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网齐齐哈尔2月27日电(记者魏伯勤 通讯员 王克俭)为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力保障全县居民“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产品正常供应,拜泉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电商优势,采用“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服务,真正打通疫情期间城乡居民日常生活供需服务“最后一公里”。
扫描二维码 小区居民购物更安全更快捷
“扫一下微信(码),药店配送人员就把我需要的心脏药给送到小区门口,不必冒着(传染)风险去药店挤挤插插去买了,这个办法好!” 拜泉县文波小区二号楼65岁的李大爷在卡口接到他买的药后,连连道谢。
在锦泉名苑小区门口,52岁小区居民张淑英正等着配送员送蔬菜。据张大姐讲,今天社区在群里推荐了“拜泉电商办”二维码,通过扫描,进入商城,就可以购买所需商品,她买的白菜、芹菜,过一会,送货员就送到卡口,打电话,取回就完事了,既便捷又安全。
当前,是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社区是防疫的前沿阵地,如何既要控制人员流动,又能最大限度保证人们日常生活所需和供给,拜泉县充分发挥电商优势,搭建兴农网平台,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全力保证县城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给,积极鼓励本地商超在保证市场供应上发挥作用,现已营业的39家超市及药店都已入驻到电商平台中,小区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商城直接购买商品,菜品新鲜,24小时内免费配送至小区封闭卡口,居民自行到卡口领取,无接触配送,既降低了传播风险,又保障了居民的日常所需,广大居民拍手称快。
专车配货 打通村屯供应最后一公里
“各户注意了,县里配送的蔬菜等物品,已经运到屯头了,请大家拿着订单来取,我喊到哪户,哪户就派一个人来取,必须戴口罩。”2月24日,拜泉县爱农乡国民村四屯食杂店送货员邹小青站在屯头用车载喇叭喊着。“这事办的好,不出屯就能吃上新鲜菜了!” 该村四屯农民孙长福高兴地说。爱农乡国民村位于拜泉县西北部68公里处,是距离县城最远的村。这些天,像孙长福一样,国民村村民们都十分开心,因为每两天县里送蔬菜水果等物资的车,会准时把他们所需要的生活物资,由专车送到家门口,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吃上新鲜蔬菜、用上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

拜泉县现有186个行政村,农村人口49万人,疫情防控重点在农村,生活保障重点也在乡村。为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全县农村居民尤其是偏远村屯居民的生活物资供应,拜泉县经济合作促进局积极组织拜泉县诚润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3家电商企业共同为全县各乡镇配送生活必需品,通过电商企业与村屯食杂店建立购物群、各村屯食杂店和本村屯农户建立微信群,由乡(镇)村各食杂店根据村民需求,提前一天线上订购米、面、粮油、蛋、奶、蔬菜等生活用品,第二天,由县电商办总体协调,根据全县各乡镇需求物资的情况,组织统一配送,做到准确精准供给。据了解,该县共组织办理临时通行证配送车辆9台,加班加点送货下乡,在每次配货车辆出发前,指定专人检测配送人员体温,将货车全车消毒,并登记备案。由配送专车将预定生活必需品送到村屯的卡口位置,再由村屯食杂店负责人取回分发各农户。截止目前,全县共配送387个村级食杂店,配送生活必需品大米、白面、豆油、鸡蛋、食用盐等8.1万斤,各类蔬菜和水果20315斤,方便面、火腿肠、牛奶1548箱、醋、酱油等其它生活物品近3185件,确保了疫情期间全县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严控商品价格 建立生活保障链
自疫情发生以来,拜泉县经济合作促进局把城乡生活物资保障作为这次疫情防控重中之重,起草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实施方案》,从排查协调全县批发零售业开始,根据超市供货需要,确定批发网点,办理送货车辆通行证,每天分早晚错峰配货,确保货超市源充足稳定。实行督管员现场查、巡查组及时抽查、局领导随时督查的“三查”管理措施,严格控制商品价格,保证疫情期间价格稳定。在商超醒目位置粘贴“三个承诺”“三个必须”,共粘贴宣传标语2000份,发放宣传单1.5万张,每天办理130台左右车辆通行证。针对封闭隔离小区,与超市沟通协调迅速建立业主购物群,业主在网上便可预定所需要的生活物资。利用拜泉电商小程序,上架蔬菜水果等急需生活物资近百种,让居民足不出户电商就能将货配送到家,有效的减少了人员聚集。截至目前,全县内各大超市货源充足,供给有力,消费市场平稳运行,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此次疫情改变了普通民众的购买方式,结合脱贫攻坚工作,我们会加快发展壮大电商产业,将电商平台植入到全县各乡镇、村屯,未来将辐射拜泉县的千家万户,逐步转变人们传统的采购模式,向全民电商模式跨越,开启电商发展新时代。”拜泉县经济合作促进局局长韩春秀对此信心满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