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电讯
从“绘圈”到“娃圈”都“圈钱”
7万元一幅画、50万元一个人偶娃娃……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如此高价格的“定制产品”,已成一些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争相追逐的对象。
10月我国乘用车零售超171万辆 自主品牌份额增至45.6%
日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发布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显示,今年10月,我国乘用车零售量为171.7万辆,同比下降13.9%。今年1-10月零售累计达到1622.7万辆,同比增长8.7%。
央行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 相关贷款利率为1.75%
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教育部答复提案:将着力解决中小学生校服变相强买、价高等问题
近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61号(教育类508号)提案答复的函》,对《关于积极推进“有效监管下的校服市场化”的提案》进行了答复。
号称需要换主板被宰3200元 修手机套路有多深?
号称需要换主板被宰3200元牵出拥有20家门店15家网店的诈骗团伙修手机套路有多深?“小病大修”最难防
多方共同发力期现联动监管 勒住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缰绳
近期,国家发改委、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多措并举,产运需各方共同发力,增加市场供应,期现联动监管,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煤价等行为,坚决抑制过度投机,杜绝资本恶意炒作。

不能让“双十一”营销套路成为“连续剧”
每年的双十一都让不少网友翘首以盼,今年也是如此。然而,一些平台、商家“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套路,不禁让人感慨“复杂规则难坏‘尾款人’”“没点奥数功底都不配过‘双11’了”。
展品、商品、爆品“变身记” - 进博会展商善抓中国消费升级新趋势
从“展品”到“商品”再到“爆品”的变身,时时刻刻在发生;而从展品之变到理念之变,更个性化、更绿色、更注重品质,又折射着中国消费升级的新趋势。


因“双11”练成福尔摩斯?识套路不该是消费者的责任
为了参加“双11”,消费者不仅要弄懂比奥数还复杂的满减、满赠、红包、礼券规则,还得把自己练成福尔摩斯,识破其中的套路。

今年最后两个月蛋价仍将高位运行 鸡蛋价格淡季不淡
近期,鸡蛋价格涨幅较大。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鸡蛋均价为10.69元/公斤,比10月17日的9.57元/公斤上涨了11.7%。

市场监管总局:“双十一”促销禁止“先提价后打折”
切实维护“双十一”期间网络交易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提示》要求,严格规范促销行为。要提高促销行为的公开化和透明度,禁止采取“先提价后打折”、虚构原价、不履行价格承诺等违法方式开展促销。
药品零售连锁化率或达70%,“大鱼吃小鱼”局面加速
到2025年,我国将培育形成5-10家超500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药品零售连锁率要接近70%。
多部门规范“双11”,遇这些情况别客气,投诉!
临近“双11”,多个部门为你的钱包操碎了心,开指导会,提醒消费者、嘱咐商家,从多个方面规范“双11”。快来看看,碰到哪些事可直接投诉,又有哪些情况需自己担责。

全国蔬菜供应总量充足 “两节”前后可为每人每天提供3斤菜
预计未来三个月后也就是“两节”前后,蔬菜供应量能够达到2亿吨,也就是说,可以为每人每天提供3斤菜
近日一些地区出现抢购粮油米面的情况 农业农村部回应
我们国家粮食是产量丰、库存足,即使在去年国内新冠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超市里面的粮食品种也是供应丰富,老百姓家里都是米面无忧,可以说想啥时候买就啥时候买,想买啥就能买到啥,保供稳价的基础十分牢固。
国常会为何此时提“三农”?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局面,新冠肺炎疫情、复杂的国际形势、极端自然灾害等带来诸多挑战,在这种时候,农业稳定社会经济的‘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
农业农村部:不少地区绿叶菜价格开始明显回落
北方地区多晴好天气,蔬菜生产已基本恢复正常,采收上市量会陆续增加,近日全国总体菜价的涨幅已经收窄,不少地区菠菜、生菜等绿叶菜价格开始明显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