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 7月5日河南封丘讯(武天国 通讯员宋建宏 李向威)“中经联播的记者们啊!不知你们信不信,俺青堆村716户村民,500多户都住上了小洋楼!你来俺村转转,看看俺村的大姑娘、小媳妇,穿的戴的有多时尚!一点也不比你们城里人差!”
7月5日,中经联播法治中国频道的记者驱车来到封丘县留光乡青堆村采访。一下车就有一群村民围上来,七嘴八舌的给记者当起了“解说员”。


青堆村是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青堆遗址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渊源。我国广泛流传的美丽又凄惨的爱情故事“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就起源于这里。记者在村头看见了公元16世纪封丘知县所立下的息氏墓碑,见证着韩凭及妻子息氏在此殉情的爱情故事。封丘县也因此享有“爱情圣地,相思之乡”的美誉。村支书支好学一边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该村这一闻名于世的爱情传说,一边指着在树莓产业园采摘树莓的村民们,说:“你们看,今年俺村的树莓又是个大丰收年景!”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青堆村党支部在发展经济的实践中,紧跟国家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战略步伐,以名优水果树莓的种植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开展。

该村于2002年就从国家林业研究所引进名优水果红树梅和黑树梅,并以此为起点于2005年7月,注册成立了封丘县青堆树莓合作社。这是封丘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也是国家级农民合作示范组织。树莓号称第三代水果之王,具有丰富的营养和较高的药用价值,国际国内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优越,该村种植的树莓产量高、品质好、成熟早,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市场发展要求,先后又成立了河南津思味农业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和津思味股份有限公司,逐步形成合作社+公司+农户+基地的产业化模式,向社员提供树莓苗,统一技术服务,对入社农户的树莓果,合作社将按合同价格收购,并视市场售价进行二次分配,由于运作模式对农户非常有利,树莓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000亩。树莓亩均产值6000多元。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与之配套的养殖业和运输业及工业企业也蓬勃发展,该村有规模养殖户30多户,运输户47户,有规模的企业4家,村经济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喜人局面。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青堆村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在穿着打扮上,该村群众早已告别传统农民形象,代之而起的是五彩缤纷的现代时装,穿出了个性,穿出了风采。餐桌上,窝窝头、咸菜早已淡出,禽蛋鱼肉和时鲜果蔬成了主角,有了喜庆事去餐馆就餐渐成时尚,健康饮食也成为很多群众的追求。住房宽敞成为青堆村的一大亮点,‘富不富,先看住’这是农村人的重要指标。该村716户村民,有小洋楼房的就有500多家,人均住房面积达50多平方米,新颖别致、修饰漂亮的小洋楼点亮富裕的青堆村容。冰箱、空调、手机等这些原来的不可企及的高档消费品也早已成了村民们的标配。富裕了的农民对交通工具也有了较高的要求,几乎家家都拥有了自己的小汽车。农闲之时,村民们少不了开着车出来兜一圈。生活水平的提高带来了群众对健康的重视,青堆村的很多群众都有了定期体检的习惯,连感冒、发热等小病都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对子女的教育也越来越被提到重要位置,有些家长还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就读。从该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每年都以成倍级数递增。生活的宽裕让青堆村群众充分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双丰收’!是青堆村颇有实力的写照。村文化广场为群众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村里的舞蹈队、腰鼓队、盘鼓队既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又起到了锻炼身体、沟通交流的作用。村干部经常在广播里教育村民尊老爱幼,和睦邻里,宣传村里的好人好事,讲解“好公婆”、“好媳妇”、“五好家庭”标准,计划在年底分别评出以上先进典型,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大力倡导文明健康的农村新风尚。青堆村出现了“四少”现象,即:打架斗殴少、打牌赌博少、婆媳矛盾少、邻里纠纷少。村里还组织了红白理事会,改变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倡导厚养薄葬、崇尚节约的文明新风,得到了绝大多数村民的拥护和支持。

在村支书支好学的带领下,记者漫步在村里平坦宽阔的街道上。‘要想富,先修路’。该村的各条街道都连通着周边的交通要道。记者看着一辆辆三轮车、奔马车、拖拉机装满红得发紫的树莓,驶出青堆村,运往周边城市,一车车用辛勤汗水收获的果实,将换来一沓沓钞票,为村民们实现未来的幸福梦想插上助飞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