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岁的苏哈桑是三峡大学的一名印度留学生。他本是学西医的,临近毕业,同学们都在忙着找工作、写毕业论文,他却到宜昌市中医医院拜师。
4月13日8点半钟,市中医医院国医堂内,副院长周继刚正在为患者诊病,苏哈桑静静坐在一旁。当天患者不少,周医师也不时让苏哈桑号脉。初次上阵,苏哈桑并不怯场,手指搭在患者手腕上感受着脉搏的跳动,周医师则进行讲解。苏哈桑对记者说:“以前觉得脉搏没什么特别,今天才发现脉搏竟能了解一个人的病情,太神奇了。”
82岁的市民龙先生因皮肤瘙痒前来就诊,他说:“看到‘洋学生’给我号脉,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自豪!看,外国人都来学咱中医了!”
周医师说:“他是医院里的第二个‘洋学生’。虽然是学西医的,但有一定的中医基础,通过半天的接触,感觉他很认真。但距离一名合格的中医医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了解,苏哈桑来自印度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马杜赖市,目前是三峡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大五学生,还有3个月就要毕业了。他第一次接触中医是在他18岁时:看到一名佝偻着腰的患者背后扎了好多小银针,他感到很奇怪,就去问医生。医生解释是用中医针灸的方式给患者治疗腰痛,苏哈桑对此满腹狐疑。而一周后,他再次见到这名患者时,对方已经痊愈了。从此,苏哈桑被中医的魅力所吸引。
一年后,苏哈桑来到三峡大学求学。“之所以选择留学中国,也是想更多地了解中医文化。”苏哈桑说,留学期间,他也看过一些中医书籍,“还不太知道如何应用这些知识”,于是他想到了来市中医医院拜师。“家乡很多人看病都会选中医。”苏哈桑说,可马杜赖全市只有两三名中医,治疗的手段也仅有号脉和针灸,而像推拿、拔罐,还有中草药等在当地都是空白,他希望把中医的这些治疗带回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