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一”假期,江苏高速路网通行流量较往年下降明显,日均62.29万辆,同比下降83.15%;峰值流量69.21万辆,较2021年“五一”假期峰值下降83.90%。同时,受省内外部分城市疫情形势影响,高速路网疫情防控、安全防范、道路保畅叠加压力仍然凸显,江苏高速立足疫情防控大局,紧紧围绕保通保畅重点,绷紧弦、铆足劲、聚好力,用心用情谱写“四音”旋律,营造平稳高效的出行环境。“五一”期间,全省高速路网运行总体平稳,未出现长距离、长时间拥堵,平均畅通率99.7%。
突出密与细,奏响防疫“高”音
“五一”假期正处本轮疫情防控阻击战最紧要阶段,江苏高速充分研判假期对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将防疫网络织得更密、将防疫措施落得更细、将防疫力度锤得更实,坚决阻断疫情传播链。一是2万人坚守。节日期间,全省高速路网1.2万余名收费站员工、7000余名服务区人员在岗在位、尽心值守,实行闭环管理,收费站人员一周三测、服务区人员一天一测,全力做好假期出行服务和疫情查验配合。二是24小时调度。紧密对接各地疫情防控机构,在收费站查验点附近布设导流线、缓冲区、货车营地等“蓄水池”243处,编制发送《路网运行情况2小时快讯》35份,通过车辆精准导流和人员调配提高查验效率,保障收费站道口畅通。三是1200余处点位保障。路网内设置431个收费站应急通道,服务区设置515个应急移动厕所、183处应急便民点,45处核酸检测点、31处抗原检测点,设立6对上海港集卡专用停车区,2个援沪医疗队保障服务区,全力保障物流运输、重点物资运输安全畅通,累计保障应急运输车辆5498辆次。
京沪公司对作业车辆、通行介质、服务区公共场所实施“一用一消毒”措施,切实阻断病毒传播链条;研发推广Ⅱ代CPC卡自动消毒装置、无接触CPC卡接发器等装置,在收费站设立“消毒缓冲区”,助力疫情防控更加精准高效。扬子江公司快速应对“五一”期间江阴突发疫情,第一时间组织员工、家属、外协进行排查,对江阴地区5个基层单位实行全员驻站管理,减少员工流动风险。东部公司为驰援疫区的所有车辆开辟物资救援“绿色通道”和生命救援“秒通道”,确保所有防疫物资、生活物资、医疗队伍等运输救援车辆从收费站快速通行,打通民生“供给线”。
把准控与疏,弹动保通“畅”音
保通保畅始终是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的主体任务,面对假期路网拥堵点位发生转移的新情况、新特征,江苏高速识变应变、逐点施策,不断调整优化疏堵保畅策略和举措,全力保障高速公路货物运输和公众出行畅通。一是全方位监测。节日期间,根据路网运行趋势变化与车辆通行特征,进一步优化监测巡查方案,加大监测频次和范围,联合高速交警、交通执法实行交叉巡查、联合补位,确保及时掌握运行动态和通行状况。节日期间累计开展道路巡查6873.55小时。二是全流程预警。针对部分收费站查验点和服务区排队车辆溢出主线现象,按照“一点一策”原则,科学实施远程诱导、现场疏导、尾部警戒等措施,及时解决路网阻断堵塞等问题,确保交通主干线畅通。“五一”期间累计实施尾部警戒181次,发布路况、出行提示信息1.19万条。三是全覆盖应急。全网增设临时驻点96处,增配应急救援人员280余人,全网820余台救援车辆,1939名救援人员、2090名高速交警、1900名交通执法人员实时待命。同时,合理规划驻点布局,动态调整应急力量,将应急力量向事故易发、易拥堵区域转移,在收费站、服务区等重点场所、区域加设值守点、应急点,有效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高管中心优先做好300余辆次上海涉疫转运、援沪医疗车辆的快速通行保障。加强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保障,对持全国统一《重点物资运输车辆通行证》的货车,协调防疫部门,设置专用查验通道,确保快速放行。宁沪公司紧盯现场保畅压力集中点,针对防疫查验站点车辆积压,采取“渠化”方式,延伸查验通道,引导车辆驶入,同时为“两客一危”、应急救援和应急物资运输车辆提供查验专用通道,避免车辆长距离拥堵,防范安全隐患。宁杭公司充分发挥中枢纽带作用,采取视频巡查、信息共享、交通流量研判等措施,准确掌握节假日车流通行规律,发布出行指南,运用可变情报板引导司乘错峰出行。
盯牢防与治,谱出守护“安”音
安全是高速公路服务保障的根本原则,面对当前疫情防控、节日保障、防汛防台多重风险压力,江苏高速始终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范和隐患治理,全力守牢安全基准线。一是秩序管控“严一点”。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两客一危”“入口拒超”等规定,联合高速交警、交通执法加强收费站入口监督管理,做到应查尽查、应防尽防,杜绝源头安全风险。二是涉疫排查“紧一弦”。节日期间,路网内发生涉阳事件16起,江苏高速立即启动跟踪排查响应机制,落实信息排查、消杀管控、协同跟踪闭环管理等工作,排查服务区12个,收费站25个,提升路网本质安全。三是防汛防台“快一步”。按照国家防办和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相关要求,节前制定印发《关于切实做好汛前各项准备工作的通知》,统筹落实防汛抗旱防台应对准备、隐患排查、防汛检查、应急保障等各项工作,坚决做到抓薄弱、补短板、强弱项,切实消除各类隐患。节前累计排查隐患912次,发现整改问题项805处。
苏通大桥对接地方交通防控组动态调整现场查验管控策略,增加查验力量,强化交通疏导,同时灵活增设清障驻点点位,前置应急救援力量,五一期间,未发生责任性安全事故。江苏高养坚持科技兴安,积极开发使用了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养护作业指挥调度中心,实现了对作业现场的人员、车辆、交通控制区的设施设备的远程监控、实时监管。润扬大桥优化道路应急救援,主动与社会化清障救援力量沟通合作,作为大流量时段清排障力量补充,提升路段整体清排障应急救援效率。宁靖盐公司采取“无缝衔接”巡查模式,紧盯“防疫查验易堵”区域,做到一路四方“多车联动”,及时开展收尾警戒、现场疏导和突发事件处置,在排队积压车辆较为严重的收费站互通主线配置声光报警装置,有效防止追尾事故的发生。
注重需与供,唱好舒心“暖”音
江苏高速紧盯公众实际需求,以需求点为着力点,认真落实假期服务保障工作,坚持做到意识不放松,服务不打折,保障不缺位,让广大公众切实感受到江苏高速的暖心服务,切实践行服务出行的初心使命。一是物资保障有力度。路网218个正常运营的服务区加大商品物资储备和人员调配,保障应急便民服务点、便民厕所与超市等基础保障类业态的正常运行,在服务区设置暖心快餐服务点和开水供应点,配备必要的保温箱、免洗手消毒液等,确保满足公众出行及防疫需求。二是信息服务有广度。节前充分发挥联动协作和区域融合机制优势,发布“五省一市”出行服务指南,召开媒体访谈节目,配合中国交通广播网打造“交通出行大联播”节目,与96777客服、导航平台实时互通,为出行公众提供疫情防控、出行提示等信息。三是员工关爱有温度。为一线员工配足配齐各类防疫物资,丰富员工驻站生活,提高餐饮品质,改善居住环境,消除员工后顾之忧。充分发挥党支部关心关爱、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带面、以面集势,凝聚广大职工奋勇向上的坚定力量。
宁宿徐公司针对疫情防控可能导致跨市拖车后清障人员出现“黄码”或需隔离的情况,采取排障大队“接力”的方式将故障或事故车辆拖至指定位置,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并主动解释说明拖离位置及原因。宿淮盐公司对收费广场、服务区、排障驻点等品牌标识和宣传标语进行全面亮化更新,加大收费广场、服务区场所等卫生清扫力度,提高公共区域消杀频率,让大家出行更舒心。泰州大桥在每个查验点收费站设立咨询台,为司机人员讲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帮助规划行车路线,免费赠送饮用水、泡面、口罩、消毒液等物资。
信息来源:江苏交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