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西总统卢拉(资料图)
中经联播综合(宣一飞 李小刚 史亮)一纸关税令,两杯苦咖啡,巴西种植户与美国消费者的早餐桌,同时被推上全球贸易博弈的前线。
今日零时,美国对巴西输美商品加征的10%“对等关税”正式生效。而就在昨天8月6日,美国针对巴西的40%“专案关税”已率先实施。两项关税叠加,使得约35.9%的巴西输美商品面临50%的惩罚性税率。
最受冲击的是巴西生咖啡豆等农产品。这类产品此前享受0%最惠国待遇关税,如今一夜之间被加上50%的税负。 巴西副总统阿尔克明警告:“美国不生产咖啡,最终承担成本的将是美国消费者”,这是双输的局面。
刀法精准:关税生效与豁免名单
此次关税行动由两道行政令组成:特朗普于7月30日签署的40%附加关税令,以及7月31日追加的10%“对等关税”。
二者叠加,形成50%的复合税率,但覆盖范围并非全部巴西输美商品。根据巴西政府测算,约35.9%的输美商品承受全部50%税率,另有19.5%的商品适用25%-50%之间的其他税率。
白宫同时公布了一份豁免清单,涵盖694个品类的巴西商品。这些产品仅需缴纳10%“对等关税”,免于40%的额外惩罚。
豁免范围包括:民用飞机及零部件、石油及燃料、矿石与肥料、纸浆与木浆,以及橙汁、坚果等农产品,约占巴西对美出口总额的44.6%。
战略豁免保护了美国自身产业利益。如巴西航空工业公司(Embraer)的飞机零部件被排除在高关税名单外,其股价在关税细则公布后单日飙升超过10%。
政治博弈:司法争端引爆贸易战
美国政府将此次关税行动包装为对巴西“政治迫害”的反制。白宫声明中明确指向巴西最高法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审判,称其涉嫌“违反言论自由”。
在关税令签署前夕,美国已援引《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主审博索纳罗案的巴西法官莫赖斯,冻结其资产并禁止入境。
巴西总统卢拉作出强硬回应,谴责美方做法“完全出于政治动机,将破坏两国关系”,强调“巴西不会在主权问题上让步”。
巴西财政部长哈达德则从经济角度反击,指出高关税将“抬高美国人早餐成本”,并宣布巴西正研究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司法途径挑战美国决定。
经济冲击:从GDP影响到产业转移
尽管50%的税率惊人,但实际经济影响较最初预期温和。投资机构最新评估显示,巴西GDP增长率可能因此损失0.15至0.2个百分点。
巴西政府正制定应急计划,重点支持受影响产业保障就业和生产,包括金融、信贷和税收措施。 阿尔克明副总统透露,被美国拒之门外的商品将转向国内市场,可能有助于缓解巴西通胀压力。
地域影响呈现明显差异:
巴西东北部:水果、鱼类和鞋类面临重创
中西部:咖啡和肉类出口竞争力受损
南部和东南部:高附加值产品因获得豁免而相对安全
市场反应:雷亚尔逆势走强的背后
关税细则公布后,巴西市场反而出现回暖迹象。Ibovespa指数上涨近1%,雷亚尔兑美元汇率从5.60升值至5.49。
这一反常现象背后有两大支撑:巴西央行及时干预,以及中国等金砖国家的合作承诺。
巴西总统顾问阿莫林指出关键转变:“特朗普没有朋友,只有愿望”。当50%关税倒逼巴西将咖啡、飞机零件转向金砖伙伴时,“美国南部州失业率或将替白宫买单”。
随着豁免清单上的巴西飞机与橙汁继续流入美国市场,而被课以重税的咖啡豆开始转向中国、印度等金砖伙伴,这场贸易冲突的结局正悄然书写。
巴西财长哈达德直言:“新一轮谈判的起点比预期更好,但距离终点仍然很远。” 而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超市里,咖啡价格牌的数字已在默默爬升——这场以主权为名的较量,最终将由两国民众共同买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