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3月2日电(记者朱淑英)随着复产复业,做好各种环境的消毒变得更加重要。3 月 2 日 , 在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第 27 场 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 系列新闻发布会上,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巍介绍了目前消毒工作存在一些误区,同时,就如何对周边环境进行科学规范的消毒进行了解答。

随着大范围复工复产,消毒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关注。2月29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新冠肺炎流行期间消毒工作的通知》。我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也第一时间转发了通知,进一步规范消毒工作。“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在防控新冠肺炎流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出现了消毒不到位和过度消毒并存的现象。”孙巍解释说,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决胜阶段,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应做到科学消毒、精准消毒,避免过度消毒,减少过度消毒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孙巍提出,在消毒方面,应在保持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的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性消毒。消毒的主要场所包括餐厅、大厅、会议室、办公室、办公楼道、楼梯间、电梯间、电梯轿厢、卫生间等人员来往频繁、人群密集、通风不良或密闭场所,电梯按钮、门把手、水龙头、公用电话、卫生洁具、塑料门(窗)帘、卫生间冲水按钮等人经常触摸的部位或物品需要重点消毒,对于地面、台面,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电梯,电梯空间小且密闭,要增加消毒的频次。”孙巍强调,化学消毒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在使用消毒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个人防护,要戴好口罩、手套等。消毒剂要现配现用,用消毒剂擦拭、拖拭或喷洒消毒,消毒作用到时间后要及时用清水进行清洁,去除残留消毒剂。
此外,孙巍还提出,现在有人在家里安装紫外线灯用作空气和物表消毒,但紫外线照射过量有致盲和皮肤致癌的作用,这样的消毒不仅达不到相应的消毒目的,还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不管什么样的消毒剂,都是化学物品,都有杀灭微生物的作用,同时也有副作用。如果天天、时时消毒,比如说84消毒液,会对皮肤、粘膜造成伤害。”孙巍认为,消毒是很重要的防控措施,但消毒不是万能的,还是要提醒大家,在目前形势下仍然要保持高度警觉,克服麻痹大意,继续尽量少出门、少聚集、少走动;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出门戴口罩、勤洗手,房间多通风,这些仍然是控制传染病扩散的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