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精装房变“惊装房” 住房装修成信任黑洞呼唤全链条治理

精装房变“惊装房”:装修市场处处坑

“水深”套路多,业主维权难 住房装修信任黑洞呼唤全链条治理

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装修亦然。然而,多级转包套路多,监管缺失维权难,满分承诺负分施工,精装房变“惊装房”……群众吐槽装修市场处处坑。一些地方相关矛盾纠纷突出,成信访高发领域。

住房装修市场有哪些套路?缘何难以治理?有何良方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展开了调查。

精装变“惊装”,“还没入住就塌了”

还没来得及入住,一期9号楼烟道整体垮塌……前不久,多名陕西省西安市海亮唐宁府小区业主反映,去年10月才交付的精装房让他们着实受惊,“还没入住,就塌了!”“吓人啊,像地震一样。”

记者在现场看到,坍塌部分涉及一层到九层,大石块散落一地。一些业主表示,这些精装房问题不少,包括阳台梁开裂、入户门有裂缝、地板空鼓、过门石开裂等。

江苏南京的李女士也反映:“我在迈皋桥买的房子宣称恒温恒湿,但外墙材料易燃,着过火,开发商答应更换材料,后来不仅没换还加厚了。”李女士说,更严重的是,煤气管道裸露,有的还从卧室或厨房穿户而过,如果煤气泄漏,后果不堪设想。

房价包含装修费,却问题频出。浙江杭州春秋华庭小区房价每平方米3.3万元,其中包括每平方米6000元的装修费。但当业主们前来验房时却发现,一套房子问题少则几十个,多则上百个,一些业主还发现煤气严重泄漏。

一些品牌开发商也频遭投诉。

2020年,广西南宁市保利领秀前城的两栋精装楼房遭业主投诉:鞋柜、橱柜下方未贴瓷砖,部分下水管生锈,木地板松动……业主们虽多次向开发商反映,但一直未解决。

重庆市万科御澜道三期均为精装房,2020年10月陆续交付,不少业主发现房屋存在问题,上百名业主集体在售楼部维权。业主反映,房子卫生间天花板渗水严重,如同“水帘洞”。拆开发现水管、防水材料质量很差,地漏、管道尺寸对不上。

精装房小区公共部分,则已成为减配“重灾区”。

杭州一家开发商透露,大到园林景观,小到入户大厅,全部都可进行减配。这些基本不会在合同和样板房中体现,即使当时开发商有对外宣传或是口头承诺,一旦这些区域出现减配,购房者也很难维权。

涉房矛盾纠纷突出,成信访高发领域。记者从江苏省无锡市相关部门获悉,2020年接到的房产类矛盾纠纷占各类矛盾纠纷总数的22.1%。

重庆市九龙坡区市场监管局表示,相关信访问题涉及资金量大、牵涉人数多。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精装房频遭投诉背后,凸显“精装暴利”正遭遇监管乏力。

住房装修成信任黑洞,套路多监管难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住宅装修业务年产值超过2万亿元。然而调查发现,不只精装房问题多,二手房装修“销售”色彩过重,计价方法复杂,同样套路多、维权难。

“验收即维权”,不少居民吐槽装修被坑成人生必经坎。记者在闲鱼、到位等平台检索发现,装修市场水、电、泥、漆、瓦工、砸墙等各环节都有商家提供服务,报价1元、8元、58.9元到数千元不等,问起客服却说是低价引流,现场议价。“不靠谱,装修施工队把我家承重墙砸了,邻居投诉,闹到了派出所。”南京市建邺区市民翟女士说,“算是人生必经的一道坎吧。”

一些受访的市民表示,装修公司多是承诺满分,施工负分,说得好听做得差。南宁市民李女士说,她家一套房子装修,给出预算30万元,签了合同,施工却问题百出。“建材报价比市面价格贵两到三成,最贵的翻好几倍,测量面积比实际面积多几平方米,去沟通却被指责不懂行情,最后比预算多花了10多万元。”

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一小区居民汤女士2017年购买二手房进行装修,卫生间防水层没做好,地面积水缓慢渗透到楼下住户,引发邻里矛盾。“后来才发现,施工团队没有资质,因为自己疏忽大意只好认栽。”汤女士说,无奈之下她请来一个维修工重新铺设防水材料,但后期发现还在漏水,再联系这位维修工,才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合同陷阱辨别难,行业标准缺失,人员资质不清,也是目前装修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消费者反映,和商家签订装修合同时,常遭遇“合同陷阱”。

南宁市民韦征说,装修公司签的合同好几页,很多看不懂,有不少“隐藏”条款一般人发现不了。如装修材料选用、装修服务方面,表述含糊不清。合同中装修垃圾清运费、材料运输费占装修总费用10%至15%,“算钱的时候才发现,由于写在合同里了,只能吃哑巴亏。”

南宁一家装修公司员工说,公司有设计师甲级证书、施工乙级证书,问及为何没张贴在明显地方,该员工回答说,公司是做电力起家的,这些证书不好贴出来。记者追问是否全员有执业证书,该员工则含糊其辞。走访的几家装修公司表示,装修师傅跟公司有长期合作,但却不属于公司员工。

不仅装修时看不懂,装修完看不出,监管缺失还导致维权难。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装修公司要求先付款再装修,资金没有第三方监管,一些装修问题在正式入住甚至入住几年后才会暴露,维权难度大增。“仅从成品外观上难以看出装修质量问题。”南宁市民李女士说,她家房子入住约一年后出现木地板发霉、翘边等问题。“钱早给了,再想维权也难了。”

信息严重不对称,多级转包偷工减料盛行

记者调查发现,双方信息不对称,行业标准缺失,霸王条款横行,一些装修团队常使用廉价材料以次充好,导致纠纷多发。

信息严重不对称,多级转包、偷工减料盛行。南京市栖霞区市民汪先生从事工程装修多年,他说不管是找工人、找装修队还是找装修公司,最终施工环节多是由流动的外包工人完成,出现“花钱也不省心”悖论。南宁装修师傅老黄说,装修公司往往多级转包,最终“外包”给工人,人员资质不清,利润少容易偷工减料,消费者成待宰羔羊。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郭雳认为,装修乱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装修公司经常将项目转包,后期出现问题互相推诿。中建八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焕德说,不少装修公司虚构报价、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比如木制品,市场上能提供足够厚度的厂家不多,普通消费者搞不清。”

“散装工人”推诿多,维权找不到负责人。陕西省社科院政法所助理研究员谈润卿说,家装行业“小散弱”较为突出,个人作为包工头承揽业务的情况仍比较普遍,甚至和二十年前相比差别不大,许多消费者也是通过口耳相传寻找这样的皮包公司。“散装工人”装修模式之下,公司对工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很低。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郑美菊告诉记者,目前装修行业从业人员鱼龙混杂,流动性过高,还是马路工人、游击队为主,施工质量只能靠工人良心。业内人士透露,装修属复购率较低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维权通常是单一案件,许多律师也不愿意接手。

监管难导致市场形成恶性低价竞争。杨焕德介绍,装修行业的监管难度大,导致企业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前期,即以低价争取客户,最终环节以次充好则为常态。不少业主对于产品的认知不足,导致高质量的品牌反而没有竞争力,形成劣币驱逐良币态势。

江苏省住建厅一位工作人员坦言,目前监管机构也缺乏完善的、精细化的行业评估标准及严厉的处罚措施,监管执法人员有限,常处于被动监管状态。

近年来,全国多地提倡商品房精装修交付。比如,西安市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在全市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目的是为全面提升住宅建设品质,减少资源消耗和二次装修污染。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副会长虞晓芬认为,精装房或者一些地方所称的成品房已成市场趋势,本为省心省力、减少二次污染,但各地关于成品房的标准又较为模糊,精装房的利润空间较大,导致开发商觊觎“精装暴利”,在精装修上偷工减料。

“装修价格有备案,交房时减配却投诉无门,成了开发商绕过限价、谋取高利润的手段。不少楼盘为涨价而做精装,装修标准夸大其词,以次充好,直接导致收房维权纠纷增加。”虞晓芬说,某种程度上精装修房面临的现实困境,不是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问题,而是开发商更多将其视作调节利润的“节拍器”。

此外,合同签订难落实,标准缺失模糊地带争议多。杭州个体装修师傅蒋文明表示,自己没有专业的设计方案,一般根据业主的口头描述进行施工。但这其中有很大的模糊性,双方理解上会有偏差,待装修结束再进行整改,双方对费用和责任等很难进行有效认定。

设立资金监管账户,推行第三方监理人制度

住房装修市场乱象丛生,一些地方纠纷多发,受访人士对其深恶痛绝,期盼强化监管,多部门全链条严打欺诈哄骗,规范家装行业健康发展。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建议,装修行业涉及建材、装配、施工等多个环节,不能仅盯着装修服务终端环节,宜统筹上下游全产业链,从原料、加工厂、施工单位等方面形成监管合力,破解维权找不到人监管难题。宁波工程学院副教授李旦伟建议,切实强化装修公司质量监管责任,完善装修行业征信机制。

郭雳建议,推行第三方监理人制度,设立资金监管账户,发展面向个人的工程监理行业,加大装修公司后期行为约束力度。谈润卿建议,由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牵头设立资金监管账户,研究设定合理的资金监管百分比,在房屋装修完毕并经由双方签字确认后,再将款项支付给装修公司。

完善合同设置,降低维权成本。业内人士建议,相关部门研究出台装修合同细化指导性范本,特别对是否转包、装修材料品牌确定、付款节点、装修进度、强制监理人制度、质保金支付方式、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做出详尽细致的规定。加强对装修行业签订协议的规范和管理,推广先装修后付费方式,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精装房困境亟待系统化治理。业内人士认为,住宅装修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作用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支撑。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制定和细化相关政策,比如,针对涉房投诉信访症结,去年以来,重庆市场监管部门从广告、合同两个关键点着力,在九龙坡区房地产在售项目中探索推行不利因素告知机制,涉房投诉举报、信访量下降明显。

虞晓芬认为,开发商之所以能够如此“肆无忌惮”,期房制度是“原罪”。目前在中国地产市场,期房占比超过八成,交房周期一般为2年至3年,这为开发商“暗箱操作”提供空间。建议加大现房销售比例,同时,在完成土地出让时,设定一定的施工、装修时间节点,以避免开发商为提高周转率、赶工期,从而以次充好,影响装修质量。

还有一些业内人士建议,破除以工长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建立家装行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大力发展高质量、现代化装修。

专家提醒,如今基本遵循“按图施工、按图验收”原则,可聘请第三方专业验收,如发现问题,业主可与开发商协商整改,若开发商拒不整改可向监管部门投诉。二手房装修尽量找专业的设计和施工团队,施工前应请专业人士对房子进行实地勘察,尽量全程拍照留痕。签订装修合同时,对装修细节应逐项核对标明,交付尾款前逐一验收检查,遇到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依法维权。来源: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赵久龙 张斌 程思琪

(参与采写:许舜达、林凡诗、周凯)

【责任编辑:欧阳雪】

中欧班列迈入“高铁化”运营时代,全程时刻表打造亚欧物流黄金通道

郑州至汉堡11天19小时,西安至布拉格11天4小时,新增7条线路让钢铁驼班列如同公交车般准时可靠。11月18日凌晨4时30分,X8003次中欧班列从郑州圃田站缓缓驶出,开往德国汉堡。这趟班列标志着第四批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正式实施,也是郑州首次开行全程时刻表中欧班列。同日,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在陕西西安举办,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在论坛上发布了新编制

电商平台商标侵权新规征求意见,“幽灵网店”无处遁形

面对商标侵权中“幽灵网店”找不到人的困境,市场监管总局祭出新规,电商平台将承担更多协助查处责任。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管总局11月14日发布《电子商务平台协助查处商标侵权案件规定(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份规定直面电商领域商标侵权难题,特别是“幽灵网店”现象——那些登记地址不实、经营者无法联系的网店,已成为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案件时的突出

“双十一”价格迷雾背后,谁在操控你的购物车?

满减、优惠券、预付定金,购物车里的数字游戏越来越复杂;明降暗涨、先涨后折、算法杀熟,电商平台的套路越来越深。“双十一”走到第十七个年头,曾经简单的打折促销已演变成一场复杂的数学游戏。消费者们发现,自己要花费大量时间研究促销规则,计算最优方案,结果却往往陷入部分平台和商家设置的“价格迷宫”中。今年,市场监管总局向主要电商平台发布《“双十一”网络集中促销合规提示》,特别强调要“严格规范价格行为”,严禁

“满月”高铁迎战“双11”:东北特产坐上动车组

清晨的长白山脚下,一箱箱精心包装的人参、鹿茸正通过专用通道被送上G944次列车,这些东北山货将搭乘高铁疾驰3.5小时直达北京,赶上“双11”的销售热潮。11月4日,新开通的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迎来首个“双11”大考。这条刚“满月”的高铁线路,首次投入快件运输服务,为东北特色农产品开辟了一条出关“快车道”。沈白高铁串联起的不仅是一座座城

境外游客浙江扫货更省心:所有空港口岸均可离境退税

墨西哥客商鲁伊斯在义乌机场提交护照、退税申请单和销售发票,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海关验核,这是他体验到的浙江空港口岸离境退税服务全覆盖的便利。近日,浙中首个离境退税口岸在义乌机场正式启用,标志着浙江省所有空港口岸均已实现离境退税服务。这位墨西哥客商欣喜地表示:“之前在义乌采购小商品后,要带着退税商品和单据去杭州办理离境退税。现在义乌机场就能直接办理,太方便了。”---全覆盖服务网络形成浙江省空港口岸

国家移民管理局重磅推出10项创新举措 240小时免签口岸扩至65个

服务高质量发展再升级,人才通关、智能便民双轮驱动。国家移民管理局3日发布《关于实施支持扩大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10项创新举措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5日起实施6项突破性措施,11月20日起再推4项便民举措,以“人才签注扩容+智能通关+过境免签升级”组合拳服务国家开放战略。人才流动全域畅通在长三角、京津冀全域及全国自贸试验区试点“港澳人才签注”政策,符合条件的科技

东风胜利轮胎跻身 “年度十佳轮胎” 榜单

近日,备受行业瞩目的 2025 中汽严选 “十佳轮胎” 评选结果正式揭晓。东风旗下高端轮胎品牌——东风胜利轮胎与米其林浩悦 5、赛轮液体黄金、德国马牌 MC7、普利司通泰然者 T005 等国内外知名产品共同跻身 “年度十佳轮胎” 榜单,其中东风胜利轮胎更凭借在新能源适配性与舒适性上的突出表现,额外斩获 “年度最佳舒适轮胎” 奖项,成为本届评选中唯一包揽两项荣誉的国产轮胎品牌。

五部门“开闸”免税经济!11月1日起四大升级措施激活消费新动能

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店政策支持提振消费的通知》,明确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四大政策升级,旨在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推动免税商品零售业务健康有序发展。国货“潮品”享出口退税红利政策首推国内商品退(免)税管理优化。口岸出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销售国产品将视同出口,退(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采

【云岭电商】2025“绿色云品”上海主题推广活动在北外滩启动

近日,以“云海奇遇记”为主题的2025“绿色云品”上海主题推广活动在上海北外滩来福士广场木星中庭正式启幕。在为期11天的活动中,上海市民可近距离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感受来自彩云之南的自然风味与民族文化。此次活动通过创意展陈、特色产品体验与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推动“云品出滇”战略落地,提升“绿色云品”在上海市场的认知度与影响力。

哈尔滨出口退税提速25.7%,企业资金“活水”两天到账

一键扫码、全程网办、两天到账,哈尔滨的出口企业正体验着前所未有的退税速度。“提交退税申请后不到2天就收到了退税款。”近日,乌拉(黑龙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杜小雅在收到退税款后,为税务部门的高效服务点赞。

联合国秘书长警告:多边贸易体系面临“脱轨风险”

国际贸易体系正站在悬崖边缘,全球贸易壁垒不断增加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不公平待遇正侵蚀着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基于规则的国际贸易体系有‘脱轨的风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22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第16届大会上发出郑重警告。他在讲话中指出,全球贸易壁垒正在增加,贸易战风险上升,而最不发达国家在全球贸易流量中的占比不足1%,却面临高达40%的高额关税。

跨境电商新使命:构建人民币国际化的多维驱动体系

在全球数字贸易浪潮中,跨境电商正从单纯的商品交易渠道,升级为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一转变不是单一维度的线性进程,而是一个涵盖区域市场、产品品类、平台生态和长期演进的多维价值体系,正在重塑国际货币格局。宁波保税区内,一场围绕跨境结算的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发生,通过区块链、数字货币等组合创新,正逐步改写中国传统外贸的底层逻辑。“通过宁波银行办理的货币桥跨境支付,款项到账

住宿业迎重磅政策红利,九部门推出17项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

面对行业同质化竞争、绿色化水平不高等挑战,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出招,推动住宿业品质化、智慧化、融合化发展。商务部等9部门10月17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住宿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困扰行业的同质化竞争、自主品牌建设不足、绿色化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这份指导意见从培育经营主体、扩大品质供给、加快绿色发展、优化发展环境、强化要素支撑、夯实

海南离岛免税新政11月1日实施,47类商品扩容+岛民无限次“即购即提”

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11月1日起,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迎来重大升级。此次调整以“扩范围、优结构、强服务”为核心,通过五大维度政策创新,进一步释放海南自贸港消费潜力,满足国内外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商品品类突破性扩容——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微型无人机、小家电等2类商品,同时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

向世界 再出发 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开幕

向世界,再出发!10月16日,为期4天的2025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以下简称“冬博会”)在北京石景山首钢园盛大开启。今年是冬博会成功举办的第10年,10年间冬博会已经成为是全球规模最大、最权威的冰雪展,国际冰雪产业的重要交流平台。

温州国际阀门展:打造全球阀门产业新高地

创新突破 · 引领未来依托“中国泵阀之乡”与“中国阀门城”两大产业名片,温州正通过年度国际阀门展览会,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强劲实力。展会致力于打造全国较大、更具国际影响力的阀门盛会,全力打响"中国阀门看温州"乃至"全球阀门采购来温州"的产业金名片。

多地调整汽车置换补贴政策 四季度车市或迎"银九金十"销售高峰

进入10月,全国多地密集调整汽车置换补贴政策,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宁波市等地纷纷推出新规,通过"预约资格制""摇号中签"等方式优化补贴发放流程,部分地区如山西、海南、杭州、温州则暂停补贴政策。国家税务总局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全国消费行业日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5%,其中汽车消费增速突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5%。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汽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