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 2022年7月1日下午,在潇潇的阴雨中,调兵山市委组织部机关工委的副书记张辉,带领着机关工委和调兵山市人民武装部、调兵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党员干部们来到了大明镇沙后所村,与大明镇党委书记杨范江带领的镇党委成员一起,为沙后所村的红莲池举行揭牌仪式。

红莲池旁的雕塑

揭牌前的祭奠仪式
沙后所村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曾在1947年12月16日发生过著名的沙后所战役,村里的海丰屯曾经是一处重要的战斗地点。在这条天然形成的沟壕里,解放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冲锋杀敌。随着年代日渐久远,当年那条解放军战斗过的海丰屯沟壕也被村民丢弃的垃圾填满,蚊蝇乱飞、臭味冲天。今年3月,大明镇包村干部刘凤妍同沙后所村党总支书记曹喜春等两委班子成员商量,以挖掘和保护红色文化为切入点,改善村屯环境,树立文明新风,推动乡村振兴。决定将原来的沟壕中多年来填埋的垃圾清理干净后注水,将这里改为一处人工的景观,并且种植大量的荷花供村民观赏休闲。此想法得到了大明镇党委的大力支持。3月中旬,荷花池工程开始动工,垃圾清理、清淤注水、修建水泥护坡和安装美化栏杆、种植了近万棵荷花,清理垃圾500多立方米。 7月1日这天,工程正式竣工,为了追忆那段红色记忆,该池取名为“红莲池”,“沙后沃土碧血染 万株清荷化红莲”,寓意红色土地上的荷花池,也寓意倡导党员干部们要秉承清廉正气之风。同步建成的,还有红莲池旁边的红莲广场。

揭牌仪式

为红莲广场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红莲池和红莲广场建设过程当中,调兵山市直机关工委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指导,多次来到现场进行指导和协调有关事宜。这已不是调兵山市直机关工委和大明镇的首次“合作”。早在两年前,调兵山市委组织部机关工委就帮助大明镇的大冮村建起了调兵山市首个村办党史馆,复原了当年的调兵山地区解放军指挥部,现大冮村党史馆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教育基地。这次机关工委帮助沙后所村修建的红莲池和红莲广场,以及打造的红色稻田蟹产业,将会是一次城乡共建的升级。机关工委发动各机关和职能部门的党员们走进基层,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真正的走近人民群众。调兵山市人民武装部以及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人表示,把挖掘红色文化同环境治理、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是一个好点子,值得推广和借鉴。
据沙后所村党总支书记曹喜春说,红莲广场已经投入使用,茶余饭后的村民在这里载歌载舞,吹拉弹唱,红莲广场及红莲池成为了一处红色旅游基地。

冒雨献花 真正的洗礼
来源:调兵山市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