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网约车新政》)11 月 1 日正式开始实施,至今已满10日,各方对此有何反应?小编综合部份媒体的报道,结论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出租车司机:好事
昨日,现代金报记者和一名从业7年多的出租车司机郭师傅聊起最近的生意,他表示“寒冬就快过去了,出租车司机的春天要来了。”郭师傅说,2015年是网约车疯狂补贴的时候,“路边打车的人基本上都是人手一部手机,都在叫网约车,价格低得吓人,出租车每天只能空跑。”现在,生意已经明显好转,特别是晚上及高峰时段,因为网约车价格高,选择打的的开始增多,在路边扬招的人多了。
他认为,网约车新政出台以后,从事网约车的司机会大幅减少。“要有保险,而且要转营运车辆,车价要在12万元以上,这些都是硬条件。”郭师傅说,一辆15万元的私家车开了两年,二手可能还能卖个10万,但一旦变成营运车辆,开个两三年以后如果再变回非营运的话,可能只能卖个3万~4万元,“光这些门槛,很多网约车司机就要打退堂鼓,出租车司机的日子就会好过起来。”

网约车司机:不太好
虽然网约车合法了,但由于《网约车新政》规定,各省市可以“因城施政”。从对驾驶员的要求看,大多数的已公布细则的地区对网约车驾驶员户籍都有限制,北京、上海、天津都要求驾驶员持有本地户口,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部地区要求驾驶员有本地居住证。以北京为例,新政要求“京人京牌”。按照新规定,符合要求的网约车车辆只有少数中高级的B级车。地方新政的出台让刚获得新生的网约车平台从高处跌落到谷底,运营模式受到釜底抽薪的打击。
部分地区的细则中也包括了对网约车价格的要求,杭州、长沙、呼和浩特等地以设定价格下限的形式落实要求,要求价格下限在 12 万到 15 万不等;厦门、青岛、石家庄、合肥等地则以出租车价格为标准,要求网约车价格需要高于出租车价格;洛阳、平顶山、焦作三地甚至明确要求,网约车价格需为出租车价格的 1.2~1.5 倍以上;对网约车排量有要求的城市有 21 个,排量要求从 1.6 L 到 2.0 L 不等。同时,有些地方还要求网约车车龄在两年内。
无论是对车辆排量、价格的“硬件”要求,还是对车牌、司机户籍的“软件”要求,这些对专车车主来说显然都“不太好”。——当然,这可以理解为此举是为了提高网约车行业竞争差异化以及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同时,随着各地方网约车新政的一同落地,部分专车平台的苦日子或许也将开始。

网约车平台:有影响
对于《网约车新政》的下达,北京某优步司机表示,他自己并不是北京户口,车辆也是挂的外地牌照,但他并不是专职做优步司机,只是在空闲时才拉业务,对于新政也早有耳闻,滴滴和优步平台没有下发通知,他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像往常一样拉业务,他表示再等段时间看滴滴和优步怎么处理再决定。
在新政执行的首日,滴滴未做出任何反应。在网约车新政出台到正式执行期间,滴滴依然继续招募新司机,且招募条件仍与往常一样,并未按照新政要求执行,也未因新政一事向平台上的司机做出任何说明,一如既往的进行着。
据了解,在滴滴收购优步后,因平台的补贴明显减少,许多司机收入大不如前。部分司机也因收入低已经退出,也有部分司机只是在空闲时间将跑滴滴作为兼职。如果真的执行网约车新政,滴滴将会流失一大批司机,而滴滴快车也将受到不小影响。
易到用车方面表示:网约车新政给予了行业合法身份地位,也对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易到始终积极倡导依法合规经营,易到正按照新政的要求积极开展资质申请,并对现有业务进行科学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优质的出行服务。——说白了就是现在资质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神州专车的车辆均是本地牌照、B级以上的车辆,大部分都是新车,基本符合各地网约车对车辆的要求。——从这一点来看,神州专车占了上风,但这股风能吹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网约车用户:不划算
他们都在怀念滴滴与优步对干的日子,那会儿有补贴的网络约车才叫一个“划算”。然而,现在网约车平台的快车补贴没了,多家网约车平台近几个月来都有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与出租车相比价格优势已经逐渐缩小,在高峰时段还会出现网约车打车费用大幅超过出租车的情况。
随着《网约车新政》的出台并实施,广大群众再次陷入选择出租车或网约车出行的两难窘境,加大了公众对拥有私家车的期盼度,同时从某种角度加重了城市公共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压力!
显然,从目前各网约车平台对新政的执行情况来看,尽管网约车正式合法,但其严苛的条件将绝大多数运营人员及车辆排除在外,而符合要求的车辆很难满足群众出行市场的巨大需求。

路在何方:加强管理有必要 方便出行是目标
现如今的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并前进的社会,有新事物的诞生就必然会有旧事物的消逝或者被新事物吸纳。想必传统出租车行业,最近几年火热的网约车深受广大市民追捧,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高性价比且便利的出行方式。
一方面是传统意义上的合法出租车行业生意惨淡,另一方面是新生的网约车不具备合法地位但能有效的缓解一定的交通压力并且在给乘客带来低价便利的出行同时,为所在城市减轻一定的就业压力,缓解汽车持有量的增长速度,充分利用闲置车辆创造效益,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政府面对如此针锋相对的两个汽车运输服务行业的商业竞争,怀着对市民利益为中心考虑,希望通过《网约车新政》缓解传统出租行业的生存压力,赋予网约车合法地位,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益。
然而局面自《网约车新政》实施后,从政府、群众、网约车平台、网约车司机、出租车司机这五个元素群体来分析,从原来的一忧、一喜忧参半、三喜的形势转变为一喜、一喜忧参半、三忧的形势。
从目前《网约车新政》的实施初期效果来看,仅仅是赋予了网约车合法地位,维护了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生存地位,但却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其最开始的初衷。至于如何缓解这两大汽车运输服务行业的竞争冲突,极大的为群众切身利益着想,积极落实国家的“全民创业”的号召,希望政府能尽快完善《网约车新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