波专题调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及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素质专业化技术技能人才,更好服务浏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肖正波在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调研肖正波先后前往长沙轨道交通职

浙江全省推行中小学春秋假,全国首例引热议

浙江11个设区市全部出台中小学春秋假制度,成为全国首个在全省范围推行此项政策的省份。10月9日,随着绍兴市教育局发布《关于实施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的意见》,浙江省11个设区市已全部出台中小学春秋假制度相关文件。这标志着浙江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小学春秋假制度全覆盖。这项广受关注的政策落地,意味着浙江中小学生和家长望眼欲穿的全省域春秋假正式到来。全省覆盖:政策脉络浙江

创新推进“三化协同” 黑龙江甘南县持续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甘南县是全国产粮大县,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全县年秸秆可收集量在100万吨左右。多年来,甘南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秸秆综合利用与大气污染防治、农业绿色发展、乡村生态振兴紧密结合,坚持农用优先、多元利用原则,不断在全量还田和离田利用上发力

八天“文化狂欢”!安溪金谷溪岸文艺嘉年华赋美乡村、礼赞祖国

“第一次来大陆,我就把第一站选择在金谷溪岸文艺村,因为之前看到好多媒体的报道,一直很期待,这次来到现场,发现真的是不虚此行,超赞!”来自香港的陈女士一边跟家人视频分享快乐一边赞不绝口。▲金谷溪岸文艺嘉年华系列活动现场国庆黄金周的福建泉州安溪金谷溪岸文艺村,处处洋溢着喜庆氛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6周年,安溪县金谷镇党委、政府精心策划的“溪岸艺术汇·国庆乐翻天”金谷溪岸文艺

提升治理效能 两部门为社会组织理事会“定职责、明规则”

社会组织理事会决策机制迎来重大变革,民主集中制与一人一票表决成为硬性要求。民政部、中央社会工作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社会组织理事会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社会组织理事会的职责权限、决策机制、人员组成和运转保障等提出明确要求。《意见》强调,理事会会议必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确保每名理事会成员平等且充分发表意见,实行一人一票进行表决。涉及重大事项决策、重要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