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新闻联播黑龙江鹤岗3月9日电(记者陆铁男 通讯员宋志兵)在鹤岗市人民医院,经常被人问道:“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选择,你还会选择急诊科么?” 没错,急诊,一个永远属于临床最一线的科室,一个永远在刀尖上起舞的科室,一个永远在未知病痛中探索的科室。

每逢佳节倍思亲,而对于急诊人来说,节日的忙碌早已将家人远远“抛在脑后”。在临床最前沿的坚守,只因我们有着共同信念“为全市人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然而2020年的春节赋予我们急诊人更多的是一份坚守、一份信念和一份抗击疫情的赤子情怀。
疫情悄无声息,却又势如洪水,每天变化的疫情信息像钢刀一样直戳每一个急诊人的心。主动请战,全体成员没有一人掉队,日夜坚守抗“疫”前沿。在院党委、院部统一部署下,党员先锋岗、发热预检分诊台迅速建立起来,面对24小时轮转,日均近200名起发热患者预检分诊以及危重症抢救的工作量,频繁的接触发热患者,预检、分诊、救治,很多医护人员在岗位上病倒,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刚刚解除隔离,就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已经成为全体急诊人默契的约定。
面对科室人员少,患者量大以及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急诊科主任贾祯、护士长王庆辉以身作则,带领医护人员24小时坚守岗位,从初一到十五,我们都会看到一个娇弱的身影,坚守在党员先锋岗,护士长王庆辉十几天如一日坚守在抗疫一线,每天近24小时的繁重工作使她累到晕倒在岗位上。面对上初中的儿子发来认真学习的视频,这位“铁人”愧疚过、哽咽过,看到康复出院的患者也开心的笑过。为避免就诊患者及家属对疫情认知不足,她亲自带领岗位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普及医学知识,细微至如何洗手和正确带口罩方法。那句亲切的“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吗?”成为了我们心中护士长的代名词。这位2009年抗击流感时被评为“最美护士”的护士长,现已成为今天抗击新冠肺炎战斗中急诊科的一面旗帜。
在抗击疫情工作中,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夜以继日,顶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奋战在充满未知风险的一线。急诊内科分担发热重症的急救和护理,所有重患由急诊科护士全程陪护,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大家从未考虑自身的安危,把患者生命放在了首位,全力施救。内科医生紧缺,沈延兴、张小亮、叶成山三位医生就24小时随时轮转,护士人手不够,全体护士在肩负多重任务的同时,主动加班加点,下班时看不到他们离院回家的身影,听到的却是他们那熟悉的急促脚步声。超负荷工作轮转,使医生李宗展、副护士长胡玥、护士兰宇、丰海涛先后产生不同程度的发热,由于是疫情防控期间,四人均需要医学隔离,在最需要关怀和心理安慰的时候,科室领导像家长一样多次购买去生活用品和营养品前去看望,贾祯主任不断叮嘱大家在隔离期间注意休息,配合发热病房的工作,争取早日康复。当得到四位医务人员核酸阴性的报告时,王庆辉护士长喜极而泣。为缓解科室人员紧张和患者量骤然增加的压力,刚刚解除隔离的医生李宗展不顾科室领导和同事们的强烈反对,主动放弃继续修养的机会,没有休息一天,直接重返岗位,为了不耽误工作,同在医院工作的夫妻二人把刚满6个月的孩子托付给家中老人代养。在申请返岗继续工作时他向组织明确表态:“我是英烈的儿子,我希望在单位最需要我的时候能奉献薄弱的力量,这也是我的职责”。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疫情面前,急诊科主任贾祯主动担当、亲临一线。多年的急诊生涯将他身心历练如钢铁般坚强,作为急诊科医务人员的坚强后盾,在疫情期间他放弃了回家团聚的时间,却和他急诊科的“家人们”坚守在抗疫第一线,组织人员调配,分组下达任务,团结一致合作,前线防控防治部署忙而有序。曾经获的省“五一劳动奖章”、省“铁人式”职工的荣誉并没有使他骄傲,却使他更加一步一个脚印的带领科室在抗疫的道路上前行!
面对党旗,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庄严宣誓:“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每个人郑重的签下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请战书,铮铮誓言,字字千金。年轻的医护人员按下鲜红色手印的那一刻就代表着,他们已经做好准备将他们的一切,甚至生命,奉献给党和他们热爱的事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