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宣一飞 李小刚 史亮)财政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四大政策升级,旨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国货“潮品”享出口退税红利
政策首推国内商品退(免)税管理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将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采购老字号产品、文创产品、非遗产品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商品进店销售,可凭出口货物报关单、增值税专用发票等申请退税,退税率按国家统一规定执行。值得注意的是,销售国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免税店总面积的四分之一,且商品需符合国内经营规范,出境时按个人自用物品监管,无需出口检验检疫。
热销商品扩容至32类 新增无人机、宠物食品等
经营品类实现突破性扩容。除原有商品外,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6大类热销消费品,整合形成口岸出境、进境免税店及市内免税店统一品类清单。政策支持企业通过联合采购吸引国际品牌最新商品入驻,加快境外已上市热销商品在我国免税店的上架进度。
审批权限下放省级 布局优化更灵活
审批权限大幅下放。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经营主体变更等审批权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商务、文旅、海关、税务部门执行,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机场仍按原规定办理。经营面积由招标方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需变更时仅需报海关核准。省级部门可结合客流量、旅游业发展等因素,因地制宜开发地域特色主题购物场景。
网订店提全覆盖 购物体验再升级
便利化措施全面创新。口岸出境、进境免税店及市内免税店均支持网上预订服务,旅客可凭有效证件在对应场所提货。特别引入“市内预订-口岸提货”模式——当城市设有口岸进境免税店时,旅客在市内免税店预订的商品可在进境时直接提货,享受口岸进境免税店政策。
政策联动效应显著 消费复苏添动能
财政部将统筹协调政策落地,商务部、文旅部开展国货“潮品”品牌推介,海关总署优化通关监管,税务总局完善退税服务。省级政府作为责任主体,需加强风险防控并持续发挥政策促消费作用。据广州、海口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两地免税店销售货值已超10亿元,国庆假期同比增长超13%,政策升级有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该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施行,原《口岸进境免税店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同时废止,标志着我国免税经济进入“政策+市场”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