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赵青 赵国权)6月30日,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暨南大学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第十期交流会暨南沙港澳青创“新十条”发布会,正式发布《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措施》等政策文件,并邀请粤港澳专家学者、协会代表、政府代表深入探讨紧抓《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政策机遇,整合要素资源,协同推动湾区青年在南沙创业就业,为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把握《南沙方案》重大契机 携手港澳共享发展机遇
广东省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黄石松指出,近期国务院发布的《南沙方案》提出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的重大任务,对南沙寄予厚望,建议南沙要加强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增强文化软实力,有效促进粤港澳协调共生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注入新动能。
广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世彤表示,南沙位于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历来与港澳关系密切、交流频繁,在《南沙方案》印发实施的重要窗口期迅速优化升级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必将推动港澳青年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立足暨南大学百年侨校优势,表示将继续从机制创新、政策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不断探索推动湾区青年在南沙创新创业的新路径、新举措。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学生厅厅长陈旭伟通过连线表达了澳门特区政府对南沙“港澳青年学生南沙‘百企千人’实习计划”的重视和支持,相信南沙未来在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方面会有更多创新性的举措,提供更多机会让澳门青年与大湾区共发展。

响应《南沙方案》 推出青年创新创业“四个一”
南沙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谢伟提出南沙青年创新创业“四个一”:出台一项支持政策,即《广州南沙新区(自贸片区)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措施》,作为促进港澳青年到南沙创业就业的“助推器”;构建一个服务体系,作为南沙服务湾区青年创新创业的“规划图”;启动一个双创计划,即《广州南沙新区支持港澳青年发展“湾区启梦”双创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作为南沙未来三年推动支持港澳青年发展工作的“路径图”;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即“创享湾”港澳合作交流示范基地,为港澳青创项目集成打造“梦工场”和“服务站”。“四个一”充分考虑港澳青年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从顶层设计到政策保障到具体落实,形成更加有效的体制机制,将为港澳青年在南沙创业就业赋予最强动能。
把握“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两个关键点,讲好“南沙故事”。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赵阳在主旨发言中指出,《南沙方案》突出“粤港澳全面合作”和“面向世界”这两个关键,特别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建议重视发挥海外侨胞的独特优势,共同争取突破。
广东省政协常委、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山系统分析了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痛点、难点、堵点,主要包括收入、法律环境、生活便利等层面,建议南沙大力发展文化、科技、互联网等新兴产业,释放青年创意和潜能,扩大鼓励创业范畴,搭建更精准细分的创业服务平台,鼓励粤港澳在职业培训、终身教育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重视讲好“南沙故事”,让南沙成为大湾区好故事的制作中心及传播中心。
亚洲青年领袖论坛秘书长刘海江则鼓励青年树立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价值观,认为港澳青年到粤创业,到南沙创业是第二次开放的大潮中的一次重要的自我选择。
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认为,港澳青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会为经济发展带来创意和突破的动力,《南沙方案》创建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的举措将显著增强南沙对港澳青年的吸引力,建议下一步与港澳政府资助青年到大湾区的众多创业就业计划做好合作衔接。
“新十条”增添各方信心 加快资源交融、规则衔接。协会代表们分享了对南沙港澳青创“新十条”的感触和思考。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职业发展促进会创会主席廖伊曼在会上表示南沙通过系列举措,为港澳青年在科技领域创新创业营造了更优环境。澳门国际科技产业发展协会会长李彩红介绍,一直希望能够把澳门的特色文创、科创、体育事业带到南沙,希望南沙能在规则衔接方面为港澳专业人才执业提供更便利环境。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委员、Timetable创始人吴嘉惠从港澳青年大湾区就业创业的实践出发,表示南沙港澳青创“新十条”的出台将很大程度上打消港澳青年关于信息互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疑虑。
对于专家、协会代表的建言,南沙区委统战部、南沙团区委相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回应,随着南沙方案和青年政策“新十条”的发布,未来将集聚更多的港澳青年来南沙生活和发展,创享湾将发挥独特优势,衔接粤港澳优质资源,为港澳青年提供乐创、乐游、乐学、乐居、乐业等全方位的服务,也希望来南沙发展的港澳青年能成为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代言人。
交流会由南沙开发区党工委政研创新办、暨南大学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共同承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