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讯 记者刘渐飞 通讯员 沈明进 杨芳]立冬节气一到,以有着“水中人参”美誉的芡实酿造的美酒就更加俏销大江南北!昨日,湖北水之参酒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彬先生介绍,在白酒行业整体不乐观大格局下,该企业产品水之参白酒系列产品产销两旺、异军突起!
专家介绍,该企业酿酒原料与众不同,系芡实。芡实为中药名,别名鸡头米,古称鸿雁头、乃睡莲科植物之种仁。芡实作为名贵高级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材领域,同时它又是一种高档的天然保健食品,药食用源,药膳两佳,性味甘、涩、平,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延缓衰老,防癌抗癌之功效。因广受人们喜爱,故民间将芡实誉之为“水中人参”。

据了解,湖北水之参酒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酿酒、储存、包装、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民营企业。2013年9月始建“惠盛”槽坊,2015年7月成立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人民币,投资总额近5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约2000万元人民币,公司占地面积约5.5万平方米,员工160余人,拥有两条年产1000吨基酒的生产线、一个符合国家GMP标准的全封闭现代化灌装中心和两口能储存1000吨白酒的高标准、专业化地下酒窖。
湖北水之参酒业有限公司首开先河,大胆创新,以珍稀优质的芡实为原料,运用现代小曲白酒酿造工艺,采用“清蒸两次,固态发酵,低温蒸馏,分段摘酒,陶缸窖藏”的生产流程专门生产芡实酒系列产品,公司之名由此而来。
这里的芡实叶大梗状,果实饱满,品质优良。清乾隆年间,四品带刀侍卫王抡元将这里的芡实、野菱献给皇帝品尝,皇帝尝后大加赞赏,此后年年进贡。专家介绍,用芡实酿酒是对酿酒传统原料的重大突破,系国内首创,填补了用水生植物酿酒的空白,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专利(专利号:201510796463.8),其酿造工艺和酒品的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企业获得了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水之参牌芡实酒系一款“革命性”产品,实乃“天生好酒,地造佳酿”。
该公司位于荆江北岸、江汉平原南端的监利县。这里土壤肥沃,是全国水稻生产第一县。三国时,因“地富鱼稻”, 孙权“令官督办”以监盐渔之利。充足的粮食催生了这里悠久的民间酿酒历史,也积淀、形成了这里独特的酿酒工艺。这里大小槽坊酒厂遍布城乡,涌现出了许多酿酒世家和怀揣绝技的酿酒大师。公司所在地是江汉平原南端最大的垦区——监利县人民大垸农场,东濒监利长江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西临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润其南,荆堤枕其北。膏腴之地,钟灵毓秀,水源丰沛,河渠交织,物种繁多,五谷盈野,草木丛茂,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生态优良。荆江河段与长江故道自然演变形成的洲滩、草甸、湿地蕴藏着特有的精灵般微生物和天地灵气,日月精华,以及优质的水质、土质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而古老的酿酒工艺在此世代传承,源远流长。
该公司技术负责人介绍,依托技术和原料优势,将现代高新技术与传统的酿造工艺有机结合,萃取芡实之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酿造风格,高标准构筑严密的食品安全防控监测体系;拥有标准的化学实验室,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对绿色食品从原料供给、仓储、运输、生产、贮存和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质量监控,保证了产品从原料到餐桌的无污染和安全性。目前,该公司已成为“原生态”白酒的领军企业。
水之参牌芡实酒系列酒品精选优质芡实,经发酵和陈酿保留了芡实的多种高级营养成份和微量元素,独特的酿造技术在保持传统白酒口感与风味的同时又兼具了健康内涵,纯天然绿色无污染的水生植物与公司先进的酿造工艺完美结合,造就了水之参芡实酒的“芡香优雅,韵味独特”的产品个性。小酌一杯,可见酒品酒质浓郁纯正,酒体晶莹剔透,酒香绵远悠长,香而不艳,低而不淡,丰满醇厚,甘绵爽洌,柔雅协调,回味悠长。中国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教授、中国首届酿酒大师和品酒大师赖登燡教授在品鉴水之参牌芡实酒品之后,大加赞许:“水之参芡实酒,清亮透明,清香纯正,舒适,水生植物芡实、酒香谐调,酒体醇和,口味爽净,具有本品特有的风格。”
芡实宝贵、原料难得。为此,该公司有关联企业湖北惠盛芡实贸易有限公司作为原料供应后盾。湖北惠盛芡实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一家专门从事芡实种植、收购、加工、销售的企业,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并在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荣获金奖。拥有3万余亩芡实种植面积和6000余平方米的加工车间。
业界人士表示,水之参酒业诞生于我国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白酒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发生结构性变化的非常时期,可谓“生不逢时”。然而,好酒不怕巷子深,真金不怕红炉火。秉承“敬人敬业,创新卓越”的企业精神,坚持“靠品质求生存,以品质求发展,向品质要效益”的企业宗旨,沿着“发现需求,满足消费,创造需求,引领消费”的方向稳步前行,一定能打造成中国健康白酒领先品牌。
根植于绿色健康的高档原料和千百年传承的酿造工艺,湖北水之参酒业有限公司诞生和成长只有五年,但目前百余家经销商遍及黑龙江、辽宁、北京、广东、广西、澳门、海南、陕西、宁夏、上海、江苏和福建等地。
相关知识——
水中人生芡实小知识
芡实植株为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生于蓄水充足,水量正常,水底污泥松软的池沼、湖泊、塘堰、水库、沟渠中,全株多刺,叶浮于水面,圆盾形或盾状心形,叶面多皱折,边缘向上折呈浅盘状,表面绿色,背面紫色,脉上具刺,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剥去硬壳(外种皮)得到种仁,晒干生用或麸炒用,
由古至今,人们对芡实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的溢美之声,不绝于耳,《本草纲目》、《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等古今中医药学经典著作均称芡实为神药!仙药!是上品药材之一。
·时珍曰:“久服,轻身不饥,耐老神仙。”
·宋代著名诗人也有“秋风一熟平湖芡,满市明珠如土贱,昔也兼名鸿雁头,今兹始识胡孙面。”“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何香。”等脍炙人口的名句佳赋。
·《红楼梦》里有一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说的是贾宝玉让人给史湘云送吃的,其中的两样时鲜品,一是红菱,另一样就是芡实。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对养生颇有研究,著有《东坡养生篇》他一生非常喜欢吃芡实,到老仍身健体壮,面色红润,思维敏捷。
·清代诗人谢履庄称道:“新剥鸡头珠似肉,轻圆犹带口脂香,侬家箱子鸡头荡,赢得珍珠一斛量。”
扬州八怪郑板桥诗云:“最是江南秋八月,鸡头米实蚌珠圆。”
免责声明:本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