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同县菠萝差价竟达60倍!农产品滞销根源是啥?

原题:农产品滞销困在“改革坎”

近日,“菠萝之乡”广东省徐闻县上亿斤菠萝滞销,最低跌到5分钱一斤也无人问津。几乎同时,相邻的海南省东方市又传来芒果滞销,大量已经成熟却无人收购的果实堆积如山,开始熟烂在地里……近年来,全国农产品滞销事件此起彼伏,严重影响农业经济、农民增收乃至脱贫攻坚工作,成为当前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面对的重大挑战。

1122939395_15281727353191n.jpg

5月16日,广东省徐闻县曲界镇的菠萝交易市场,大量卖不出去的菠萝被倾倒在空地上,等待送去榨汁厂(图自本刊)

然而,采访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种植品种、技术、管理和销售全链条进行对比发现,一些同在徐闻县的农场,通过农业供给侧改革探索新路子,种植的新品种菠萝价格是传统品种60倍以上,却供不应求。而滞销菠萝则是“百年未变”的老品种,因为质量差和上市“撞车”遭遇销售难。

相关农业专家向本刊记者表示,一个时期以来,全国各地不时发生的农产品滞销案例中,除了天气灾害等客观因素外,更主要原因还是落后种植习惯导致农产品结构单一、产品质量差,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所造成的。当前,面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局之年,如何强化农业供给侧改革,鼓励农民积极尝试新技术,正在成为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60倍差价上演“冰火两重天”

广东徐闻县是业内闻名的“菠萝之乡”,国内市场上的菠萝三分之一出自此地。该县菠萝行业协会会长吴建连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今年该县菠萝种植总面积约30万亩,其中当地农民的约25万亩,农垦局的农场有5万亩左右,全县总共有5亿多斤的菠萝等着卖。

她说,这波菠萝滞销主要是天气原因。春节期间,徐闻遭遇了3次明显的寒冷天气,而前段时间的菠萝成熟期,又连续遭遇暴雨,造成了大量的“水菠萝”“黑丁菠萝”,菠萝质量严重受影响。同时导致一大批菠萝的上市时间延迟了一个月,全部集中到了5月,跟其他地区的菠萝撞到一起,价格一下子跌到了谷底。“我这辈子经历的几十年,徐闻菠萝以前也有卖不出去的时候,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惨。”

本刊记者遇到曲界镇廖家村的郑大远时,他刚刚以0.21元每斤的价格将第二车菠萝卖出去。“现在好多人都卖不出去,虽然这个价格还是亏本,但能卖就算好的了。”旁边曲界镇南胜新村的邓世全,满满的一拖拉机菠萝5000多斤,才卖了500多元。一位老大爷守着菠萝车一脸沮丧地说,即使只要5分钱一斤,摆了半天也没人要。

在徐闻县通达果汁加工厂的门口,装满菠萝等待过磅的车辆排成长龙。当地政府倡议工厂帮助农民渡过难关,工厂以0.18元每斤的价格收购农民菠萝用于榨汁。工厂现场负责人告诉本刊记者,工厂每天的加工能力是300吨,但当天已收购了600吨,第二天不知道还会运来多少。

然而,同在徐闻、同样时间上市的红星农场“台农17号”菠萝,价格卖到每斤3——4元,与销不动的普通菠萝60倍价格差,却供不应求。湛江农垦局的红星农场以种植甘蔗、菠萝为主,年种植菠萝2万多亩。该农场生产科科长李康伟告诉本刊记者,农场种植的“台农17号”从开始销售以来,价格都在每斤3元以上,如今卖得差不多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来咨询购买。

改革生,不改则死

对两种菠萝,《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从品种、种植、管理到营销进行了全链条对比,发现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一是品种。菠萝品种育苗特殊,不需要种子,都是用上一年的菠萝树发的新芽,一般一株老菠萝树培育三四棵新苗。徐闻本土巴厘品种自从上世纪20年代引进种植后,从未进行改良,都是老菠萝树上长新苗后,下一年用新苗接着种。“台农17号”则是农场经过考察后,两年前刚引进的中国台湾地区优良品种。

二是种植。徐闻菠萝种植接近百年,种植方法一直都是翻土平整后就种植,除了除草从过去人工除草变成现在打除草剂、喷叶面肥从人工背水喷变成机械施肥,没有任何变化,一块土地年复一年地种植菠萝。而“台农17号”的种植需要先起垄然后覆地膜种植,用有机肥,采取水肥一体化种植。而且“台农17号”实行轮种,两季就换。因此,除了种植大户,土地少的散户没有办法轮种。

三是管理。菠萝生产需要在合适的季节刺激其开花结果,俗称“催花”“点果”。巴厘菠萝用的是乙烯利,不要求特殊时间、气候。而“台农17号”用的是乙炔,需要在气温低的晚上“催花”。传统种植的巴厘菠萝种下后,大多靠天吃饭;而农场“台农17号”需要安装喷灌设施,保证水分。

四是销售。当地农民绝大多数的销售方式,是等收购商到地里来收购,或自己采摘后,运到交易市场等人来买。而农场的销售渠道丰富得多。农场场长周康平介绍说,农场有三大渠道,一是跟一些大客户联系进行销售;二是通过电商进行销售,虽然是今年新开拓的渠道,但两个月来已占到菠萝销售的四分之一;三是传统的零散销售。

与此相对应,今年徐闻本地农民种植的巴厘菠萝大多每亩亏本千元以上,而“台农17号”每亩利润达8000多元。“同是种菠萝,一样的土地,一样的天气,结果却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鲜活的样本注解:农业,改革生,不改则死。”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周建华告诉本刊记者。

调动农民供给侧改革积极性

“徐闻菠萝滞销,除了天气原因,主要是近百年未变的传统种植模式带来的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等原因。”采访中,周建华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表示,近几年全国各地不时出现的农产品滞销的案例,从表面原因看无外乎都是天气灾害、产量过剩和销售渠道不畅等。“但深入分析发现,除了不可抗力,因为老模式种植而抗风险能力弱、品种陈旧低端无法满足市场品质需求和经营理念模式落后等等,才是重要的深层次原因。”

他举例说,从曾经“蒜你狠”变成近期的“蒜你惨”的大蒜滞销案例可以看到,除了供过于求,农民种植的大蒜只是最原始的原材料,一些产地甚至连剥皮、灌装等初加工设施都没有,使得生产环节毫无议价能力和增值空间,是更为关键的滞销原因。而去年4月陕西洋县菜花滞销,除了运输和天气的因素,还因为洋县菜花菜质较硬,烹饪麻烦,一些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菜质脆、烹饪方便的细秆有机菜花。

“这次菠萝滞销,有县政府指导工作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徐闻县菠萝品种和结构太单一,而且产业的深加工业也不够强。”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徐闻县县长吴康秀说,政府已采取发动加工厂尽力加工、引入电商帮忙销售等帮农民渡过难关,“但最根本的还是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本地菠萝产业抗风险能力。”

当前,我国正值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业竞争力,发展绿色、优质、高效农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周建华表示,这些改革的完成,需要调动、加强和提升农民改革的积极性,不能只是政府“剃头挑子一头热”。

改革难关首在种植习惯惰性

在基层实践中,对于分散的个体农户而言,未知的风险和数十年形成的农业生产习惯惰性,是一道巨大的难关,也是首先必须迈过的一道高坎。以徐闻菠萝为例,很多农民并不是不知道“台农17号”“金菠萝”等新品种,但最后却依旧选择接着种老品种,习惯惰性大、眼界窄、技术弱是主要原因。

曲界镇龙门村的戴妃生今年种的十多亩菠萝还有90%没卖出去,今年种菠萝投进去的几万元成本,可能将血本无归。但当本刊记者问他是否打算尝试点新品种时,他一口否决。当地农民像戴妃生一样选择的不在少数,甚至是在当地被视为有眼光有经验的菠萝协会会长也觉得今年只是天气问题,种巴厘品种还是更保险,或者说是徐闻农民当前的“优选”。

总结他们拒绝改变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是新品种投入太高,菠萝种植投入高,一般每亩需投入六七千元,“台农17号”的投入则是每亩超过万元;

二是新品种产量不高,且新品种会亏本,当地有人试种过“金菠萝”,已经亏本了;

三是新品种种植麻烦,“台农17号”催花需要晚上干活,而且采摘要分几次,不像巴厘菠萝一次就采摘完,这会增加很多人工成本。

周建华说,面对需要更高投入、更高技术的新品种,对未知市场信息获取能力弱的农民来说,是巨大的挑战,这是外在的风险。同时,多年来不断重复而形成的惯性,认为熟悉的更安全或容易的心理,这是内在本能。内外叠加,就形成了农业生产的一种习惯惰性。

在他看来,改革必须首先破除这种习惯惰性,但不能要求农民有如此大的魄力去对抗外在的风险和内在的惯性。这就需要基层政府在农业供给侧改革中,发挥“引路人”和“稳定器”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加强培训提升农民的素质和眼界,提升农民改革主动性,另一方面制定合适的配套政策措施为改革“保驾护航”。

这其中,“做好示范带动尤为重要。”周康平说,农场第一年鼓励农场职工种植时,无人响应。今年看到“吃螃蟹”的李康伟种了8亩挣了几万元后,种苗已经被农场职工预订一空,甚至连别的农场也有人想来购买种苗。

“这次滞销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未来必须进行调整结构、推广新技术、品牌化等改革,也希望这次阵痛能触动当地农民,激发他们改变‘老经验’的动力,成为改革的契机。”吴康秀最后说。(记者吴涛 李雄鹰)


【责任编辑:雨蝶】

中欧班列迈入“高铁化”运营时代,全程时刻表打造亚欧物流黄金通道

郑州至汉堡11天19小时,西安至布拉格11天4小时,新增7条线路让钢铁驼班列如同公交车般准时可靠。11月18日凌晨4时30分,X8003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缓缓驶出,开往德国汉堡。这趟班列标志着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正式实施,也是郑州首次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同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论坛上发布了新编制

电商平台商标侵权新规征求意见,“幽灵网店”无处遁形

面对商标侵权中“幽灵网店”找不到人的困境,市场监管总局祭出新规,电商平台将承担更多协助查处责任。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总局11月14日发布《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规定直面电商领域商标侵权难题,特别是“幽灵网店”现象——那些登记地址不实、经营者无法联系的网店,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时的突出

“双十一”价格迷雾背后,谁在操控你的购物车?

满减、优惠券、预付定金,购物车里的数字游戏越来越复杂;明降暗涨、先涨后折、算法杀熟,电商平台的套路越来越深。“双十一”走到第十七个年头,曾经简单的打折促销已演变成一场复杂的数学游戏。消费者们发现,自己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促销规则,计算最优方案,结果却往往陷入部分平台和商家设置的“价格迷宫”中。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向主要电商平台发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特别强调要“严格规范价格行为”,严禁

“满月”高铁迎战“双11”:东北特产坐上动车组

清晨的长白山脚下,一箱箱精心包装的人参、鹿茸正通过专用通道被送上G944次列车,这些东北山货将搭乘高铁疾驰3.5小时直达北京,赶上“双11”的销售热潮。11月4日,新开通的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迎来首个“双11”大考。这条刚“满月”的高铁线路,首次投入快件运输服务,为东北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出关“快车道”。沈白高铁串联起的不仅是一座座城

境外游客浙江扫货更省心:所有空港口岸均可离境退税

墨西哥客商鲁伊斯在义乌机场提交护照、退税申请单和销售发票,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海关验核,这是他体验到的浙江空港口岸离境退税服务全覆盖的便利。近日,浙中首个离境退税口岸在义乌机场正式启用,标志着浙江省所有空港口岸均已实现离境退税服务。这位墨西哥客商欣喜地表示:“之前在义乌采购小商品后,要带着退税商品和单据去杭州办理离境退税。现在义乌机场就能直接办理,太方便了。”---全覆盖服务网络形成浙江省空港口岸

国家移民管理局重磅推出10项创新举措 240小时免签口岸扩至65个

服务高质量发展再升级,人才通关、智能便民双轮驱动。国家移民管理局3日发布《关于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5日起实施6项突破性措施,11月20日起再推4项便民举措,以“人才签注扩容+智能通关+过境免签升级”组合拳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人才流动全域畅通在长三角、京津冀全域及全国自贸试验区试点“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的科技

东风胜利轮胎跻身 “年度十佳轮胎” 榜单

近日,备受行业瞩目的 2025 中汽严选 “十佳轮胎” 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东风旗下高端轮胎品牌——东风胜利轮胎与米其林浩悦 5、赛轮液体黄金、德国马牌 MC7、普利司通泰然者 T005 等国内外知名产品共同跻身 “年度十佳轮胎” 榜单,其中东风胜利轮胎更凭借在新能源适配性与舒适性上的突出表现,额外斩获 “年度最佳舒适轮胎” 奖项,成为本届评选中唯一包揽两项荣誉的国产轮胎品牌。

五部门“开闸”免税经济!11月1日起四大升级措施激活消费新动能

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四大政策升级,旨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国货“潮品”享出口退税红利政策首推国内商品退(免)税管理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将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采

【云岭电商】2025“绿色云品”上海主题推广活动在北外滩启动

近日,以“云海奇遇记”为主题的2025“绿色云品”上海主题推广活动在上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木星中庭正式启幕。在为期11天的活动中,上海市民可近距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来自彩云之南的自然风味与民族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创意展陈、特色产品体验与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推动“云品出滇”战略落地,提升“绿色云品”在上海市场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哈尔滨出口退税提速25.7%,企业资金“活水”两天到账

一键扫码、全程网办、两天到账,哈尔滨的出口企业正体验着前所未有的退税速度。“提交退税申请后不到2天就收到了退税款。”近日,乌拉(黑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杜小雅在收到退税款后,为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点赞。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多边贸易体系面临“脱轨风险”

国际贸易体系正站在悬崖边缘,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公平待遇正侵蚀着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有‘脱轨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2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16届大会上发出郑重警告。他在讲话中指出,全球贸易壁垒正在增加,贸易战风险上升,而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流量中的占比不足1%,却面临高达40%的高额关税。

跨境电商新使命: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多维驱动体系

在全球数字贸易浪潮中,跨境电商正从单纯的商品交易渠道,升级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转变不是单一维度的线性进程,而是一个涵盖区域市场、产品品类、平台生态和长期演进的多维价值体系,正在重塑国际货币格局。宁波保税区内,一场围绕跨境结算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发生,通过区块链、数字货币等组合创新,正逐步改写中国传统外贸的底层逻辑。“通过宁波银行办理的货币桥跨境支付,款项到账

住宿业迎重磅政策红利,九部门推出17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绿色化水平不高等挑战,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出招,推动住宿业品质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商务部等9部门10月17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困扰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自主品牌建设不足、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份指导意见从培育经营主体、扩大品质供给、加快绿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夯实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11月1日实施,47类商品扩容+岛民无限次“即购即提”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迎来重大升级。此次调整以“扩范围、优结构、强服务”为核心,通过五大维度政策创新,进一步释放海南自贸港消费潜力,满足国内外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商品品类突破性扩容——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2类商品,同时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

向世界 再出发 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开幕

向世界,再出发!10月16日,为期4天的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开启。今年是冬博会成功举办的第10年,10年间冬博会已经成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展,国际冰雪产业的重要交流平台。

温州国际阀门展:打造全球阀门产业新高地

创新突破 · 引领未来依托“中国泵阀之乡”与“中国阀门城”两大产业名片,温州正通过年度国际阀门展览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强劲实力。展会致力于打造全国较大、更具国际影响力的阀门盛会,全力打响"中国阀门看温州"乃至"全球阀门采购来温州"的产业金名片。

多地调整汽车置换补贴政策 四季度车市或迎"银九金十"销售高峰

进入10月,全国多地密集调整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宁波市等地纷纷推出新规,通过"预约资格制""摇号中签"等方式优化补贴发放流程,部分地区如山西、海南、杭州、温州则暂停补贴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汽车消费增速突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