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角镜

不服“暑”| 厦门市城市执法局用心用情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中经联播讯(金向友 庄秋风 通讯员陈梦璇 杨佳彬)战高温,守安全。白露清风送走了夏日的炙烤,厦门市执法局用心用情地防暑降温慰问工作也画上完美的句号。这个夏天,厦门市执法局高度重视干部职工身体健康,积极采取户外高温天气劳动保护措施并开展防暑降温慰问工作,为高温下坚守岗位的职工送去清凉,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防暑降温 向一线“送清凉”

防暑降温工作启动以来,厦门市执法局持续组织开展“夏送清凉”防暑降温慰问活动。局领导结合安全生产督导工作,根据挂钩片区,到各区城管局、市事务中心开展慰问,将省住建厅工会、市总工会的关心关怀送到基层一线。

图片16.png

局工会采购防暑降温药包、菊花茶等,到火车站南广场工会爱心驿站和白鹭洲公园等户外执勤点开展“夏送清凉”活动,累计慰问90余人。

图片17.jpeg

宣传教育 让大脑“提提神”

厦门市执法局还积极开展防暑降温安全教育宣传,向一线人员普及防暑降温和中暑急救知识,进一步增强全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图片18.png

改善条件 为健康“补一剂”

入夏前,局办公室提前筹划,清洗消毒办公楼空调,及时调试维修确保空调设备的正常使用;采购一批凉水杯、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物资,配齐更新各类防暑降温药品。高温天气期间,食堂每日供应清凉绿豆汤、银耳汤、防暑降温茶等解暑清凉饮品。

图片19.png

高温下城市安全有序运行的背后,离不开每一名基层工作者的坚守与付出,接下来,市执法局将持续为坚守岗位的劳动者撑起“爱心”伞,真正把关怀送进职工心中。

【责任编辑:刘莎莎】

算命话术布陷阱 开光法器“割韭菜”- 玄学消费灰色产业链调查

688元“包你有桃花”、共振水晶球提升能量、“雷击木”驱邪镇煞……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借助玄学来寻求答案、缓解焦虑,形成一股玄学消费浪潮。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玄学相关行业鱼龙混杂、缺乏明确规范与有效监管,不少披着玄学外衣的经营活动游走在灰色地带,甚至涉嫌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经历感情挫折的黄女士在社交平台结识了一位自称“道教上清派传人”的“玄学大师”。“大师”声称可帮助修复情感关

民政部紧急提示!警惕“银龄行动”成诈骗新幌子

近期有机构或个人假借“银龄行动”名义开展商业活动牟利。明确强调,“银龄行动”是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志愿服务活动,遵循自愿、无偿、平等、诚信、合法的原则。志愿行动被歪曲,官方紧急澄清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将目标锁定在老年人群体,假借“银龄行动”这一公益性品牌进行商业诈骗活动。这一现象引

假院士假参事背后的头衔生意:光环变现的灰色产业链

蓝色大屏上闪耀着“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的头衔,他向台下敬了一个标准军礼,开始讲述中医药与酒的结合战略。观众席里,大爷大妈们摇着扇子,哈欠连连。2025年8月,一场精心编织的身份骗局被层层剥开。自称“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阮少平与假冒“国务院参事”的余鹏翔相继被权威部门证伪——前者从未出现在中科院院士名单,后者在国务院参事室官网查无此人。讽刺的是,两人曾频繁出入中小学、商业峰会甚至政府活动

临沂“天价罚单”事件反转,5名市场监管人员被停职

一份塞进门缝的45万元罚单,一场两个多月的维权拉锯,最终以执法者被停职收场。2025年7月15日,山东临沂市联合调查组发布通报,认定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饭店发布菜品视频被罚45万元”事件中执法不当,对该行政执法行为予以撤销,并对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时任党组书记齐某进等五名相关工作人员作出停职处理。这起事件源于今年2月,临沂市兰山区一家餐馆经营者张女士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

衡阳人大原副主任段志刚涉嫌违纪违法被查 退休半年即落马

4月7日,湖南省纪委监委发布重磅通报:湖南省衡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段志刚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此消息距其2024年底以"市人大常委会老干部"身份公开露面不足半年,再次释放出正风肃纪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中国海监8027船海上应急抢修 彰显厦门海上“排头兵”实力

“报告船长,发电机故障!”急促的声音打破了船上的平静。近日,24小时屯兵在海上的中国海监8027船的右发电机组突发启动故障,这一状况对于正在执行任务的船舶而言,无疑是严峻挑战。但中国海监8027船的船员们没有丝毫慌乱,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心理素质,迅速切换至应急状态,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修行动就此拉开帷幕。轮机长当机立断,带领值班船员一头扎进了闷热嘈杂

鞍山电力:排涝救灾冲锋在前,全力以赴保供电

受台风“格美”影响,辽宁鞍山出现连续性强降水,部分地区内涝情况加剧,国网鞍山供电公司在全市范围内共计巡查检修652基杆塔、125座变电站,加固6基杆塔,维护43条配电线路。截至目前,鞍山地区生产生活用电正常。

贵州少数民族女企业家马艺珈伊“以刑抵债”事件:八年讨债路与法治争议

贵州六盘水市水城区少数民族女企业家马艺珈伊因追讨2.2亿元政府工程款被控“寻衅滋事”,案件历经波折后经贵州省联合调查组核查,最终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起诉告终。这起持续八年的债务纠纷,暴露出地方债务处理、司法公正与企业家权益保护的多重矛盾,引发社会对“以刑抵债”现象的广泛讨论。背景:扶贫工程背后的债务泥潭马艺珈伊,苗族女企业家,2016年起通过其名下两家建筑公司承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