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经联播讯(通讯员时振刚 孙静 曲艺伟)每当新春佳节期间,人们万家团圆,沉浸在节日欢乐之时,绥芬河铁路口岸站的南北场集装箱换装场内仍然是鸡声隆隆,各种装卸机械设备忙个不停,为保证每一列进出口货物列车安全、整点,工人们废寝忘食一直在工作中。
农历大年初四17时20分,伴随着一声机车的鸣笛声,满载着集装箱货物的3607次中欧班列,缓缓驶入绥芬河口岸站。此时,本该是吃晚饭的时间,交接所联检大厅内内勤交接员却都留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此次班列进行审核、录入、翻译、制票等作业。

据了解,绥芬河铁路口岸站是中欧班列“东通道”的重要口岸之一。春节期间,铁路货运较以往更加繁忙起来。
该站有关数字显示,2022年,该站中欧班列吞吐量达884列,超8万标箱,同比增长61%和62.3%,增量居全国口岸首位。今年年初以来,绥芬河口岸站通行中欧班列超 4600标箱,日均190标箱。
“由于受’一带一路’的影响,中班列班次越来越密,尤其是进入冬季,天气寒冷,给口岸站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每天都需要交接所内勤班组一直与俄罗斯方面的铁国境站保持联系,以确保班列信息及时可靠,为了充分发挥‘无纸化通关’优势,压缩票据周转时间,强化各部门间的配合,确保站内全过程畅通,最大程度压缩班列在站停留时间。”翻译王丽颖话音未落,便又在数字口岸系统上熟练地处理译票流程。

18时55分,班列准许放行后,调车机鸣笛启动,调车员李伟组织四名调人员和调车机,通过对讲机指挥司机和本组人员,把车列从南场调送列北场集装箱换装场。由于门吊位置固定,李伟需要将22辆集装箱平板车准确的停在吊线下方,与准轨中方车辆对齐,才能保证集装箱快速有效的从宽轨车吊起装入到准轨空车内。有着33年党龄的老调车长李伟,练就了一身真功夫,每次吊线送车都是指挥一次到位。
“调车换装,就是把入境宽轨重车和中方准轨空车调入到换装线内,由装卸部门将宽轨重车上的集装箱吊装入到准轨空车内,我们再调入到北场准轨出发线路上。为了确保中欧班列高效运行,我们接发车、调车、换装作业密切配合,实现敞口接车、快编快发。”寒冷的空气中,只见李伟的帽子和脖套上已经结满了冰霜。

19时30分许,集装箱换装场内的LED灯把换装线照得通明。电台里不时传来换装作业指令,装卸车间机械化换装场电动门式起重机司机高兴源在吊车驾驶室内开启了有条不紊地忙碌作业,印有“中欧班列”图标的集装箱在他的操作下不停地上下起落。
39岁的共产党员高兴源从事这个岗位已有15个年头,主要负责将入境中欧班列集装箱吊装到中方准轨空车内。离地高达20米,仅有2平方米的驾驶室内,高兴源熟练地操作着的“抓娃娃”遥控杆,他抓的重达30吨的“集装箱娃娃”每次都能准确无误稳稳落在锁点上。装载一个集装箱,一般需要4分钟,而高兴源只要2分多钟。
“为了节约时间,我跟工友们工作期间都是少喝水,就餐时间快吃饭,争分夺秒地提高工作效率,还要努力克服寒冷的作业环境,尤其是在夜间,室外气温最低能达到零下30度。”高兴源说着。

据介绍,早在5年前,中欧班列首次从绥芬河站通过国门。1800多个日夜里,绥芬河口岸站倾注全力为中欧班列提供“7x24”优质服务,使得被誉为“一带一路”绥芬河口岸站上的“钢铁驼队”披荆斩棘一路风笛嘹亮。(图/曲艺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