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中国

中消协:生食三文鱼团标应听取消费者意见

​日前,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三文鱼分会发布《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让虹鳟鱼成为三文鱼的一员,引发消费者质疑。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团体标准涉及消费者权益的,制定过程中应听取消费者意见,接受消费者监督。

食品工程博士崔凯:转基因在中国,路在何方?

8月12日,在“我是科学家”第二期演讲活动中,拥有食品工程博士和心理学博士双学位的崔凯以《公众为什么不相信转基因》为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演讲。8月29日,“我是科学家”公众号原文刊发了崔凯的演讲内容。崔凯的演讲引起了广泛关注,公众号后台收到大量读者留言。由于演讲时间的限制,崔凯未能展开阐述相关的科学原理和背景知识,在此他特意挑选了读者留言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回答,谈了谈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开幕

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14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于9月2日在长影音乐厅开幕。

网红海淘药走俏朋友圈 专家:未经批准进口药均为假药

​随着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世界各地的产品,海淘已然成为一种新型购物方式。小到衣服、鞋子,大到家用电器,都出现在人们的海淘购物车中。近年来,国内看病难的现状,又令国内消费者盯上了海淘药。各种海淘药通过代购等方式在国内市场走俏,成为“网红”。

“富安娜”在行动!

知名品牌商品遭公然造假侵害,消费者维权还受到威胁。2018年8月初,广州的刘小姐通过微信朋友圈,购买了12套所谓的“288元包邮清仓价,富安娜正品出口欧美外贸尾单”。

用了驱蚊贴,还被叮了一身包?检测显示50种驱蚊产品无一有效

夏秋两季蚊子活动频繁,驱蚊产品也进入了销售旺季。这两年除了传统蚊香、驱蚊花露水等,驱蚊贴、驱蚊手环等新产品开始悄然兴起。与传统驱蚊产品不同,这类新产品主要面向儿童、孕妇销售,标榜纯植物配方、不仅安全无毒,还能提供长效防蚊保护,不少母婴专卖店、药店都有销售。

全国多地出现公园杀人案件?这事究竟发生在哪

最近,一段“公园发生杀人案件”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网传视频显示,在一公园内,一名女子倒在血泊之中,画面十分血腥,现场还有身着制服的工作人员和围观群众。与视频一同流传的文字称,公园里一男子杀死自已的老婆,还杀死和老婆跳交谊舞的男人。但令人奇怪的是,视频中一幕的发生地点竟然出现上海、重庆、山东青岛、广西梧州等多个版本。事情真相究竟是什么?

在线订房“不得取消”是典型霸王条款

在预订平台订好酒店后临时有事无法入住,可已经扣掉的酒店房款却很难要回。近期,人民网旅游3·15投诉平台上陆续接到多个游客关于OTA、酒店互相推诿不退款的投诉。虽然酒店和OTA都有关于取消订单方面的规定,但很多游客仍然觉得要不回自己的房款很冤枉。对此,业内专家表示,现在行业缺少规范,都是企业按照一些惯例自行制定取消订单的退款政策,而“不得取消”实际上并不合理,已经涉嫌“霸王条款”(8月20日人民网)。

中国质量报谈三文鱼争议:标准不是团体利益工具

因为允许将虹鳟鱼称之为三文鱼,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牵头制定并于近日正式出台的团体标准《生食三文鱼》在全社会引起轩然大波。在国内舆论高度关注的同时,该事件甚至引起了包括《纽约时报》在内的一些主流西方媒体的围观……这不仅让虹鳟鱼和三文鱼同时成为了“网红”,就连平时很少受到媒体与社会关注的“团体标准”也一下子“大热”起来。

拼多多遭多家境外媒体集体曝光:进口食品假货泛滥

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假货风波延烧不断,近日再遭多家知名外媒连续点名曝光。英国《每日邮报》(Daily,Mail)、澳大利亚《外交学者》(The,Diplomat)、新西兰《先驱报》(NZ,Herald)、美国《外交杂志》(Foreign,Policy)等媒体调查发现,拼多多进口食品存在大量售假嫌疑。

虹鳟被定义为三文鱼 “团体标准”到底由谁而定?

虹鳟是不是三文鱼?近期的团体标准《生食三文鱼》给出了回答:是。据报道,8月10日,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与十三家公司共同起草的《生食三文鱼》标准正式发布。虹鳟在这个标准中,被正式定义为三文鱼。然而此标准,却引起了舆论的反弹。

吉林省和长春市对长生疫苗案件相关领导干部作出组织处理

记者从吉林省委了解到,根据国务院调查组调查结果,8月16日,吉林省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长春长生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狂犬病疫苗履行监管职责不力、履行属地管理职责不力、负有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的相关人员作出组织处理。

山东启动长春长生不合格百白破疫苗补种工作

8月15日,国务院调查组公布了长春长生疫苗调查结果,该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5014-02的百白破疫苗为效价不合格产品,该批号疫苗销往我省223800支。经核查,该批号疫苗发往青岛、枣庄、烟台、日照、莱芜和临沂6个市,已接种211649支,损耗、封存12151支,涉及188133名儿童。

人民日报:创新监管,让假货无处遁形

电商平台售假,不仅破坏正常的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更挤压了合法经营企业的生存空间……对此,需要监管部门、电商平台、消费者等形成多方合力,探索建立全链条监管机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平台售假问题。

二手车买卖号称“没有中间商” 自己收车来卖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卖家多卖钱,买家少花钱。”通过多渠道、高频次的广告投放,瓜子二手车直卖网这句广告语近年来令人耳熟能详,火遍全国。“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瓜子网宣称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与实际操作并不相符,其“包卖”服务从个人手中收车销售,同时还有中间商在平台上买卖车辆。

【诚信建设万里行】揭秘所谓“长寿健康法宝”真相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近年来,有商家利用人们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将普通食品、冒用批号的问题产品、甚至三无产品包装成一种所谓实现长寿健康的法宝,欺骗消费者。记者经过调查采访,揭穿了这种神奇法宝的外衣。

如何在“链条长、重线下”的产业里打造淘宝式平台?

一提到电商,人们的反应往往下意识就往“淘宝”上靠,仿佛电商理所应当就是淘宝的样子。这个过程里往往自动回避了对两个问题的深度思考,第一,淘宝的本质是什么?第二,“淘宝模式”适用于所有的产业吗?

网络刷单套路深:雇人操作深度模仿 从众消费需防坑

跟过去机器刷单的作假方式完全不同,雇人刷单的行为完全是一种“仿生学”操作。后者模仿日常消费者网购实际发生的行为,,从,浏览、挑选、付款、收货,都由人力来完成,如此极大增加了后台识别和打假的难度。防不胜防,你说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