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联播讯(李怀亮)当前,中国服务贸易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创新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据商务部最新数据,自2012年至2023年,我国服务贸易以年均6.2%的增速领跑全球,不仅超越了全球平均增速,也超越了同期货物贸易的增长步伐。尤为瞩目的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崛起,其占比已攀升至服务贸易总额的41.4%,出口占比更是高达57.5%,彰显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的显著提升与“含金量”的持续增强。

这一成就的背后,是数字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的蓬勃创新与广泛应用,它们如同催化剂,深刻改变着服务贸易的面貌,推动其向数字化、智能化加速转型。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升效率等路径,为中国服务贸易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数字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激发社会生产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的“2024数字商务创新发展论坛”上,全球服务贸易联盟理事长姜增伟如是强调。他指出,中国政府已对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新型工业化推进、数字经济发展体制机制的构建等作出了全面部署,旨在为数字商务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未来路径,姜增伟建议应强化顶层设计的引领作用,深化战略规划与前瞻布局;同时,积极培育创新主体,加大创新力度,创新监管模式,以全链条视角打通研发、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加速形成一批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创新成果。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杜国臣则从产业革命的视角出发,指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一轮变革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增长模式与产业格局。他强调,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产业要素的重构、交易模式的革新以及产业集聚方式的变革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对传统营商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他呼吁加强支撑体系建设,强化算力供给,构建完善的人工智能发展生态,并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治理体系的完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数字经济实验室助理教授王亦钱则聚焦于“两化”(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认为在新兴数字化、绿色化技术需求激增的背景下,两者对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提出,输出“两化”协同的新模式,不仅能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将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贡献。
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许泽玮则从金融行业的视角出发,指出数智化是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将为行业带来深刻变革与无限机遇。他强调,数智金融需坚持守正创新,密切关注金融科技创新风险、业务合规、消费者保护等关键领域,同时呼吁社会各界为金融科技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监管环境,共同推动金融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业内专家还普遍认为,数字经济正促使全球服务贸易合作更加开放与包容,为发展中国家和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企业在拥抱数字经济的过程中,将能更广泛地参与全球数字服务贸易,为全球市场提供多样化的本地制造与定制服务,逐步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