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脑

郭新生: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三基”韬略

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与基业长青,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核心命题。在土地财政向股权财政蝶变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资源集聚与产业培育的“基地”,上市公司作为经济增长与创新驱动的“基石”,创新基金作为资本运作与资源整合的“基金”,三者共同构成地方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通过构建“基地承载、基石锚定、基金赋能”的协同机制,提升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创新维度,激活区域发展动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提升与经济可持续增长。


把产业园区作为兴业基地


产业园区通过空间规划与政策引导,形成特定产业的集聚发展态势。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其聚焦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完善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招商政策和专业的服务体系,吸引了信达生物、纳微科技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集聚效应不仅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还促进了技术交流与知识共享,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

产业园区通过建设公共研发平台、孵化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构建起良好的创新生态。上海张江科学城打造了多个国家级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提供研发设备共享、技术咨询和成果转化等服务。同时,园区内举办的创新创业大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

现代化产业园区注重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发展,通过配套建设商业设施、教育医疗资源和生态景观,实现“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在发展金融科技产业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形成了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把上市公司作为创新基石


上市公司凭借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成为产业升级的主导力量。作为地方经济龙头企业和链主单位,上市公司可以成为地方产业兴盛的锚定物。中山市的明阳智能在风电领域持续创新,研发出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装备,不仅提升了自身竞争力,还带动了当地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上市公司通常具备较强的研发投入能力和创新意识,是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康方生物在中山火炬开发区设立研发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开展创新药物研发,成功推出多款全球首创的双抗药物。这种创新成果不仅提升了企业自身价值,还为同行业企业树立了标杆,带动区域创新水平提升。

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战略合作等方式,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实现规模扩张与协同发展。美的集团通过一系列并购活动,整合全球研发、生产和销售资源,成为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也带动了佛山及周边地区家电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宁德时代和贵州茅台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顶梁柱和奠基石。


撬动创新的杠杆是上市公司优化基金


上市公司创新优化基金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模式,能够将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政府以少量财政资金作为引导,吸引银行、保险、私募基金等社会资本参与,实现资本的数倍放大。合肥市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政府出资撬动社会资本,成功支持京东方、蔚来汽车等重大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形成。

上市公司创新基金聚焦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技术领域,通过专业化的投资决策,将资金投向具有高成长性和创新潜力的企业和项目。上市公司优化基金可以支持上市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吸收新进技术,促进海外发展,加速并购优化进程,提升产品竞争力,吸引创新资本支持,实现高速度和高质量发展。

创新基金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资源整合和增值服务,帮助企业对接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深圳天使母基金通过“基金+孵化器+加速器”的模式,为初创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推动形成创新生态系统,促进企业间的协同发展与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


“三基”协同问鼎基业长青


产业园区为上市公司提供发展空间与配套服务,上市公司则带动园区产业升级。中山火炬开发区通过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吸引康方生物、明阳智能等上市公司入驻,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扩张,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

创新基金通过投资上市公司及其产业链企业,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上市公司的发展壮大也为基金带来投资回报,实现资本的良性循环。合肥政府通过产业投资基金支持蔚来汽车发展,企业成功上市后基金实现退出收益,回笼资金用于支持新的产业项目。

创新基金通过投资园区内的企业和项目,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生态构建。基金管理人利用自身资源网络,为园区引入优质企业和项目,同时帮助园区企业对接技术、人才和市场资源,促进园区创新发展。苏州工业园区通过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吸引了大量生物医药企业入驻,推动园区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实施以产业园区基地为空间载体、上市公司基石为核心引擎、创新基金为杠杆工具的“三基”战略,可实现地方经济的创新发展与基业长青。在实践中,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强化协同发展机制,加强风险防控与监管,为“三基”战略的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实现长期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郭新生,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特邀评论员,《解码经济》作者,新生经济学导师】





【责任编辑:刘莎莎】

郭大成:从云计算到星计算的宇观经济学实践演进

在数字经济向宇宙尺度拓展的进程中,算力部署形态的迭代深刻重塑着经济运行的空间逻辑与资源配置规则。云计算以集中式资源池化模式完成了地面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重构,而星计算通过将算力部署延伸至近地轨道乃至深空,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不仅实现了技术范式的跨越,更催生了宇观经济学的实践探索。这种以太空为新维度、以全域算力协同为核心的经济形态,正在突破地球局限的资源约束,重构全球生产要素流动格局,成为数字经济

数字人民币的全球化新征程:以香港为支点构建强货币生态体系

从“技术赋能”到“制度优势”的跨境金融革命。货币形态革命与全球金融格局重塑货币的形态,从贝壳、铜钱、元宝,到纸币、移动支付,其每一次演进都绝非简单的形态变化,而是深刻重塑社会经济活动与产业生态的底层力量。今天,我们正站在第四次货币形态革命的潮头:法定数字货币。作为这场革命的引领者,中国的数字人民币(e-CNY)绝非纸质货币的简单数字化,其与场景产业的深度融合与产品应用创新,正在悄

数字人民币定价货权与物流:构建金融结算新体系的全球战略布局

全球数字金融竞争格局正在重塑,中国选择的是一条以国家主权信用为基石、以实体经济为导向的独特路径。在全球资本于虚拟的RWA(现实世界资产)与私营稳定币中狂欢之时,中国正悄然落子于一个更为宏大的棋盘。这并非拒绝创新,而是由国家意志主导的一场金融基础设施的升维革命。其核心路径,已从审慎的“防御”转向了前瞻性的“建构”——通过锚定数字人民币的法定地位,深度融合贸易实体+物流枢纽,打造一套

数字人民币全球化征程:构建未来金融新秩序的"中国方案"与战略纵深

全球金融体系正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升级,更是一场关乎未来全球金融秩序构建权的战略角逐。它沿着“区域合作-生态构建-标准输出”的路径稳步推进,其最终目标,是使人民币成为兼具支付便利性与资产吸引力的全球核心货币。货币的形态,始终与时代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同频共振。当全球经济步入深度数字化时代,作为货币演进的最新形态,央行数字货币(CBDC)

如何构建支撑千万级PB数据的脑机接口超大型数据库

本项目拟建设一个跨地域、超大规模、智能融合的千万级PB数据库系统,旨在为沿线国家提供统一、开放、安全的数据基础设施,支撑人工智能训练、脑机接口研究、区块链应用与Web3.0生态构建,推动数字治理、科技研发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构建法币信用与货权信用双支撑的数字金融新范式,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重塑稳定币信任基石

解析3e-DCEP+FT账户+SDRC模式创新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并规避脱锚风险。从"算法信任危机"到"法律-算法共同体"算法定义的规则与法律承载的责任,正在数字金融前沿走向深度的融合,这或许是稳定币未来的真正方向。USDe稳定币在2025年10月的脱锚事件引发了一场“算法信任危机”,单日暴跌34%,导致全球加密市场近190亿美元爆仓。

从美元霸权到新产能锚:论中国创新发展模式的价值重构与全球意义

美元体系的运行逻辑与历史性困境美元作为全球核心货币,构建了以美国国债为信用背书的债务型体系。其霸权依赖三个支柱:石油美元结算机制、全球产能锚定和军事-金融复合体。通过周期性加息降息,美国完成对全球财富的“收割循环”——美元贬值稀释债务,升值吸引资本回流,从而控制资源流向。然而,这一体系的根本前提是美元必须锚定全球核心产能。过去三十年,中国通过制造业升级重塑全球供应链:从“旧三

如何构建万亿级脑机接口未来产业集群 - 长三角脑机接口科技城规划方案

构建一个以脑机接口(BCI)技术为核心,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转化、临床应用和人才培养的全链条、跨区域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项目将借鉴G60科创走廊的成功模式,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整合长三角地区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生物医药和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优势资源,打造一个世界级的脑机接口创新策源地和产业集群

数字人民币的金融创新价值与未来展望

构建宏观进阶与微观定向场景贸易金融产业生态集成协同运营服务的新货币生态。随着数字人民币(e-CNY)试点范围的持续扩大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化,其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正在重塑中国货币体系的未来格局。穆长春所长所提出的发展路径,不仅关乎技术演进与制度优化,更代表了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范式——通过宏观与微观层面的协同发展,数字人民币正逐步展现出其作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的深远价值,并为全球数字货币实践提供“中国方案”。

突破与重构:论“3e-DCEP+FT账户+SDRC特别提货权”跨境数字金融结算科技模式的创新价值与战略意义

在全球金融格局深度演变与数字技术革命交叠的时代背景下,国际结算体系长期存在的美元依赖、效率瓶颈与地缘政治风险问题日益凸显。本人所主持的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团队开发的【3e:DCEP+FT账户+SDRC特别提货权】中国数字注册货票金融产品工具系统及其双轨结算场景应用模式,正是一项直面这些核心痛点、旨在破旧立新的系统性金融工程解决方案。它不仅是一次技术应用的创新,更

“人工智能+”掀起价值体系革命 | 吴子敬:从劳动为纲到思想为王

当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的泥板上发现人类最早的文字时,他们意识到,那不仅是符号的诞生,更是“文明锚点”的建立——人类从此得以突破口语的时空限制,将经验转化为可传承的知识。今天,当人工智能(AI)以每秒亿亿次的算力解析人类文明的全部典籍,以生成式智能重构知识的生产逻辑,以自主进化能力突破“工具”的本质边界时,我们正在见证一场比文字发明、蒸汽机诞生更为深刻的变革:这不是技术的迭代,而是文明价值体

破局美元霸权:中国多层次战略与“数字特别提货权DCEP/SDRC”场景金融应用创新崛起

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层矛盾,源于一种结构性不公:美元霸权。它远不止是货币的主导地位,更是一种美国得以向全球转嫁国内政策成本、获取超额收益并行使“嚣张特权”的地缘政治权力。其三大支柱——政策自主性丧失(他国货币政策被迫跟随美联储)、嚣张特权(无限度制裁与长臂管辖)与汇率风险(全球资产承受美元波动),共同构筑了当今国际金融秩序的核心困境。面对这一格局,中国的应对策略绝非单一维度的对抗,而是展现出

跨境融资革命:香港稳定币+宁波港跨境数字人民币金融结算枢纽重塑中小企业出海之路

当浙江一家光伏企业通过香港RWA平台,用美元稳定币代币化电站资产,72小时内获得中东主权基金2000万美元注资时,一场跨境金融革命已悄然降临。香港的稳定币政策与RWA沙盒,正联手宁波创新的“3e跨境贸易金融数字结算科技枢纽”,构建起一条贯通全球资本与内地中小企业的“数字金融丝绸之路”。一、香港稳定币沙盒:打开中小企业全球融资新通道香港金管局的RWA沙盒以四大试验田精准对接企业痛点: 绿色

中美数字货币博弈:战略差异与未来竞争格局演绎趋势

在全球数字金融转型的关键期,中美两国在数字货币领域的发展路径呈现出明显的战略分化。现通过系统分析两国发展现状、核心竞争维度和特朗普政府政策转向的影响,揭示数字货币博弈背后的深层地缘政治逻辑,并为中国央行层面构建数字金融竞争优势提供战略建议。一、中美数字货币发展路径比较1.中国模式:央行主导的法定数字货币体系制度特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央行掌握核心发行权技术优势:e-CNY

探路全球数字贸易新引擎:数字人民币重塑跨境结算新版图

在百年变局与中美贸易关税战交织的当下,全球贸易格局深度重塑,金融科技正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变量。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值此关键时期,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管理与结算科技有限公司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创新构建跨境数字人民币结算科技综合服务体系,为人民币国际化与贸易高质量发展打造了可

稳定币:效率与安全的“走钢丝”,如何成为数字经济的真基石?

加密世界波涛汹涌,比特币动辄腰斩,投资者晕头转向。这时,稳定币如一座数字孤岛,凭借“1美元=1稳定币”的锚定承诺,成为加密资产中的避风港。但这座孤岛是否真的坚不可摧?稳定币的崛起,既是金融科技浪潮下技术创新的必然产物,也是全球支付体系与资产数字化转型需求的真实映照。作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稳定属性深度融合的产物,它以智能合约为骨架、锚定机制为核心,在解决加密资产价格波动难题的同时,也为跨

人民币稳定币:数字时代撬动全球货币格局的“双轨”创新

当下全球跨境贸易结算依然面临效率瓶颈与信任成本高企,传统体系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深化拓展的庞大需求。在数字浪潮席卷全球金融体系的今天,中国正以极具战略眼光的创新工具组合,为人民币国际化开辟全新路径。这一战略的核心在于构建一个多层次、互补协同的数字货币体系,通过“境内e-CNY+离岸稳定币+全球币”的立体架构,在未来的全球稳定币格局中争取

2025全球稳定币博弈:美元扩张、人民币主权反击与香港破局

稳定币市场在2025年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其规模已突破2500亿美元,年交易额高达7.3万亿美元,甚至超越Visa和万事达卡交易总和。这一曾被视为边缘创新的金融工具,正在重构全球资金流动的底层逻辑。当Solana区块链上的稳定币转账费用降至0.00025美元,到账时间从传统跨境支付的5天缩短至几分钟时,一场静默的金融革命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这场革命触及主权货币核心利益,引发各国监管围堵与技

郭新生:宇宙经济脑的大成智慧

当钱学森在病榻上摩挲着那本泛黄的《工程控制论》时,这位"中国航天之父"的目光或许早已穿透了大气层。他毕生探索的"大成智慧",不仅是一种融合科学与人文的思维范式,更像是为中华民族埋下的一颗文明种子

南沙金融30条破局:DCEP+SDRC双轨结算重构全球贸易新秩序

当关税壁垒与美元结算成为国际贸易的“双绞索”,一种基于数字人民币的四方易货系统,正在广州南沙悄然重构全球贸易规则。在“南沙金融30条”的政策东风下,广州新型易货贸易跨境数字金融结算平台以“白名单机制+四方架构+DCEP/SDRC+FT帐户结算”的创新模式横空出世。这一系统不仅破解了传统跨境贸易的深层梗阻,更成为南沙打造“面向世界的金融开放枢纽”的关键支点。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