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林建辉 郑雅能 通讯员 韩晓婷)漳州沿海商船习惯航道航线与渔船传统航行作业水域多有交叉,加上开渔后船员疲劳驾驶、疏忽值班瞭望等原因,极易发生商渔船碰撞事故。

为确保渔业生产和水上交通安全,依据《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强水上运输和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工作的意见》、农业农村部《加强渔业船舶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交通运输部 农业农村部《“商渔共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结合厦漳海域商渔船安全工作实际,8月15日,漳州市海洋与渔业局与漳州海事局、厦门海事局、厦门市海洋发展局共同签署厦漳海域商渔船安全合作协议。

协作目标:四方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致力打造厦漳平安海域,以海上交通安全为中心,推进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执法联动,进一步夯实水上交通安全和渔业生产安全基础,持续防范化解商渔船碰撞风险,促进厦漳两地经济社会安全发展。
四方加强全方位工作合作,立足海上交通和渔业生产协调有序,共同履行好海上安全保障工作职责,维护厦漳海域安全形势稳定,共同营造良好的港口营商环境。
建立健全六项协作机制:联络会商机制;商渔船动态信息通报机制;涉渔船舶联合执法和清障协作机制;搜救应急协作机制;商渔船事故调查处理协作机制;商渔船安全警示教育协作机制。
工作成效:共商共治。与漳州海事局、厦门海事局和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签订《厦漳海域商渔船安全监管合作协议》,制定《商渔船共商共治共融长效机制》,建立厦漳两地商渔船安全监管合作机制21项,加强厦漳海域防范商渔船碰撞安全监管。与海事部门互通航行警(通)告和船舶密集区信息,及时发布海事部门共享的商船航行警告,处置渔船违规占用主航道进行捕捞作业的情况,共同维护通航秩序。

科技赋能。聚焦渔船海上作业“危险海域”,摸清锁定漳州市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8处、商渔船碰撞历史点位16处,依托“海上漳州”平台,划定电子围栏,及时告警提醒。今年来劝离在漳州市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航行作业的渔船249艘次,有效消除商渔船碰撞风险。


警示教育。针对开渔后商渔船碰撞易发等问题,加强海上交通安全宣讲,在开渔前组织船东船长参加防范商渔船碰撞警示教育15场次,分发《商渔船防碰撞平安航路示意图》和《商渔船碰撞危险海域警示图》,宣讲商船航行特点、海上无线电通信方式、沿海推荐航路、海上避碰要点和应急逃生等知识技能,督促海上渔船开机并正确使用AIS终端、使用甚高频16频道。
联合执法。与海事等涉海部门在商渔船交汇密集区、事故多发水域开展海上防范商渔船碰撞联合执法行动23次,敦促渔船不在商船习惯航线航道水域作业和锚泊,严厉查处渔船擅自关闭AIS终端、在商船习惯航道作业或锚泊等违规行为。
下一步工作计划:会同海事部门加强开渔后渔船出港交通安全管控,加密重点海域联合执法巡查频次,及时发现、劝离占用商船航道以及在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锚泊作业的渔船,共同探索跟班互登互检、联合值班等机制。
加强同海事指挥中心沟通联络,互通商渔船动态,不断加强信息研判,不断优化“海上漳州”全景海视图平台商渔船碰撞高风险警示区域,第一时间警示商渔船碰撞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处置、早预防。
会同海事部门加强海上搜救应急能力建设,强化海上搜救交流合作,聚焦就近就便、快速响应等需求,探索民用船舶参与海上搜救应急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