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专家建言数字化转型新趋势 新平台将让“增长”变简单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呈现出两大趋势。”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说,伴随架构细分、数据创新等,将涌现出一批“专精特新”的创业企业。
中国致力“跨界协同”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碳中和”背景下,“跨界协同”正在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在此间举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融合”“协同”成为与会嘉宾关注的“热词”。

以政企用户办公痛点为靶向 新商用PC破土而出
对于政企客户来讲,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采购商用PC的重要考量因素。在万物互联的5G时代,连网终端的数量剧增,网络漏洞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确保网络和信息安全显得至关重要
侯军呈:探路中国美妆“扬帆出海”
他当起了中国美妆小镇的“店小二”,怀揣着一颗赤诚之心,与政府联动共同致力建设一个全新的、世界级的中国化妆品产业集聚地,推动中国美妆“角逐”世界舞台

首届数字保险金融峰会在厦举办 力推数字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关官员、专家学者、领军企业家、新锐企业高管以及金融从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数字金融产业化与合作模式,力推地方数字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济观察:走向碳中和,中国火电如何转型?
与欧美等早期工业化国家的能源转型之路(从煤炭到石油、天然气再到可再生能源)不同,迫于时间和现状的约束,要实现2060年碳中和目标,中国必须走一条完全创新的道路。


一汽丰田强化产品布局 满足中国用户消费升级和多元化需求
将加快“品牌向上”的步伐,并通过TNGA架构强化战略、皇冠品牌焕新战略和新能源战略,进一步强化产品布局,满足中国用户消费升级和更多元化的需求。
“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发展?官产学研建言献策
中新网太原9月4日电(高雨晴)“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如何发展?4日,在山西太原举行的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碳中和愿景下能源转型分论坛”上,来自全国能源领域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能源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索“双碳”目标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路径。
变资源输出为能源输出 中南院参与总承包的国家能源重点项目投产
8月31日下午15时18分,中国能建规划设计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参与总承包的盂县电厂2×100万千瓦发电项目2号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标志着该项目顺利实现双投,并正式进入商业运行。

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3个月
我国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3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9.1个月,未来要以国家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导向,更好推进专利审查工作提质增效。
巩立姣:我曾以为自己没有“金牌命”
巩立姣披着国旗在东京新国立竞技场里呐喊奔跑,就像17年前在电视里看到的刘翔夺冠后的那样,虽然现场没有观众,但她能感受到过去五年笼罩在自己头顶的乌云正在慢慢散去。
探访马钢“最强大脑”:工人坐在办公室就把铁给炼了?
数十名工作人员坐在一块巨型显示屏前,认真盯着屏上跳跃着的实时数据。在这里,他们能实时监管到全公司的情况,实现通过一个屏管理整个公司。

经费管理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7方面提出25条举措,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管理自主权,进一步为科技创新“减负松绑”。
机械工业“半年报”成绩亮眼 增加值同比增长22.3%
得益于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与宏观政策效应的持续释放,上半年机械工业市场需求逐步恢复、运行环境不断改善,外贸出口情况好于预期,行业生产保持平稳的趋势愈发明朗

百岁医者辛育龄:一生为人民攀登医学高峰
在战火中同白求恩并肩战斗救治伤员,50年完成1.5万多例胸外科手术,为寻找针刺麻醉最佳穴位不惜在自己身上扎针试验……“七一勋章”获得者辛育龄的百岁人生充满传奇。
“七一勋章”获得者陆元九:把一生精力献给祖国航天事业
生于1920年的他,是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元九。
郭金海:守护水下先锋艇的“神经网络”
在那么大的压力下,就是一颗螺丝钉崩出来,都跟子弹出膛一样,打到哪儿都得留个洞,能不害怕吗?可我们干潜艇的,就得敢闯深海大洋,就得敢跟死神“掰手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