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9月14日北京讯(马正江 魏勇 季壮)海南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运作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将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作为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海南正以“政策落地、硬件升级、产业赋能”三线并进,加速构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开放新格局。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企业抢滩布局新赛道

自《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以来,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从蓝图变为现实。截至2025年7月,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已覆盖全岛,累计货值达104.6亿元,免征关税约8.1亿元;“零关税”货物进口累计241.6亿元,免税46.8亿元。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完成首单进口冷链集装箱零配件保税维修业务,标志着“两头在外”保税维修政策向新领域扩展。和之力(海南)汽车有限公司通过加工增值政策申报,正拓展医疗、警用特种车辆改装业务,瞄准旅游消费需求布局露营车、商务车改装市场。
基础设施硬核支撑,通关效率跃升

全岛封关硬件设施全面就绪:8个“一线”口岸、10个“二线”口岸、64个非设关地综合执法点竣工验收,海关智慧监管平台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线运行。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迎来“领航星”号国际邮轮首航,边检部门通过“全省邮轮管控系统”实现查验流程简化与数据共享,保障旅客“无感通关”。洋浦港外贸航线持续加密,维修、检测等配套需求带动鑫三利集装箱服务公司业务量连年递增,其冷链集装箱零配件维修业务为外籍轮船提供可靠配件支持。
产业升级与民企共振,数字赋能开放型经济
海南举办支持民营企业参与自贸港建设推介会,100余家企业现场签约42个项目,覆盖清洁能源、数字经济、高端商业等领域。新希望集团计划在海南建设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提升全球资金运营效率;宇树科技、亿航智能等新兴企业则聚焦高端制造与智能装备赛道。数字经济领域,《海南省加快构建具有特色和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三年行动方案》提出打造数字经济创新高地,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数实融合”新业态。
封关不是终点,而是开放新起点
海南省委深改办常务副主任关继荣表示,海南将推动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效益,同时争取更多增量政策落地。随着封关运作启动,海南将进一步优化“零关税”商品目录,扩大加工增值政策适用范围,并探索与CPTPP、DEPA等国际规则对接,打造全球投资新热土。目前,全岛封关准备工作已通过全面评估,基础条件完备,实战化操作管理能力持续提升,为区域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从洋浦港的繁忙集装箱到三亚邮轮码头的国际客流,从民营企业的创新签约到数字经济的战略布局,海南正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将自贸港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全力冲刺全岛封关运作的历史性跨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