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6月4日河南封丘讯(武天国 通讯员吕桂芳 范亚南 刘红)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冒着酷暑骄阳,记者于6月4日来到曾经是深度贫困村的封丘县陈桥镇辛东村,采访被当地群众誉为“帮扶农民实干家”的女支部书记龚庆枝。

来到村头,记者看到了一处久闻而不得见的名胜古迹----扳倒井。据碑文记载,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刘秀(即后来的光武帝)毅然举旗讨伐王莽,由于兵微将弱,被王莽一路追杀。刘秀率残部逃到辛东村头,饥渴难挨。见到一口水井,士兵们一涌上前,吊桶打水,乱作一团。此时探马又报:王莽骑兵马上追至!刘秀急得呼天求神:“苍天啊!你要灭我不成?水井啊!你怎么不倒过来让我人马饮用?”天意相助,此时井口一下子向东南方倾斜,井水呼啦啦流了出来......。

凭吊昔日古井,感慨今日万千。传说中的天意可以给刘秀军队带来奇迹,但是,今天的辛东村彻底摆脱深度贫困,无天可靠,无神可求。靠的是党和政府的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靠的是该村的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带头人-----龚庆枝。

分类指导 精准帮扶 一户也不能落下
见到龚书记,她正在该村的扶贫车间进行安全检查。由于车间里电焊机、车间外大吊车噪音喧嚣,我们只好在车间外面边走边谈。

龚庆枝担任该村支部书记才三年多时间。刚上任时,她接手的是一个总共370多户便 有113户贫困家庭的深度贫困村。该村地处黄河滩区,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多村民们都处于“就业无门路、发展无资金、挣钱无手艺”的三无状况。面对如此现状,龚庆枝苦恼过,发愁过。怎么办呢?怎么办呢?她一个人白天黑夜反复问天、问地、问自己。作为一个女同志,她更是感到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但是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一个支部的领头人,她时刻告诫自己,决不能有畏难情绪!依靠党和政府,依靠全村一千多父老相亲,下手干起来。

她和上级派来的驻村书记以及村两委成员多次开会研讨,很快有了新思路。经过排查、调研,对所有贫困户进行分类指导,精准帮扶,全面铺开,很快就出现了转机。例如该村村民刘某,在村支部的指导下,成为蜂蜜养殖专业户,同时鼓励他种植秋树。但刘某缺乏启动资金,龚庆枝就多次协调上级政府争取支持,为刘某取得无息贷款五万元。如今几年过去了,刘某不仅和贫困“拜拜”啦,而且还“牵手”小康,盖起了两层小洋楼。村民丁某苦于没有技术,想种植金银却难以下手。龚庆枝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手把手教他进行选苗、田间管理,一开始种了几分地,后来扩大到二亩地。农闲时节,龚庆枝又安排到村里扶贫车间去打工挣钱。丁某信心十足的说:“今年金银花市场价格高,我能挣一大笔钱”。村民李某没有手艺,又没资金,龚庆枝就三番五次去乡里,为他争取五万元无息贷款,让他发展养殖业。如今几十头羊长的膘肥体壮,到年底卖个十几万没问题。同时,村干部还安排他媳妇到扶贫车间打工,一天能挣八九十元。
找项目跑外联源泉不断
说起村里几年来找项目、搞建设、跑外联、整村荣,龚庆枝意味深长的告诉记者:“可把我作难透啦!”
为村民们能长久过上好日子,龚庆枝比谁都想的多,想的远。她说:“要想让村里父老乡亲快致富、不返贫、不能只靠零敲碎打,必须有长远规划。”于是,建立扶贫基地,联系长期合作的外联业务,搞好村里道路、绿化、村容村貌整治,都纳入了该村的长远规划之中。

龚庆枝和支部一班人经过研究,觉得首先在村里建个扶贫车间,作为贫困户就业基地。她的想法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在村里征地的时候,遇到了困难。但龚庆枝不分白天黑夜,一趟又一趟到土地所有人家中沟通,说服,争取支持。她说:“既然确定了,就是跑断腿,磨破嘴,我也要把它干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征得了扶贫车间、光伏发电、五色草花木等项目用地。同时争取上级资金一百多万元,几个月时间,这些项目全部上马。建成的光伏发电项目,发电后直接并入国家大网,然后再通过财政返还给村里的贫困户。该村党支部外联的花木景观造型业务,销售到多个城市的广场,办公,游园等场所,而且新客户源源不断。

“过去是泥腿子,现在是农民艺术家”
记者在该村的道路上走街串巷,每每见到一些村民们,都能从他们的面部表情感到那种幸福得意的春光。

村民白长江滔滔不绝的告诉记者:“以前俺村每逢下雨,污水横流,臭气冲天。这几年俺村大变样,挖了五千多米下水道,修了水泥路包括村内街道、田间地头、滩区道路共四千多米,路沿石、绿化带、银杏树、临街墙面全部美化。俺一出家门就感到心情好。”村民白庆山看到中经联播的女记者在拍照,赶忙跑过来告诉记者:“你们一定要去俺村的文化广场拍个照片啊,那是俺村跳广场舞的地方。

你别看俺们这些泥腿子,现在可以说是农民艺术家啦!龚书记带领俺村的舞蹈团去参加陈桥镇举办的广场舞大赛,妇女队员激情奔放,腰姿曼舞,活力四射。获得了三等奖哩!要是在过去没脱贫的时候,想都不感想啊!”
在记者问起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的时候,龚庆枝深思熟虑的说:“现在国家出台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跟上形势,快速融入国家大战略格局,目前我们村正在规划扩大金银花种植规模,还要加快扩大果树种植面积和品种,走出一条具有本村特色的多策并举的富民强村之路。”
记者相信,不久的将来,新农村将是一个街道美、树成林、果飘香、景如画、村有实力人有钱的新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