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直播平台垄断流量 企业利润遭大幅抽成

2020年,直播带货迎来爆发式增长。在“双十一”“双十二”期间,多个平台创造了新的业绩里程碑。《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福建石狮、安溪等地了解到,鞋服、茶叶、工艺品等行业企业和市场商户利用电商直播、引流销售,为拓市场、保订单、稳产能找到了出路,也为企业找到新的转型方向。但由于直播电商处于行业新兴期,直播平台与生产企业在对接过程中,存在平台运营不规范、缺乏规则约束、流量垄断高额抽成挤压企业利润等问题,亟待从无序发展走向有序规范。

333.jpg

赵乃育绘

直播带货解企业燃眉之急

在主播余智明的直播间里,几千名观众随着他的镜头在车间参观了一双鞋制作的全过程。轰鸣的纺织机、繁忙的流水线、灯火通明的仓库,成为吸引观众进入直播间的新奇元素。“工厂直播自带流量,视觉冲击力强,大家都喜欢看。”余智明说,工厂直播销量比一般直播带货多20%左右。

“鞋服之都”福建石狮是国内主要鞋服批发集散地之一,拥有8000多家上下游企业,形成了完整的服装产业链。去年2月,面对出口订单骤降、内销货品积压、产业流动资金紧张等问题,石狮市推动本地企业与天猫、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为企业纾困找出路。

“直播带货为企业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有利于资金回笼、机器保持运转,保住企业的命。”石狮市潮尚狼服饰有限公司经理张衍友介绍,去年3月以来,公司每场直播能卖出几千件,极大缓解了库存压力。

晚间八九点的石狮青创城国际网批中心,物流货车川流不息,拎着批发袋的商家络绎不绝,700多间批发档口店主们摆上三脚架、架上一排手机,变身“档口主播”。

“每一个直播间背后是整个批发市场的货源,是成千上万家工厂组成的供应链。”石狮青创城电子商务园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冠文介绍,80%的商铺开设了“直播档口”,去年上半年线上业务同比增长了20%。2020年1至11月,累计网络零售额775.35亿元,同比增长53.7%。

在安溪县产茶大镇感德镇,有170余名农村女性从事电商销售工作。短视频、直播平台是发现潜在客户、拓宽销售渠道的窗口,通过展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以及讲解茶文化知识引流,从而留住订单。2020年1至11月,安溪县累计网络零售额193.82亿元,同比增长40.6%(其中,茶叶类43.90亿元,比增54.0%;家具类60.78亿元,比增55.7%)。目前,安溪县电商企业有7418家,电商店铺数18321家。

“从去年2月开始政府引导各商家直播带货,石狮掀起了直播热潮。”李冠文说,小商户的销售方式日趋多样化,许多做传统电商批发的商户也开始向直播转型。对小商户来说,直播销量大约占日常总销量的20%至35%,每天可通过直播卖出500至600单。

短短几个月,石狮市新增了18家1000平方米以上的直播基地,构建起直播机构和生产企业间的快速联动机制;新增直播主播3000多名,当地九成以上的纺织鞋服企业建立了网上销售渠道,逐步形成了“市场+平台+直播”的新业态模式。

直播机构开始主动对接供应链和产业基地,在石狮,短短半年内就聚集了三百多家国内直播机构和众多创业者。“石狮具有良好的产业生态土壤,政府的支持给予行业很高的认可度,拍摄、运营、培训业务量迅速增长。”千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蔡建佳说。

直播电商“嫁接”传统产业,有效激活销售端、带动生产端。据石狮市商务局初步统计,去年以来,直播销售带动1万家中小工厂上线,辐射4万多家小卖家找到货源,带动上下游企业超过2万家。

主播高额抽成挤压企业利润

记者采访了解到,直播电商模式激活和打通了生产链条,扭转了下行趋势,找到新业态转型方向,但在直播环节和产业资源接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规范。

——高额直播抽成加重企业负担。福建八号人直播基地总经理郭建明说,发展电商直播,商家和企业的“痛点”是没有流量。为了提升销量,商家往往需要出高价请“网红”主播“引流”。

记者了解到,商家请知名主播来带货,按粉丝数量的多少,抽成30%到50%;具有高知名度的“网红”主播抽成几乎没有固定的标准,按几万到几十万的“坑位费”(即出场费)+佣金的方式抽成,有的“网红”出场费高达数百万,还要按销售额的20%左右抽佣金,但高额的坑位费并非销量的保障。

“议价权掌握在拥有流量的主播和大平台手中。”一名供应链管理公司负责人说,在签约主播时,佣金具体数额由商家和主播谈判后达成协议,议价主导权几乎都在主播一方。

“主播拿高额坑位费并不意味着保障高销量,有没有销量要等开播才知道,几乎所有风险都由商家承担。”石狮千玺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蔡建佳说。

直播端高额抽成占据了相当部分的产业利润,严重挤压生产端企业的收益。记者采访的多数生产企业反映,企业为了销售产品只能接受主播叫价,有时候销量上去了,利润反而降低。

泉州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初因为疫情影响出口,大批服装积压在仓库,只能紧急转内销。请了主播带了两次货,几十万的销售额,支付直播成本后企业只赚了三五万,还不够给工人开工资,“直播带货只能清库存,赚不到利润”。

——干扰产品定价影响行业规范。业内人士介绍,一些网红主播为增加粉丝的黏性,吸引更大的流量,往往对商家大幅压低价格,在直播带货中给出远低于市场正常价格的售价,作为给“粉丝”的“福利”。泉州一家鞋服供应链企业负责人介绍,实体店售价99元的衣服,而直播价格只能卖29元,这个价格几乎击穿成本价。

李冠文认为,企业不能长期亏本卖货,那就只能压缩成本、降低品质。打着粉丝“福利”的旗号低价冲量,会逐渐让低价劣质的产品充斥直播市场,牺牲的是整个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一些品牌生产企业在清理完积压库存后,开始逐渐退出直播电商市场。“目前低价营销是直播电商市场的主流,以服装为例,最畅销的价位集中在69元至79元之间。以我们产品的成本很难维持这个价格,而大幅降低成本对品牌信誉的伤害较大。”福建大帝集团副总裁吴尔德说。

“在同一直播平台上,同一款式的服装可能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也影响整个电商行业和市场的秩序。”吴尔德说,大量同款式的低价商品从某种程度上说破坏了行业生态,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他认为,主播网红效应带来的高销量也不能代表企业的实际收益,在支付了平台与主播的巨额抽成与佣金后,企业与商家还需承担低价营销的退货损失,为售后服务买单,结果常常得不偿失。

平台垄断流量数据行业亟待加强监管

“谁出的曝光费高,谁的内容就会优先展示。”李冠文说,直播平台对流量的垄断地位,使得很多商家为了提升曝光不得不竞价买流量,部分平台在基本抽成的基础上,还要再抽部分比例的广告费,进一步挤压商家的收益。“为了提升销量,商家只能依靠降低成本、压低价格来获得销售的优势。”

——商家付费“引流”提升销量。记者了解到,承担不起主播带货抽成的小企业和批发市场商家,自己上阵开直播带货,在福建石狮这样鞋服产业集中的地区,“工厂主播”“档口主播”应运而生。但是,这些“档口主播”没有职业主播的粉丝流量基础,想要提升销量,需给直播平台付费“引流量”。

有商家反映,平台抽成通常“打包收费”。“双十一”期间,有的平台在未经告知商家的情况下,收取了3元一人次的“曝光费”。

——平台隐形扣款多,规则混乱。泉州服装行业一名商家陶攀林在某直播平台上开了网店,她告诉记者,一般平台会在销售额中抽成,而且扣罚名目众多,比如延迟发货、揽件超时、未及时处理客服请求等。

陶攀林算了笔账,一件单价39元的衣服,商家的利润大概12元。然而,揽件超时一单扣10元,最高的扣款达200元。“扣款金额比传统电商平台高很多,而且没有提前提示,被罚了之后才知道规则。”

——运营缺乏行业约束和市场监管。平台不仅把控流量,也把控数据,并以流量数据作为主播抽成的主要依据。据业内人士介绍,有的直播平台把主播按粉丝数量分为一千万、五百万、三百万三个等级,主播根据等级收佣金和抽成。

去年以来,福建多地商务部门与部分直播平台合作举办大型直播专卖节,请平台的签约主播卖货,帮助企业推广产品打开销路。在与平台合作的专卖节活动中,一些“头部网红”主播号称有千万以上的粉丝,其坑位费和佣金非常高,叫价也很随意。

“主播等级的甄别分类,都是平台把控,不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福建某地商务局一位主管电子商务的负责人说,商务局既是此类活动的主办方,也是地方商务主管部门,提出要求查看“高叫价”主播的真实流量数据,平台却以“后台数据资料不公开为由”而拒绝出示。“数据资料不出示给主管部门,我们怎么判断主播流量是否‘掺水分’,动辄上百万的坑位费是否合理呢?”

直播平台的产品质量也游离于质检部门的监督之外。吴尔德说,天猫等传统电商,要求商家上架产品时必须出具正规的质检报告,但在直播平台卖货,则很少公示相关资质,产品质量完全依赖主播或是选品团队的“选品”能力,其“选品”能力也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认可或资质,“三无”产品挂个吊牌就上直播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直播须回归产品本身增强企业议价能力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直播电商这一新兴行业为传统产业纾困转型提供市场契机,但另一方面,业界对平台管理不规范、抽佣随意、流量垄断等争议较大,需要加强行业约束和法规监管。

一是布局完善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对接模式。目前石狮市正在实施“一十百千万”直播工程,积极打造产业直播的“网红城市”,出台支持直播电商的一系列措施,包括项目扶持、基地培育、主播培训等优惠政策。

一些生产企业认为,通过直播前端反向推动产业链各环节升级,这是传统鞋服产业和专业市场向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一环。目前,直播电商带来的个性化定制生产线已在石狮兴起。如“小单”“爆款”对产业链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仓储、售后服务等快速匹配提出了新要求,当地部分企业已经实现客户网上下单3小时内即可完成设计、制作、发货的快速反应。

“长远来看,直播要回归产品本身,做好产品,让产品溢价养活企业。”吴尔德认为,定制化、个性化发展路线将为未来直播经济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直播平台应从无序发展走向法规监管,依法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一些地方商务部门认为,直播平台的管理运营不能游离于法规监管之外,有必要厘清平台的权责义务,数据资料有义务提供给相关部门甄别检查,带货主播和商家企业,也应充分接受产品质量监督,履行质检等证照信息公示义务。

“针对主播从业、产品销售、平台运营等出台相应的规范,才能保证产业链各环节利润合理分配。”郭建明说。

三是在产业聚集区培养直播从业者“正规军”。部分直播机构和企业认为,平台和网红主播对流量的垄断,是企业面对平台和主播缺少议价能力的重要原因。

石狮等地已形成了“政企协作、人人带货”的氛围,经过培训催生出主播、直播助理、场景包装师等数十种新职业,当地政府将网络主播纳入当地紧缺人才目录,提供相应的人才福利。

部分业内人士认为,最近人社部发布新职业已经将“互联网营销师”纳入其中,建议尽快形成职业认证的标准化流程,吸引更多的从业者取得正规职业资格。主播培训机构需要有专业知识背景、了解产品的高素质人才,提升网络主播承担法律责任和风险的意识。


【责任编辑:王海珠】

中欧班列迈入“高铁化”运营时代,全程时刻表打造亚欧物流黄金通道

郑州至汉堡11天19小时,西安至布拉格11天4小时,新增7条线路让钢铁驼班列如同公交车般准时可靠。11月18日凌晨4时30分,X8003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缓缓驶出,开往德国汉堡。这趟班列标志着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正式实施,也是郑州首次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同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论坛上发布了新编制

电商平台商标侵权新规征求意见,“幽灵网店”无处遁形

面对商标侵权中“幽灵网店”找不到人的困境,市场监管总局祭出新规,电商平台将承担更多协助查处责任。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总局11月14日发布《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规定直面电商领域商标侵权难题,特别是“幽灵网店”现象——那些登记地址不实、经营者无法联系的网店,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时的突出

“双十一”价格迷雾背后,谁在操控你的购物车?

满减、优惠券、预付定金,购物车里的数字游戏越来越复杂;明降暗涨、先涨后折、算法杀熟,电商平台的套路越来越深。“双十一”走到第十七个年头,曾经简单的打折促销已演变成一场复杂的数学游戏。消费者们发现,自己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促销规则,计算最优方案,结果却往往陷入部分平台和商家设置的“价格迷宫”中。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向主要电商平台发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特别强调要“严格规范价格行为”,严禁

“满月”高铁迎战“双11”:东北特产坐上动车组

清晨的长白山脚下,一箱箱精心包装的人参、鹿茸正通过专用通道被送上G944次列车,这些东北山货将搭乘高铁疾驰3.5小时直达北京,赶上“双11”的销售热潮。11月4日,新开通的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迎来首个“双11”大考。这条刚“满月”的高铁线路,首次投入快件运输服务,为东北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出关“快车道”。沈白高铁串联起的不仅是一座座城

境外游客浙江扫货更省心:所有空港口岸均可离境退税

墨西哥客商鲁伊斯在义乌机场提交护照、退税申请单和销售发票,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海关验核,这是他体验到的浙江空港口岸离境退税服务全覆盖的便利。近日,浙中首个离境退税口岸在义乌机场正式启用,标志着浙江省所有空港口岸均已实现离境退税服务。这位墨西哥客商欣喜地表示:“之前在义乌采购小商品后,要带着退税商品和单据去杭州办理离境退税。现在义乌机场就能直接办理,太方便了。”---全覆盖服务网络形成浙江省空港口岸

国家移民管理局重磅推出10项创新举措 240小时免签口岸扩至65个

服务高质量发展再升级,人才通关、智能便民双轮驱动。国家移民管理局3日发布《关于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5日起实施6项突破性措施,11月20日起再推4项便民举措,以“人才签注扩容+智能通关+过境免签升级”组合拳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人才流动全域畅通在长三角、京津冀全域及全国自贸试验区试点“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的科技

东风胜利轮胎跻身 “年度十佳轮胎” 榜单

近日,备受行业瞩目的 2025 中汽严选 “十佳轮胎” 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东风旗下高端轮胎品牌——东风胜利轮胎与米其林浩悦 5、赛轮液体黄金、德国马牌 MC7、普利司通泰然者 T005 等国内外知名产品共同跻身 “年度十佳轮胎” 榜单,其中东风胜利轮胎更凭借在新能源适配性与舒适性上的突出表现,额外斩获 “年度最佳舒适轮胎” 奖项,成为本届评选中唯一包揽两项荣誉的国产轮胎品牌。

五部门“开闸”免税经济!11月1日起四大升级措施激活消费新动能

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四大政策升级,旨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国货“潮品”享出口退税红利政策首推国内商品退(免)税管理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将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采

【云岭电商】2025“绿色云品”上海主题推广活动在北外滩启动

近日,以“云海奇遇记”为主题的2025“绿色云品”上海主题推广活动在上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木星中庭正式启幕。在为期11天的活动中,上海市民可近距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来自彩云之南的自然风味与民族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创意展陈、特色产品体验与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推动“云品出滇”战略落地,提升“绿色云品”在上海市场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哈尔滨出口退税提速25.7%,企业资金“活水”两天到账

一键扫码、全程网办、两天到账,哈尔滨的出口企业正体验着前所未有的退税速度。“提交退税申请后不到2天就收到了退税款。”近日,乌拉(黑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杜小雅在收到退税款后,为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点赞。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多边贸易体系面临“脱轨风险”

国际贸易体系正站在悬崖边缘,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公平待遇正侵蚀着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有‘脱轨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2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16届大会上发出郑重警告。他在讲话中指出,全球贸易壁垒正在增加,贸易战风险上升,而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流量中的占比不足1%,却面临高达40%的高额关税。

跨境电商新使命: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多维驱动体系

在全球数字贸易浪潮中,跨境电商正从单纯的商品交易渠道,升级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转变不是单一维度的线性进程,而是一个涵盖区域市场、产品品类、平台生态和长期演进的多维价值体系,正在重塑国际货币格局。宁波保税区内,一场围绕跨境结算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发生,通过区块链、数字货币等组合创新,正逐步改写中国传统外贸的底层逻辑。“通过宁波银行办理的货币桥跨境支付,款项到账

住宿业迎重磅政策红利,九部门推出17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绿色化水平不高等挑战,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出招,推动住宿业品质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商务部等9部门10月17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困扰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自主品牌建设不足、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份指导意见从培育经营主体、扩大品质供给、加快绿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夯实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11月1日实施,47类商品扩容+岛民无限次“即购即提”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迎来重大升级。此次调整以“扩范围、优结构、强服务”为核心,通过五大维度政策创新,进一步释放海南自贸港消费潜力,满足国内外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商品品类突破性扩容——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2类商品,同时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

向世界 再出发 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开幕

向世界,再出发!10月16日,为期4天的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开启。今年是冬博会成功举办的第10年,10年间冬博会已经成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展,国际冰雪产业的重要交流平台。

温州国际阀门展:打造全球阀门产业新高地

创新突破 · 引领未来依托“中国泵阀之乡”与“中国阀门城”两大产业名片,温州正通过年度国际阀门展览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强劲实力。展会致力于打造全国较大、更具国际影响力的阀门盛会,全力打响"中国阀门看温州"乃至"全球阀门采购来温州"的产业金名片。

多地调整汽车置换补贴政策 四季度车市或迎"银九金十"销售高峰

进入10月,全国多地密集调整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宁波市等地纷纷推出新规,通过"预约资格制""摇号中签"等方式优化补贴发放流程,部分地区如山西、海南、杭州、温州则暂停补贴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汽车消费增速突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