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资讯

网红“猫娘”被捕 涉嫌售假案已移送检察机关

10月15日,网红“猫娘”被捕的消息在网上成为热点。在此之前,因为声称可以低价拿到各大品牌产品,“猫娘”一度备受推崇。鼎盛时期,其在社交网站上的粉丝量一度达到63万,每次“上新”,都有一大群粉丝等着抢购。

《电子商务法》即将实施 海外代购将何去何从

随着代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海外消费品走进寻常百姓家,带出一个万亿级市场。但今年“十一”长假期间,上海浦东机场加大了对游客海外购物的检查力度,一些代购因未主动申报被加收关税,一度引发代购圈恐慌。

个人信息要多加几道保护锁

网络时代,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状况如何?谁是个人信息泄露的幕后“黑手”?护航个人信息安全,政府和企业需要再做些什么?

侵权假冒“换代”“升级”须全链条精确打击

一些消费者也许难以相信,自己远赴国外买来的“路易威登”“古驰”“香奈儿”等品牌服装和箱包,可能是假冒商品;即使在外国的网店购买外国商品,买到的也照样有可能是冒牌货……

影视行业自查自纠明星年底前补缴税款可免予处罚

从明天开始,各地税务机关将通知本地区影视制作公司、经纪公司、演艺公司、明星工作室等影视行业企业和高收入影视从业人员,对在2018年12月底前认真自查自纠、主动补缴税款的,免予行政处罚,不予罚款。

公租房违规转租为何屡禁不止

一个月内,已连续曝出两起公租房违规转租事件。在大批公租房建成投向保障房家庭的同时,为何会出现个别租户违规转租?

虚假诉讼罪如何认定、如何定罪量刑?最高法回应

中新网9月27日电,日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解释》对刑法规定的虚假诉讼犯罪行为是如何界定的?对虚假诉讼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又是如何规定的?又如何确定虚假诉讼刑事案件的地域管辖?对于社会关注的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负责人一一作了回应。

什么是“网络成瘾”?权威判定标准来了

什么样的行为是网络成瘾?网络成瘾与一般网络使用的区别在哪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日前发布《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及其诊断标准进行了明确界定。

报告显示:老年人等四类人群最易受金融诈骗

蚂蚁金服昨天宣布升级支付宝“天下无贼”计划,除了延续13年前成立的“被盗全赔”举措,还将新增两项内容:针对消费者金融安全教育的“扫雷行动”,以及协助监管机构、警方打击互联网犯罪的“天朗行动”。

一些网店打擦边球销售处方药 部分商家称可代开处方

近日,部分电商平台线上售卖处方药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违者将处以销售药品货值金额2倍以下的罚款,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加强国庆期间市场价格监管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下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强国庆期间市场价格监管,包括房地产企业、中介公司及住房租赁企业串通房租价格、囤积出租房源、捏造炒作虚假信息哄抬房租、以捆绑服务方式乱收费、发布误导性价格信息、不明码标价等行为。

如何兼顾大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公安机关侦破侵犯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涉及银行、工商、电信等诸多行业,用户信息泄露呈现渠道多、窃取违法行为成本低、追查难度大等特点,因用户信息泄露引发的“精准诈骗”案件增多,给人民群众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数字货币交易所再现被盗安全问题成隐患

又一家数字货币交易所遭到黑客攻击,出现货币被盗情况。日本数字货币交易所Zaif日前遭黑客攻击。据CoinMarketCap数据显示,目前Zaif交易所日成交量在全球排名第84位,是一家规模较小的交易所。

自媒体保险营销乱象频现消费者应重视销售留痕

近日,上海保监局对外披露,近期在组织保险机构开展自媒体保险营销宣传行为风险排查中,发现存在部分营销人员为博眼球,利用个人微博、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发布宣传保险产品不当信息的情形。

网络文学专项整治:封堵关闭网站及账号四千余个

各地积极组织对辖区涉及开展网络文学业务的网站、移动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全面排查和多轮次检查,重点整治网络文学作品导向不正确及内容低俗、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侵权盗版三大问题。

女大学生求职陷培训贷上班半年未获高薪反欠2万

今年23岁的南京某高职学生黄丽(化名)刚毕业,就遭遇了“惨痛教训”——原以为在网上找到了一份高薪的工作,没想到却陷入了连环的套路,在公司参加半年的培训后,不仅没有获得这家公司之前承诺的高薪工作,反而让她背上了两万元的培训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