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张士龙 通讯员刘金宇 谢忠刚)昨日,鞍钢矿业弓长岭井下矿全年统计工作结束。井下区域完成矿石产量、实现利润、年化劳动生产率,同比提高9%、50%、14%,再次刷新历史记录。今年以来,该矿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将工作重心由抓进度转移到提质量求实效上,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取得了骄人的经营成果。

据介绍,弓长岭井下矿是一座拥有百年开采历史的大型地下矿山,长期发展中,面临工艺装备、人力资源、生产成本、盈利能力等制约企业发展的共性问题。近年来,该矿加大改革力度,特别是今年,将工作重心由抓进度转移到提质量求实效上,多措并举,强力对标,推动三项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一举实现扭亏为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该矿党委充分发挥领导和指导作用,凝聚职工改革思想共识,形成改革新气象。建立“六抓”工作机制,围绕改革提升方向,推行差异化绩效考核等一批有力度、促突破的重大改革举措,深度融入企业管理体系。制定管理人员聘期制、薪酬正向激励等10余项提升措施,有力支撑三项制度改革工作,激发活力、提高效率。截至目前,29项改革全部完成。

“拆庙压编”,不留“帽子”;“优胜劣汰”,不留“借口”;“过河拆桥”,不留“退路”,这是该矿推动干部真“下”员工真“出” 让改革措施落地的硬招数。通过“撤、并、调”推行党组织区域联建,开展岗位综合评估,按业务锁定编制、按编制锁定岗位、按岗位锁定人员,坚持应撤尽撤、应转尽转。通过岗位绩效、民主测评、安全履职等多维度考核,加大富余人员安置和精减力度,实现岗位能上能下,职级能高能低。管理人员实行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视业绩选择继续聘任或重新竞聘上岗,彻底解决“一朝聘任终身享有”问题。

在深化改革的实际中,实行“赛道搞活”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激发组织活力。该矿通过推行“倒逼”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技能搞活”和分配“搞活”。激励机制领导小组按管理、技术、生产服务设置多条赛道实施专项激励,专业部门进行评价考核奖励。重新核定定员工资总量,加大工资增量向核心骨干及苦脏险累一线倾斜力度。今年以来,对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的人员按绩效系数给予奖励,实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薪酬分配权限下放,对生产瓶颈类班组实行计件工资+超产奖励机制;对检修组等辅助类班组实行工资总额承包制;部门负责人实行经营目标责任薪酬,真正实现“收入凭贡献”。截至目前,同职级月绩效工资平均相差4000元以上,最高相差8000元以上,极大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