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9月24日北京讯(宣一飞 钱伟民 李小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外卖平台服务管理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聚焦平台收费透明化、配送员权益保障与“幽灵外卖”治理,天起(24日)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被业内称为外卖行业“新国标”的规范文件,直指当前外卖平台存在的“内卷式竞争”、收费不透明、“幽灵外卖”乱象及配送员权益保障缺失等痛点,旨在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行业规范发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严控平台收费乱象 遏制“裹挟式”竞争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外卖平台应规范收费项目设置,公开透明公示所有收费信息,并实施合规审核机制。针对近期频发的“百亿补贴”“大额神券”等过度竞争行为,文件特别规定:平台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商户参与价格促销,禁止将促销成本转嫁给商户,且促销规则必须公平合理、公开透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专家指出,此举将有效遏制平台通过复杂计费规则“套牢”商户、挤压利润空间的行为,推动行业从“流量争夺”转向“质量竞争”。
强化商户准入与食品安全 破解“幽灵外卖”难题
针对“无证套证”“虚假地址”等“幽灵外卖”乱象,征求意见稿要求平台建立严格准入机制,对商户资质、经营信息进行全流程审核,并配套“接单控制提示”机制——当商户订单量激增至超负荷状态时,平台需主动预警并限制接单,避免“爆单”导致的服务品质下降与食品安全风险。文件还强调,平台应提供技术支持与运营指导,推动商户优化餐品信息展示(如标注分量、制作方法),并鼓励采用“小份餐品”“明厨亮灶”等创新模式,从源头减少餐饮浪费。
配送员权益保障升级 筑牢劳动安全防线
针对配送员群体长期面临的超时劳动、收入不稳定等问题,征求意见稿提出“劳动强度与报酬匹配”原则:平台需合理设置配送员接单时长上限,连续接单超4小时必须触发疲劳提示;单日接单量、同时接单量需科学调控,避免过度劳累引发健康风险。文件还要求平台完善社保缴纳、工伤保障等配套机制,推动配送员从“灵活用工”向“稳定就业”转型。
公众参与通道开启 行业生态重塑在即
此次征求意见将持续至2025年10月24日,公众可通过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互动”栏目、电子邮件或信函(北京市海淀区马甸东路9号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提交意见。全国平台经济治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该标准由美团、饿了么等头部平台全程参与研制,已形成“平台-商户-配送员-消费者”四方协同的规范框架,预计将于2026年正式实施。
业内分析认为,“新国标”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外卖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研究员孙娟娟指出,该标准通过整合食品安全、公平竞争、劳工权益等多维度监管要求,不仅回应了社会对“舌尖安全”“劳动保障”的关切,更通过标准化手段推动行业形成“共生共赢”的生态格局,最终实现消费者、商户、平台与社会的多赢局面。
随着征求意见的推进,外卖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洗牌——那些依赖“补贴战”“数据游戏”的平台将被淘汰,而专注服务品质、社会责任的头部企业将引领行业走向更可持续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